第240章 一份旧档案!目标锁定林婉清?
车轮滚滚2025-11-06 09:271,911

而此时的“青鸟”,对此还一无所知。

他或许还在为“潜行组”的失败而懊恼,或许还在筹划着下一次的情报窃取行动。

他绝对想不到,一张专门为他织就的罗网,正从他最意想不到的方向,悄然罩下。

林峰走出禁闭室,抬头看了看黎明前最黑暗的天空。

他知道,一场发生在兵工厂内部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打响了。

他不仅要面对外部敌人的疯狂反扑,还要揪出这个隐藏在同志中间的毒瘤。

他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让他的头脑更加清醒。

他迈开脚步,走向自己的实验室。

在抓到“青鸟”之前,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那就是,让“火凤凰”,真正地浴火重生!

两天后。

兵工厂的表面,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清理废墟、重建厂房的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各个车间也开始逐步恢复生产,机器的轰鸣声,重新成为了黄崖洞的主旋律。

一场“技术保密流程大整顿”运动,在林峰的主导下,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他以“技术革新保密小组”组长的名义,频繁地出入各个核心车间和实验室,检查保密条例,审查人员资质,搞得人心惶惶。

一些老同志私下里议论纷纷,觉得这个林参谋,打了胜仗就翘尾巴,开始拿鸡毛当令箭,瞎折腾人。

林峰对此,一概不予理会。

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他要用这种“瞎折腾”,来掩盖自己真正的目的,同时,也给那个潜伏在暗处的“青鸟”,施加一种无形的压力。

夜里,林峰的办公室,灯火通明。

这里,已经成了秘密调查小组的临时指挥部。

刘厂长动用了最高权限,从总部调来了十几份加密的绝密人事档案。

这些档案的主人,都是兵工厂里,能够接触到最核心机密的技术大拿和高级干部。

每一份档案,都厚厚的一沓,详细记录了他们从出生到现在的点点滴滴。

林峰、刘厂长、沈工和玄鸟四人,就在这堆故纸堆里,一连熬了两个通宵。

“这个老王,不行。长征的时候给主席当过警卫员,根正苗红得不能再红了,枪抵在脑门上都不可能叛变。”刘厂长放下手里的档案,揉了揉发红的眼睛。

“这个小李,也不像。他全家都被鬼子杀了,血海深仇,让他给鬼子当内鬼,他能把鬼子生吞了。”沈工也摇了摇头。

排查工作,陷入了僵局。

正如林峰所料,这些核心人员的履历,几乎是无懈可击。

他们都是经过了最严酷考验的革命战士,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不像是会背叛革命的人。

“会不会……是我们的方向错了?”刘厂长有些动摇,“会不会这个‘青鸟’,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高层,而是通过某种我们不知道的手段,窃取了情报?”

“不可能。”玄鸟否定了他的猜测,“ metallurgical test reports on ductility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his is not something you can get by peeking through a keyhole. The person must have personally participated in or had direct access to the project records.”

“温度延展性实验报告……这个项目,是我和另外三位工程师负责的。”沈工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

这意味着,怀疑的范围,一下子缩小到了他和另外三个人身上。

办公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尴尬而压抑。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了。

“请进。”

门开了,走进来的是兵工厂负责机要和档案管理的潘同志。

潘同志是个四十多岁的知识女性,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

她有些拘谨地走了进来,怀里抱着一个用牛皮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档案袋。

“厂长,林参谋,这是你们要的,兵工厂成立初期,所有技术骨干的‘补充社会关系调查档案’。”

“补充档案?”林峰有些疑惑。

“是的。”潘同志解释道,“兵工厂刚成立的时候,从全国各地吸收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当时情况紧急,政审相对宽松。后来,总部要求对这批同志的战前社会关系,进行一次补充调查和甄别。这里面,记录了一些……比较复杂的情况。”

说着,她将档案袋,放在了桌子上。

刘厂长打开档案袋,倒出了几份已经泛黄的卷宗。

林峰拿起最上面的一份,吹了吹上面的灰尘。

档案的主人,叫孙志远,是兵工厂负责炮管膛线刻制的老工程师,技术精湛,平时沉默寡言。

档案里记录,孙志远在加入八路军之前,曾在德国克虏伯公司的一家在华合资工厂里,担任过技术顾问。

“这算什么复杂关系?”刘厂长不以为然,“有留洋背景,在外国工厂干过,这不是很正常吗?说明人家技术好。”

“厂长,您看这里。”林峰的手指,点在了档案的一处。

上面记录着,孙志远在德资工厂工作期间,曾与一名日本派来的技术交流生,关系密切,两人都对膛线技术,有着狂热的爱好。

后来,战争爆发,两人便断了联系。

林峰的心,微微一沉。

他继续翻看下一份档案。

第二份档案的主人,叫钱立群,是负责火药配方改良的化学工程师。

档案显示,他战前曾在南京的一所大学里任教,他的一个得意门生,后来去了日本留学,加入了黑龙会。

一份又一份。

每一份档案,都揭示了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去。

这些技术骨-干,在投身革命之前,都有着各自的生活和圈子。他们或者有海外关系,或者与某些亲日派人物有过交集。

这些在平时看来,或许算不了什么“历史问题”。

但在“青鸟”这只鬼影的笼罩下,任何一点可疑的线索,都被无限放大。

继续阅读:第241章 智斗青鸟,神钢铸火凤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亮剑:我的M24一响,李云龙馋哭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