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姝很快就明白了谢绪凌的意图。
柳太后想利用大相国寺和了凡大师在信徒中的声望,来为自己造势,与国师府争夺民心。
而谢绪凌的应对,则更加直接,也更加釜底抽薪。
你拉拢一个山头,我就收买整片山脉。
你讲你的高深佛法,我做我的实在善事。
看看最后,这京城的百姓,到底是信你那虚无缥缈的“未来”,还是信我这实实在在的“现在”。
命令很快通过影一的督查院,传达了下去。
于是,京城里,出现了一道奇特的风景。
一群群身穿黑色劲装,脸上带着肃杀之气的督查院卫士,不再是像往常一样,气势汹汹地去抄家抓人。
他们开始频繁地出入京城大大小小的寺庙道观。
一开始,那些寺庙的主持和尚、道长们,看到这群煞神上门,吓得两腿发软,以为自己是不是犯了什么事,要被抓去督查院喝茶了。
结果,督查院的卫士们,进门之后,二话不说,直接从怀里掏出大把的银票。
“奉国师大人之命,为贵寺,捐赠香火钱,一千两。”
“国师大人体恤众位法师清修辛苦,特命我等,为寺里更换一批新的僧衣棉被。”
“国师大人见贵观年久失修,佛像斑驳,于心不忍,特拨白银五千两,用于修缮殿宇,重塑金身。”
这一下,把所有的和尚道士,都给整懵了。
幸福来得太突然,让他们有些不知所措。
尤其是那些平日里香火稀疏,连维持生计都困难的小寺庙,主持老僧拿着那厚厚一沓银票,激动得老泪纵横,当场就要给国师大人立长生牌位。
一时间,整个京城的宗教界,都掀起了一股歌颂国师仁德的浪潮。
“国师大人,真是活菩萨啊!”
“是啊是啊,我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这么慷慨的施主!”
“以前总听说国师大人手段狠辣,杀人不眨眼,现在看来,都是谣传!国师大人,明明有一颗菩萨心肠!”
这些话,很快就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百姓们本就因为新政,对谢绪凌感恩戴德。现在听说国师大人连方外出家人都如此体恤,那份敬仰,更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国师府,俨然成了百姓心中,最大的“功德主”。
皇宫,慈安宫。
柳太后听着心腹太监的汇报,气得浑身发抖,手中的一串佛珠,被她狠狠地捏断,珠子散落一地。
“好!好一个谢绪凌!好一招釜底抽薪!”
她本想借着大相国寺和了凡的声望,慢慢在民间渗透自己的影响力,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心怀百姓、礼佛信善的仁慈太后形象,以此来对抗谢绪凌的铁血威权。
结果,谢绪凌直接用钱,把她的路,给堵死了。
他用最简单、最粗暴,也最有效的方式,告诉所有人:谁,才是真正能给你们带来好处的人。
“太后息怒。”了凡大师依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他盘腿坐在蒲团上,双手合十,“谢施主此举,虽看似高明,却也落了下乘。”
“下乘?”柳太后冷笑一声,“大师,你看看外面!现在全京城的百姓,都快把谢绪凌当成佛祖来拜了!哀家精心布置的局,被他这么一搅合,全都白费了!”
“非也,非也。”了凡摇了摇头,脸上挂着神秘的微笑,“太后,您想过没有,谢施主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地收买人心?”
柳太后一愣。
“为何?”
“因为他心虚。”了凡的声音,带着一种洞察一切的智慧,“正因为他自知时日无多,他所建立的一切,都如空中楼阁,所以,他才急于用这种方式,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来为他的夫人,铺平未来的道路。”
柳太后听着,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大师的意思是……”
“谢施主,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了凡缓缓说道,“他越是表现得强势,就越说明他内心的虚弱。我们,只需静待时机。”
“可是,我们等不了了!”柳太后有些急躁,“再让他这么搞下去,这大周,就真的要姓谢了!”
“时机,很快就到了。”了凡的眼中,闪过一丝诡异的光芒。
“再过七日,便是盂兰盆节。届时,京中所有寺庙,都会举办盛大的水陆法会,超度亡魂,为苍生祈福。”
“按照惯例,大相国寺,将会在那一日,于玄武湖畔,设下万盏河灯,为国祈福。”
“贫僧已经说服内阁,届时,将请陛下与太后,亲临法会,与民同乐,以示皇家恩德。”
柳太后皱起了眉。
“一场法会而已,能有什么用?”
了凡笑了笑,压低了声音。
“太后,您想,在那万众瞩目的法会之上,如果,能出现一些‘神迹’,证明陛下,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而谢施主,只是一个窃取国运的‘妖人’,那会如何?”
柳太后的呼吸,瞬间急促起来。
“神迹?什么神迹?”
了凡的笑容,变得更加高深莫测。
“天机,不可泄露。”
“太后只需在那一日,带着陛下,盛装出席即可。”
“剩下的,交给贫僧。”
七日后,盂兰盆节。
夜幕降临,整个京城,灯火通明。
玄武湖畔,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大相国寺举办的水陆法会,是京城一年一度的盛事。百姓们纷纷涌来,希望能在这场法会上,为家人祈福,为自己求一个平安。
湖面上,早已漂满了各式各样的河灯,烛光点点,汇成一条璀璨的星河,缓缓流淌。
法会的高台上,了凡大师身披锦斓袈裟,手持九环锡杖,正在为百姓讲经说法。
他的声音洪亮而富有磁性,讲的佛法深入浅出,引得台下的信徒,听得如痴如醉。
戌时,小皇帝李衍和柳太后,在禁军的护卫下,抵达了玄武湖畔。
百姓们见到圣驾亲临,纷纷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柳太后脸上挂着端庄得体的微笑,扶着小皇帝,在万众瞩目之下,登上了高台。
“众卿平身,百姓平身。”她的声音,通过某种特殊的装置,传遍了整个玄武湖畔,“今日盂兰盆节,哀家与陛下,特来与万民同庆,共为我大周祈福。”
百姓们再次山呼“太后千岁”,气氛达到了一个高潮。
了凡大师见状,走上前来,对着柳太后和小皇帝,行了一个佛礼。
“陛下与太后亲临,实乃我大周万民之福。贫僧代表天下苍生,谢过陛下与太后恩典。”
他直起身,面向所有百姓,朗声说道:
“今日,贫僧将在此地,设下‘七星续命灯’,为我大周国运,祈福延寿!”
说着,他命人抬上七盏造型古朴的青铜灯。
他亲自将七盏灯,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摆放在高台之上,然后,口中念念有词,逐一将其点燃。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那七盏灯的火焰,竟然呈现出淡淡的金色,而且,在微风中,纹丝不动,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牢牢锁住。
百姓们发出一阵阵惊呼。
“神迹!这一定是神迹!”
“了凡大师,果然是得道高僧!”
了凡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他高举锡杖,声音庄严肃穆。
“七星灯,代表国运。灯亮,则国运昌隆。灯灭,则……”
他没有说下去,但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就在这时,异变突生!
位于“天枢”位的那盏青铜灯,火焰突然剧烈地跳动了一下,然后,“噗”的一声,熄灭了!
紧接着,第二盏,第三盏……
众目睽睽之下,那七盏代表着国运的“七星续命灯”,竟然接二连三的,熄灭了六盏!
只剩下最后一盏“摇光”灯,火焰也变得如同风中残烛,微弱不堪,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全场,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
了凡大师的脸上,也露出了“震惊”和“惶恐”的表情。
他一个箭步冲上前,看着那仅剩的一盏孤灯,痛心疾首地大喊道:
“不好!国运有变!有妖人作祟,窃我大周气运!致使国运衰败,神器蒙尘!”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电,直直地射向了人群中,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在那里,一辆朴实无华的马车,静静地停着。
“妖人,就在那里!”了凡大师用锡杖,遥遥一指。
“请诸位护法,随我一同,擒拿妖人,匡扶正道,还我大周,一个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