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N次元>亮剑:我的M24一响,李云龙馋哭了!>目录
第111章 结束战斗战斗几乎呈现一边倒的态势。憋了一肚子火的警卫连战士们如下山猛虎,攻势如潮。鬼子伏兵在腹背受敌之下死伤惨重,很快被分割包围,逐一歼灭。
那个赵志鹏见势不妙,刚想趁乱钻进草丛逃跑,却被一直盯着他的一名“诱饵”小组战士看个正着,一个箭步冲上去,用枪托狠狠砸在他的腿弯处,赵志鹏惨叫一声扑倒在地,瞬间就被死死按住,用绳子捆了个结结实实。
不到十分钟,战斗就彻底结束了。清查战场,共击毙日军特工及士兵十八人,俘虏五人,包括那个已经面如死灰的吉田次郎,缴获歪把子机枪三挺,步枪二十余支,弹药若干。我方仅“诱饵”小组两人被弹片划伤,无一牺牲。
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获全胜!
“哈哈!痛快!真他娘的痛快!”张大彪一脚踢开一具鬼子尸体,畅快淋漓地对着夜空大笑。
林峰从高地上下来,仔细检查着俘虏和缴获的战利品。他亲自从那个被他一枪击毙的鬼子军官尸体上,搜出了一份染血的证件和作战地图。证件上清晰地写着此人隶属于“华北方面军特高课直属行动队”,地图上,此次行动被标注为“鱼鹰行动”,目标直指八路军兵工厂的技术核心人员。这无疑确认了这伙人正是“魇”部队的残馀,奉命执行此次“钓鱼”行动。
“林工程师,这小子怎么处理?”一名战士将面如死灰的赵志鹏押了过来。
林峰冷冷地看着他,眼神里没有一丝温度:“带回去,让政委好好给他上上课。我倒要看看,他的骨头和他演戏的本事,哪个更硬。”
回到兵工厂,审讯室的灯亮了整整一夜。在铁一般的事实和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吉田次郎的心理防线早已彻底崩溃,很快便竹筒倒豆子般全交代了:他确实是日军特工,受过极其严苛的军事和伪装训练,此次任务就是利用林峰对先进技术和物资的渴望,诱杀其带领的精锐技术小队,并伺机探查兵工厂的防御漏洞,为后续的破坏行动做准备。至于所谓的“无缝钢管”,从头到尾都只是一个虚构的、淬满剧毒的诱饵。
虽然没能获得宝贵的物资情报,但这一战,彻底粉碎了“魇”部队针对兵工厂的最后一次疯狂反扑,拔掉了这颗隐藏在暗处许久的毒钉,战略意义极其重大。
消息上报,师部再次发来嘉奖电,对兵工厂的这次漂亮的反特作战给予了高度评价。
经此一役,林峰在兵工厂的威望和地位更加稳固。人们看他的眼神,除了敬佩他的技术,更增添了深深的敬畏。他不仅是个能造枪炮的技术狂人,更是一个在战场上能运筹帷幄、决胜无形的指挥官。那些暗地里的流言蜚语和不服气的觊觎之心,在这场血与火的胜利面前,被彻底压了下去。
刘厂长趁热打铁,将林峰那份雄心勃勃的兵工厂三年发展规划再次整理,附上此次反特斗争的详细经过,一并提交给了师部。报告中,他着重强调了兵工厂当前面临的复杂斗争形势,以及拥有技术自主权和核心保卫力量的极端重要性。
这一次,师部首长的态度有了微妙转变,似乎更加重视了。
几天后,师部批复下来,虽然大部分资源要求仍无法满足,但同意兵工厂扩大技术研发的自主权,并特批了一小笔资金和物资,用于支持水力发电站和化工项目的建设。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林峰知道,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又一次赢得了空间和时间。
他站在即将完工的水坝工地上,看着初具雏形的厂房,心中充满了希望。
技术的根须,在经历了风雨和阴谋的洗礼后,终于可以更自由、更深入地向大地深处扎去。
而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那由水流驱动、即将带来的稳定电力,以及电力所能开启的、更广阔的未来。
简易水坝的建设进入了最紧张的收尾阶段。工地上人声鼎沸,夯土的号子声、敲打金属的叮当声与河水的奔流声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曲充满原始力量的建设交响乐。全兵工厂上下,无论是扛枪的战士还是握锤的工人,都憋着一股劲。所有人都明白,眼前这座用汗水、石头和少量水泥垒砌起来的宏大工程,不仅仅是拦河筑坝,更是扼住了兵工厂发展的咽喉,一旦成功,喷薄而出的将是稳定而持续的电力——那是能让机器不知疲倦地轰鸣、让黑夜亮如白昼的神奇力量,是生产效率和制造能力实现质的飞跃的唯一希望。
林峰这几天几乎是长在了工地上,皮肤被晒得黝黑,作战服上沾满了泥点和油污。他时而攀上脚手架,亲自检查闸门导轨的平整度;时而钻进狭窄的机房,反复调试那台由缴获设备和自制零件拼凑起来的水轮机轴承。系统奖励的【小型水坝及水力发电机建设指导】就像一位无形的工程师,在他脑海中不断提供着关键数据和应急预案,这份偏向土木工程和简易化建造的知识,在当前极端匮乏的条件下,不啻于无价之宝,让他成功规避了无数可能导致溃坝或设备损毁的致命风险。
刘厂长也一改往日坐镇办公室的习惯,拄着根木棍,三天两头跑到河边督战。他看着那道灰色的大坝在河道中一天天“长高”,看着引水渠像一条巨龙的臂膀伸向厂区,那只饱经风霜的独眼里,闪烁着难以抑制的期待与激动。
终于,在一个经过精心计算、河水流量最为丰沛的清晨,一切准备就绪。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也照亮了坝体两侧数以百计翘首以盼的面庞。
“各单位注意!准备落闸!”林峰站在坝顶的指挥位置上,声音通过一个铁皮卷成的土喇叭传遍了整个工地,清晰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