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两难抉择
车轮滚滚2025-10-12 09:432,055

消息如晴天霹雳!

那两位老师傅,是跟着林峰一点点摸索出淬火回火诀窍的宝贝!他们的牺牲,不仅是人才的巨大损失,更意味着,“启明星”钢最精华、最不为人知的热处理工艺,可能随着他们的牺牲而出现断层!

林峰眼前一黑,几乎站立不稳。他仿佛看到师部兵工厂的高炉因为失去技术核心而渐渐冷却,“星火”计划的光芒骤然暗淡下去。

而就在这时,沈工派人来通知他:厂部经过研究,原则上同意扩大冶金试验的规模,但要求他先提交一份详细可行的技术路线图和预期成果时间表,以供评估。

内忧外患,同时压来。

林峰站在黄崖洞陌生的车间里,握着那封沉甸甸的信,感觉自己仿佛被夹在了两块巨大的磨盘之间。一边是总部的高期望和严程序,一边是师部根基受损的噩耗。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悲伤和愤怒解决不了问题。

他必须做出抉择:是暂时放下黄崖洞的初期布局,冒险回去稳住师部的根基?还是留在黄崖洞,先拿出足够的“成绩”站稳脚跟,再图后续?

两条路都布满荆棘。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两个兵工厂的未来。

技术的道路,从未如此艰难而残酷。

刘厂长的信纸在林峰手中微微颤抖。两位老师傅牺牲的消息如同冰冷的锥子,刺穿了他因黄崖洞新挑战而紧绷的神经。那不仅仅是两位可敬的技术人员,更是“启明星”钢灵魂——那套千辛万苦摸索出的热处理诀窍——的活体载体!他们的离去,让师部兵工厂刚刚点燃的冶金之火骤然摇曳,随时可能熄灭。

而沈工那边要求的“详细技术路线图和预期成果时间表”,则像另一道紧箍咒,勒得他喘不过气。在黄崖洞,他尚未站稳脚跟,任何激进的方案都可能被“不符合规范”为由驳回。他需要时间,需要一次成功的试验来证明自己。

回去?还是留下?

回去,可以最快稳定师部局面,亲手保住“星火”的火种。但这意味着放弃黄崖洞刚刚争取到的一点空间,可能辜负总部的期望,甚至被贴上“不顾大局”的标签。

留下,则能集中精力攻克黄崖洞的资源,早日拿出成绩,为更长远的未来铺路。但师部的“星火”可能就此暗淡,他一手培养的技术体系可能断层。

两难的抉择煎熬着他。夜深人静,黄崖洞的窑洞里,他对着摇曳的油灯,面前铺着两张纸:一张是空白的技术路线图,另一张是写给刘厂长的回信草稿。

突然,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光芒。

他不能回去。至少现在不能。他一旦离开,黄崖洞刚刚松动的口子可能立刻收紧,“材料优先”的思路会被彻底打入冷宫。他必须在这里扎下根,拿出无可争议的成果!

但师部绝不能放弃!“星火”计划必须延续!

他提起笔,开始给刘厂长回信。信中,他没有流露过多悲伤,而是极尽详细地将“启明星”钢从选料、冶炼、锻打、到最关键的热处理的所有工艺参数、操作要点、注意事项,尤其是那套淬火回火的温度、时间、介质的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清晰无比地写了下来。他甚至画了简单的示意图,标注了关键控制点。

这相当于将他目前掌握的所有关于炮钢的核心技术,和盘托出!他知道这有风险,但他相信刘厂长,相信钱总工,相信师部兵工厂那些朴实的工人们。

在信的最后,他写道:“厂长,二位老师傅的仇,我们总有一天要报!但现在,保住他们用命换来的技术,造出更多打鬼子的好钢,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我已将所知一切写下,请务必组织可靠人员学习掌握,切勿使技术失传!黄崖洞任务艰巨,我需在此打开局面,暂无归期。师部之事,拜托您和钱总工了!星火不灭,终可燎原!”

这封信,是一份沉甸甸的技术遗嘱,更是一份跨越山水的信任托付。

写完信,他封好口,叫来那位师部通讯员,千叮万嘱,务必以最快速度、绝对安全地送到刘厂长手中。

送走通讯员,林峰心中的一块大石稍稍落下,但另一份压力随之而来——沈工要的技术路线图。

他再次提笔,但思路已然不同。他不再仅仅考虑如何说服黄崖洞,而是思考如何将师部的“星火”与黄崖洞的“长城”结合起来。

他制定了一个分阶段、务实的路线图:

第一阶段,1-2个月:技术验证与复制。

目标:在黄崖洞试验中心,成功复现“启明星二号”钢的冶炼与热处理工艺,性能达到或超过师部水平。

理由:验证师部技术的可行性与可靠性,为后续工作奠定可信基础。同时,为黄崖洞培养掌握该技术的核心人员。

所需资源:列出详细的原料、设备、人员需求,全部基于现有条件或轻微改造即可实现。

第二阶段,3-6个月:性能优化与初步应用。

目标:优化工艺,提升“启明星二号”钢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尝试小批量生产,用于制造60/82mm迫击炮管及火炮零部件修复。

理由:将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解决前线部分急需,积累工程化应用经验。

所需资源:小幅扩大试验产能,需要更多熟练工和稳定原料供应。

第三阶段,6个月以上:探索升级与攻关75炮钢。

目标:在稳定掌握碳素钢基础上,探索单一合金元素的添加,提升性能;集中力量研究75炮钢技术要求,为最终攻关做准备。

理由:为“长城”项目最终目标进行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

所需资源:需要总部协调获取合金元素样品或矿石信息;需要更精密的分析检测设备。

这份路线图,既务实又富有远见,将看似冒进的“材料优先”策略,包装成了一个循序渐进、风险可控的科学实验计划。它尊重了黄崖洞的“规范”,又巧妙地将师部的技术成果作为了起点和支撑。

继续阅读:第140章 “星火”的回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亮剑:我的M24一响,李云龙馋哭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