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刘春坐在那弥漫着烟雾的书房里,内心被投靠林皓月这个突如其来的想法搅得一团乱麻,犹如同无数根丝线在心头胡乱缠绕,剪不断理还乱之时,省委书记韩伟的办公室电话铃声突兀地响了起来。
此时的叶竹,身份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刚刚落幕的换届风波中,他充分施展自己的政治智慧与手腕,凭借叶家那盘根错节、遍布各方的人脉资源,更进一步地进入到最高权力中心的核心圈子里。虽说他尚未跻身于那最顶尖、最核心的权力之巅,但在整个官场的大舞台上,他的地位已然如同磐石般稳固,话语权也如同重锤一般更具分量。每一次他开口发声,都能在官场中引起或大或小的涟漪。
电话接通的瞬间,韩伟的耳边传来叶竹那熟悉且带着几分亲切的声音。叶竹先是和韩伟聊了几件别的事情,他的语气轻松而随意,仿佛是许久未见的老友在闲话家常,透着一种久别重逢后的随性与亲昵。他们从一些无关痛痒的工作琐事聊到近期官场的一些小动态,每一个话题都像是随意抛出,却又恰到好处地维持着两人之间交流的氛围。
然而,当这几件别的事情聊完后,叶竹看似不经意地问道:“韩书记,文昌的情况如何呀?”他的声音顺着电话线清晰而平稳地传进韩伟的耳中,音调没有丝毫的起伏,仿佛真的只是对文昌市一般情况的关心。但韩伟心里却像明镜一样,有一种了然于心的感觉。他太了解叶竹了,深知以叶竹和林皓月的关系,叶竹不会无缘无故在这个时候打电话过来询问文昌的情况。不用多想,叶竹此次打电话,肯定是牵挂着他那个身为文昌市书记的女婿林皓月。
韩伟望着窗外那阴沉沉的天空,思绪如同窗外的乌云一般,翻腾不息。他对林皓月的心理,可谓是复杂至极,犹如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林皓月,这个在文昌市根基深厚的官员,就像一棵盘根错节的大树,其影响力盘踞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他得到了老领导的充分肯定,那可是官场中最具分量的认可,如同金字招牌一般,让他在官场中行走时自带光环。又有叶家这棵大树在背后撑腰,叶家在西南省乃至更广阔的官场舞台上,都有着广泛的人脉和深厚的影响力,叶家的支持就像是一股源源不断的暗流,推动着林皓月在官场中稳步前行。再加上白建设留在西南省的势力,那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白建设在西南省经营多年,人脉关系错综复杂,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着西南官场的各个角落。这三者汇聚在一起,使得林皓月在文昌市的影响力如日中天,简直达到了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步。
这对于韩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他作为新上任的书记,本想着在这片土地上大展拳脚,树立自己的权威,推行自己的施政理念。然而,林皓月如此高的影响力,就像一座大山,横亘在他前进的道路上,挡住了他的光芒,这并不是韩伟这个心怀壮志的新书记愿意看到的局面。也正是因为如此,韩伟才在暗中扶持杜兴隆,希望杜兴隆能够成为他手中的一枚棋子,对林皓月形成一定的制衡。
这段时间以来,韩伟就像一位敏锐的猎手,一直在官场这片丛林中寻找着机会,想方设法地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他深知,在这个权力斗争激烈的官场中,只有拥有足够强大的势力,才能站稳脚跟,不被他人轻易左右。他努力地削弱一些白建设在西南省的影响,就像一位勇士在与强大的敌人进行一场持久的战斗。白建设在西南省的势力根深蒂固,想要削弱它并非易事,但韩伟没有丝毫退缩。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韩伟一直在积极地拉拢自己的势力。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段时间副省长鲁林主动投靠了他。鲁林在西南省官场中也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有着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广泛的人脉资源。鲁林的投靠,就像是一阵及时雨,为韩伟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力量。在鲁林的帮助下,韩伟在西南另立山头的工作开展得很顺利,他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势力范围,就像一位开拓者,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开辟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然而,对于林皓月,韩伟现在真的感到有些棘手,不好办。他心里清楚得很,明知道林皓月与鲁林不对路,林皓月和鲁林在官场理念、利益诉求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分歧,两人之间就像是两颗相互排斥的星球,很难走到一起。但是,自己却很需要鲁林的支持。鲁林的支持对于韩伟来说,就像是大厦的基石,是他能够在西南省站稳脚跟、扩大影响力的重要保障。
好在现在鲁林知道了叶竹的情况后并没有对林皓月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叶竹与林皓月的关系密切,鲁林知晓叶竹的情况后,或许会权衡其中的利弊,暂时按兵不动。这让韩伟稍微松了一口气,毕竟如果他们两个发生了冲突,韩伟还真不好,表态站在谁那边。
韩伟是一个权力欲很强的人,他就像一个渴望在西南省有自己的话语权,不希望自己一直被白系的人限制。在他看来,如果不拉拢自己的势力,自己在西南省就只是一个摆在前面的招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