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家
颜大人看着手里签字画押的证词,看着上面的口供,一颗心已经拔凉拔凉的。
一来是心惊害怕,自己的父亲居然敢对薛家唯一的孩子下毒。
二来是心凉。自己的父亲这么多年依旧改不了当初的恶习,最重要的还拉上颜家。
但凡他不是一直和陆家交好,但凡薛北没那么信任他,就冲着他父亲的做的这些事,就足够把颜家推入万劫不复。
“颜大人,这件事就交给你处理,我希望你能给我一个交代!”
“将军放心,父亲身体不适需要静养,以后不见外人。”
听到这话薛北也不再多说什么,直接离开。
离开颜家之后,薛北又匆匆进宫。
王家
“小姐,听说西北将军已经回来了,今天还要出去吗?”
王师师挑出一支嫩白的栀子花珠花,亲手簪在发上“去,当然要去,约好的事情怎么能不去。”
“小姐最近一直戴各种栀子花簪子,要不今天还是换一支,这支茉莉花看起来不错。”
“不用换,就戴栀子花,看久了,越看越好看,最重要的是他喜欢。”
“小姐,听说你和蒋公子是不是进展太慢了,见面了也只是说说话,身边还带着人,要是继续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到谈婚论嫁。”
王师师一笑“你懂什么,你以为蒋寒是什么人?他和长安这些公子哥可不一样。”
“再说了,你家小姐我也不是那些见到一个男人就扑上去的人,自然要矜持些。”
说着,王师师在镜子前左看看右看看,脸上的表情像极了少女去见情郎的雀跃娇羞。
此时的她,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慢慢入戏。
原本想当一个局外人,却不曾想渐渐入了局,成了局内人。
半个时辰之后,王师师出现在一间书社,刚进去就看见拿着一本书看得入迷的蒋寒。
看着那个穿着一身青衣,眉眼越发沉稳的蒋寒。
没接触之前,是被那张和蒋成相似的脸所吸引,真的接触交流之后,才发现蒋寒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出色。
诗文典故脱口而出,即便是一些冷门的书籍,也有涉猎。
自认为认识不少人,其中也有被人称为才子的人。那些才子才华是有,同样很傲慢。
那种傲气有种高高在上,自以为无所不能。
而蒋寒身上虽然也有傲气,却不会傲慢。
最重要的蒋寒很懂她,两人喜欢同一个画家,喜欢同一首曲子,喜欢用同一种墨。
她从来没有这种感觉,有一种相见恨晚,志趣相投的感觉。
如果说对蒋成是一种情不知所起的朦胧迷恋,那么对蒋寒就是知心人的契合。
早就有了准备,以为这辈子会勉勉强强过得去,将就着过一辈子。
可蒋寒出现了,让她已经不再抱有期待的心。再一次期待起来。
“你来了!这本书不错,我觉得你会喜欢!”
正在胡思乱想的王师师回过神,笑着接过蒋寒递过来的书。
“你……今天很好看!”
要是这种话出现在任何一个男人口中,王师师一定会在心里咒骂对方轻浮。
可现在说话的人是蒋寒,他眼睛里只有欣赏,只有认真,看起来是那样让人信服。
就因为这一句从小听到大的‘好看’,一抹浅浅的红晕染上她的脸。
而蒋寒在说完之后,继续在书社寻找需要的书。
……
清灵山从来没有这样热闹过,后山也没有那样热闹过。
以前都是灵郁一个人住在后山,唯一在后山住过的人就只有王隽,现在王隽住进去了,韦丝丝也住进去了。
不仅如此薛北还安排了小竹和刘嬷嬷上去照顾。
为了保证山上食物充足新鲜,还会有专门的人每天送最新鲜的瓜果蔬菜和肉类。
至于厨子,就是清灵山的厨子,菜谱也是灵郁安排的。
就这样,韦丝丝将要开始为期九个月的养胎生涯。
身为主人的灵郁,还成了韦丝丝的专属大夫。
有人每天上山禀告将军府的事情,或是把韦丝丝情况传到薛北耳边。
关于长安城的那些生意,都分散给几个管事,尤其是花娘子,不仅要管霓裳阁的生意,还要管绣坊的运作。
当然了,做为补偿,会给辛苦费的。而且还不少。
韦家:
一个靓丽的身影跑进韦家,去找乔姨母。
“母亲,母亲,你知道我听到什么了吗?”
长在看着新买首饰的乔姨母,头也不抬,似乎一点也不感兴趣。
“母亲,别看了,我有大消息要告诉你!我那个便宜姐姐,不是好久没回来而来吗?我路过霓裳阁的时候,听见里面的伙计说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不会管生意。”
“我们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去跟继父说把韦家生意收回来,交给我们管。”
一听见这个话题,乔姨母就来兴趣了“你说的都是真的吗?确定她很长时间都不管生意吗?”
“我听得清清楚楚,绝对没错。”
得到肯定回答之后,乔姨母直接站起来“走,去找你们继父,不对,是找你们父亲,让它把生意交给我们。”
“你记得千万不要弄乱称呼,一定要说服他把生意交给我们。”
“母亲放心,我会的。”
半刻钟之后,母女二人兴冲冲敲响韦父的房间。
“进来!”
母女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志在必得。
“相公……”“父亲……”
听到这话的韦父笑着抬起头“你们来了,快过来,正好有好东西给你们。这是铺子里刚送过来的料子,你们看看喜不喜欢。”
“好漂亮啊……谢谢父亲!”
看着眼前父慈女孝的画面,乔姨母笑着说“相公,你两个孩子都和你亲,也特别想帮你的忙。”
“我听说丝丝她最近很长一段时间都没空,要不这样吧,反正两个孩子以后是要给你养老送终的,你把一些生意交给两个孩子打理。”
“这样一来,孩子能学点本事,也能好好孝敬你。”
韦父脸上笑意依旧,这是第五次了,前前后后提了五次要接手韦家的声生意。
每一次找的理由都是他的亲生女儿现在不顾家了,已经完完全全把心偏到将军府了。
还说他女儿不懂事,现在都不知道回来看他,嫁出去了还死死抓着韦家的生意。
好在他早就习惯了,一把年纪了,又不是什么无知小伙,哪里会不知道对方在打什么主意。
别说是她们了,就是整个乔家打的都是一个主意。
当然,他也有自己的盘算。
“夫人,家里的生意都是丝丝在管,她管得很好,各个掌柜对她很信服,也愿意听她的安排。”
“虽说你已经嫁给我了,两个孩子也喊我父亲,可家庭归家庭,生意归生意。两孩子什么也没学过,不像丝丝在我身边学了五年,我才让她接手生意的。”
说着,韦父似乎想到了一个特别好的主意,一脸开心得说“这样吧,我觉得你说得对,两个孩子以后是要给我养老的,生意确实该有一部分交给你们。”
“正好我现在有空,两孩子年纪也不大,就像丝丝一样,在我身边学个几年,等学成了,我就让他们接管生意。”
乔姨母的神情有些尴尬,学个几年,到时候韦丝丝早就不知道壮大成什么样子。
就像今年,年初时开了一间霓裳阁,前两个月直接开了四家酒楼,其中的岭南酒楼还成了大家想吃都很难预定的酒楼。
前些天,听说还去谈了新生意。
最重要的是:每个铺子的掌柜都只听韦丝丝的,韦丝丝还亲自带起好几个自己人来接管生意。
这样的渗透方式,以后韦家可就是韦丝丝说了算,哪里还有他们一家子的份。
“相公,你看这样好不好,先让孩子管管看,你在一旁盯着,要是做得好最好,要是有什么疏忽,你就在一边指点。”
“老话不是‘纸上谈兵’终究是空谈,学得再多也没用,还不如让他们亲自经历了,一边学知识一边长长见识。”
“这样才能印象深刻,成长得快,学得更快,更好。”
说着,乔姨母给自己女儿使了一个眼色。
“父亲,我每天都待在韦家,除了花钱什么都不会,我我也想为你分担,想赚钱给你养老,这样一来你能好好休息了。”
韦父一笑“父亲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也知道你想为我分担。”
说完,韦父脸色变得认真,像一个父亲一样开始谆谆教导。
“你母亲说的没错,纸上谈兵只是空谈。可你要是连纸上谈兵都不会,你觉得就能做好生意吗?”
“我以做生意二三十年的经历告诉你:做不好!一个人要做好生意,首先就要学习,这就好比你要读书,首要的不是读什么书,而是先学会认字。”
“你总不能还不认识字,就开始说我要读什么书,我要一天之内看完多少书,我要成为一个满腹经纶的人。”
“这怎么行呢?地基都没建好,你就说要在上面盖房子,这是最愚蠢,最无知,的想法,迟早是要吃大亏的。”
看着眼前脸色难看,还想说什么的母女,韦父缓和了语气。
“你们两孩子,要是真的有心,就每天来我这儿,我会好好教你们,争取三年之内教好你们。”
“到时候,我就真的什么都不管,留在家里养老。你们都是好孩子,一定会体会我的苦心对不对?”
“所以我决定,会比教丝丝还要认真地教导你们,你们也不能让我失望,争取学得比你们姐姐要好。”
韦父的美好幻想似乎没能母女俩高兴,只是勉强附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