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N次元>亮剑:我的M24一响,李云龙馋哭了!>目录
第257章 代号“震山雷”!保守派的强烈反对!“我反对!”
刘厂长的办公室里,一声斩钉截铁的怒吼,打破了深夜的寂静。
说这话的,是兵工厂主管生产的副厂长,王振山。
他是一个老红军,打了一辈子仗,搞了一辈子生产,性格耿直,向来有一说一。
此刻,他正涨红了脸,指着桌上那份林峰刚刚拿出来的,“震山雷”项目的设计草图,情绪激动。
“简直是胡闹!彻头彻尾的胡闹!”
王振山的手指,因为用力,都在微微发抖。
“林峰同志,我承认,你在‘祝融’项目上,立了大功!你是个天才!但是,天才,也不能这么异想天开,不切实际!”
“75毫米?甚至是90毫米的重型火炮?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他几乎是咆哮着质问道:“这意味着,一门炮的重量,至少是‘祝融’的三倍以上!炮弹的重量,是‘祝融’的五倍!消耗的钢材,是‘祝融’的十倍!”
“我们整个兵工厂,现在所有的产能,都扑在了‘祝融’项目上,这才勉强能达到一个月三十门的产量!你现在要搞这个‘震山雷’,你让我们拿什么去造?拿牙齿去啃吗?”
“更何况,‘祝融’现在是前线最急需的武器!每一个军分区,都眼巴巴地等着我们发炮!你现在要停掉‘祝融’的生产线,去搞这个八字还没一撇的大家伙,前线的战士们怎么办?他们用什么去打鬼子?”
王振山的话,尖锐而又现实。
他说的每一个问题,都像是一把刀子,直戳“震山雷”项目的软肋。
办公室里,陷入了一片沉默。
刘厂长皱着眉头,一言不发地抽着烟。
沈工拿着那份草图,看得是心驰神往,但脸上,也同样写满了忧虑。
作为技术大拿,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要实现林峰图纸上的这些疯狂构想,难度有多大。
那已经不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了,那简直是要在针尖上,跳一曲芭蕾舞。
“王副厂长,您先别激动。”林峰的表情,依旧平静。
他没有因为王振山的激烈反对,而有任何的情绪波动。
“我并没有说,要立刻停掉‘祝融’的生产线。”
“我的计划是,在保证‘祝融’正常生产的前提下,抽调一部分最精锐的技术骨干和设备,成立一个‘震山雷’项目攻关小组。我们先从样炮开始,一步一步来。”
“一步一步来?”王振山冷笑一声,“说得轻巧!人从哪来?设备从哪来?材料又从哪来?”
“我们兵工厂现在,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你抽走一个老师傅,‘祝融’的生产线上,就可能多出一个次品!你搬走一台机床,‘祝融’的产量,就可能下降一个百分点!”
“林参谋,我知道你心疼前线牺牲的战士,想搞出更厉害的武器。我们所有人都想!但我们,得吃饭,得活下去啊!”
“‘祝融’,就是我们现在吃饭的家伙!你不能为了一个画在纸上的,香喷喷的大饼,就把我们手里吃饭的碗,给砸了!”
王振山的话,得到了在场不少人的认同。
几个车间的主任,都纷纷点头。
他们是搞具体生产的,最清楚兵工厂现在的家底有多薄。
在他们看来,林峰的“震山雷”计划,太过冒进,太过理想化,简直就是一场不计后果的豪赌。
而他们,已经陪着林峰,赌赢了一次“祝融”。
他们不敢,也没有信心,再陪他赌一次更大的。
眼看着,项目立项会,就要变成一场对林峰的批斗会。
“都给我静一静!”
刘厂长终于开口了。
他将手里的烟头,狠狠地摁在烟灰缸里,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人。
“吵吵嚷嚷,像什么样子!这里是兵工厂,不是菜市场!”
这位一把手的威严,还是很有分量的。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刘厂长看向林峰,沉声问道:“林峰,我只问你三个问题。”
“第一,技术上,你有多大的把握?”
“第二,材料上,‘精卫晶钢’的储量,还够不够我们这么折腾?”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这个‘震山雷’,真的有必要吗?它和‘祝融’,会不会功能重叠,造成资源浪费?”
这三个问题,一针见血。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林峰的身上。
他们都在等着,看这个年轻的技术奇才,如何回答。
林峰深吸了一口气。
他知道,这是决定“震山雷”命运的,最关键的时刻。
他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走到了墙边,那里,挂着一张巨大的,华北地区的军事地图。
他拿起一支红色的铅笔,在地图上,日军占领的几个重点城市和交通枢纽上,画下了一个又一个的红圈。
“太原、石家庄、保定、张家口……”
“这些,都是日军在华北地区,最重要的战略支撑点。每一个点,都驻扎着重兵,修筑了大量的永备工事。”
“我们过去,为什么只能在山区跟鬼子打游击?为什么迟迟无法对这些大城市,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就是因为,我们手里,没有一块能敲开这些‘乌龟壳’的,足够硬的‘砖头’!”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众人。
“‘祝融’,是一把锋利的匕首。它能让我们在野战中,轻松地割开敌人的血肉。但是,面对敌人坚固的骨骼,它,无能为力!”
“而‘震山雷’,它不是匕首,它是一把开山裂石的重锤!”
“它的存在,不是为了取代‘祝融’,而是为了和‘祝融’,形成高低搭配,轻重互补的,一套完整的,属于我们八路军自己的——火力打击体系!”
“有了它,我们才能真正地,从敌后,走向正面!从农村,走向城市!我们才能,把鬼子,从他们赖以生存的乌龟壳里,一个个,都给揪出来,彻底消灭!”
“这,就是它的必要性!战略级的必要性!”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办公室里,每一个人,都被他描绘出的那幅波澜壮阔的战略前景,给深深地震撼了。
就连刚刚还激烈反对的王振山,也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
他们第一次意识到,林峰考虑的,早已不是一门炮,一件武器的得失。
他思考的,是整场战争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