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有时即使很困。却更睡不着了。文竹便是这样的。
她独处一屋,望着窗外的明月,还有树枝上的雪花。文竹的心中,满是新奇。
从小在南方长大,很少见过雪。
雪花的晶莹飘逸,文竹特别喜欢。以至于都忘记了冬季的寒冷。
文竹忽然也在想,想起那个夜晚。那晚的月光也是这么明亮,自己被缚于马上。是书剑解开了那个袋子,放自己出来。眼前那个少年还有些懵懂。眉宇之间却满是真情。
想到这里,文竹情不自禁的笑了。
她又想到书剑替自己挨了云阳子一掌。那时他嘴角流着血,可看向自己的表情却是那样无怨无悔。
“大哥哥,真想问你,当时你哪来的勇气?你救的是我。如果换成另外一个人,你也是一样去救吗?一样的,以你的性格,虽万千人,吾往矣。”
文竹望着月光,不禁哑然失笑。
那晚在碧心谷底,胡子枫老前辈,与杜乐大叔,竟然撮合了百年之好。
那一晚,真的好激动。
从此后,大哥哥便走进了我的心中。
文竹望着明月,想了很多。几日来的疲惫,渐渐睡去。
翌日清晨,石三娘起的很早,他把豆腐坊里的活计干完后,又偷偷替书剑,文竹洗了衣服,做好饭菜,等着书剑睡醒。
门吱扭一声开了。
书剑走了出来,叫道,“娘,你老起这么早,别累坏了身体。”
石三娘默默的看着书剑,满脸笑容。她悄声说道。“剑儿,其实娘知道,外面世道很乱的,你一定吃了很多苦,娘知道,你纵是吃多少苦,从来都是不说的。”
石三娘说到此处,渐渐滴下泪来。
“娘,真的没有什么,我反倒觉得,我此次南行,成熟了很多。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事,也见过很多翻脸无情的人。这些在孩儿看来,就像云烟一样,被风一吹,便散尽了。”
三娘笑道,“剑儿,娘知道你从小便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你要记住,你爹还有石崖村的百姓是如何死的,这一路上,你是否遇到过东方笑那些豺狼?”
书剑点了点头。
“不但遇上,还与他们都交过手,开始的时候,剑儿欠缺经验,渐渐将内功心法与大悲拳形神相结,悟出大悲拳的真谛,所以,能与剑儿匹敌的少之又少。”
三娘说道。“听说东方笑最近要闭关出山,他的血魔掌一旦炼成,恐怕又要上演石崖村的悲剧,所以一定要阻止他。”
书剑拿起那柄御心剑,说道,“这柄御心剑剑法凌厉奇巧,是血魔掌的克星。剑儿正在修习,到时候结合四大高手的威力,或者还可以请玉公子帮助,那使东方笑闭关出山,也一定让他难逃此劫。”
三娘深情的看了一眼书剑,说道。“剑儿果然长大了,只是江湖险恶,一定要注意。”
“文竹这姑娘,文静懂事,你一定要好好待她。”
书剑点了点头。
“对了,娘,听龙大哥说,石崖村不是有了几户居民吗?”
“是啊,家乡总是令人怀念的,周围邻人迁过去了几户,娘也准备回去看看的。”
二人说着话,不知不觉间天便亮了。文竹,小程子,陈氏夫妇纷纷起床。
几人吃过早饭后,书剑说道。“娘,你先忙,我领文竹和小程子去清风观走走,如今二位师父都不在,我去看看一尘道兄。”
三娘笑着点点头。
三人向陈氏夫妇问好后,踏着薄溥的小雪,向清风观走去。
晨曦中的清风观,古朴幽冷。
书剑走上前去,敲动门环。
“当,当。”
声音清脆回响,少顷,大门打开。一个道童走了出来。
他双手合什,仔细一看。竟是书剑,甚是高兴。向里面大声喊道。“一尘道兄,你的好兄弟回来了。”
书剑笑笑摇了摇头。便听小道童叫道。“道兄一路辛苦,里面请,里面请。”
书剑三人步入院内,只见一个道士气语轩昂,手执拂尘。快步走了过来。
他看的书剑大喜,叫道:“书剑,果然是你,你可回来了。师父呢?”
书剑也甚是高兴,说道:“一尘道兄,别来无恙。你且让我们坐下,我详细说给你听。”
一尘一拍额头,笑着说道。“你看我,你看我。快,快请入座。”
三人步入内殿,坐于八仙桌旁。早有道童斟上了茶水。
书剑把南行经过简单的说了一遍。
一尘一拍大腿。说道,“太精彩了,想不到此番出去,让你大开眼界。”
他看了一眼文竹。说道,“这位便是素女剑修文竹了,果然清秀飘逸,秀外内中。”
文竹微笑说道。“谢师兄。”
一尘又看了看小程子,小程子双眼晶亮,上翘的小嘴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他扑哧一笑,说道:“书剑,还真有几分像小泥鳅小时候。”
书剑喝了一口茶,说道,“师兄,是啊,就连身世也很接近,小程子在杭州城一人流浪,朝不保夕的,受尽欺凌。所以我也有意让他在这里带发修行。起码不为衣食而忧,而且小程子人很机灵,在这里也可以学学功夫,念念经文,对他的成长会有好处的。”
一尘问道。“师父知道吗?”
书剑摇头。
“还不知道,不过我会跟他老人家说的,暂时就先在这里。”
“好。有你这句话,没问题。”
一尘向小程子问道。“你可愿意在这里学功夫?”
小程子一摸脑袋。高兴的说道。“愿意。”
“那好,走,我让你们看看练功的地方。”
三人跟随一尘来到道观内厅,便见大厅中,有十余个蒲团。
书剑触景生情,走过去盘膝坐于上面,双眼微闭。双手合什,默默念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小程子大喜,也跑了过去坐一蒲团上。只是口中不知念些什么。他向书剑问道。“念些什么呢?”
书剑微微一笑,说道,“你且坐好,跟着我念。”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勿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小程子甚是聪明。但见他高声念道。“致虚极,守静笃……”
一尘,文竹纷纷鼓起掌来。
书剑站起身来,向一尘说道。“如此我便放心了,小程子很有灵性,以后就要靠你照顾他了。”
一尘笑道,“书剑,客气。”
几人又来到道观大院,那棵大槐树下。书剑笑着对小程子说道。“我小时候每天天刚一亮,便在这颗树下踢腿弯腰。累了,便坐于这棵树下,冥思静想。时间久了,内心再无波澜。”
小程子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文竹说道。“剑哥,如今你如此出类拔萃,真的要很感谢那两位师父呢。”
书剑微笑着点了点头。
“在祝师大会上,诸葛羽他们狼狈而去,短时间内他们不会再出来招惹是非,东方笑出关在即,所以,这一段时间很安静,我们不妨每日来清风观,我来练习御心剑法,竹儿,然后我们再演练一下你的素女剑法与御心剑法都有什么相通相悖之处。”
书剑看着文竹,缓缓的说道。
“御心剑,精巧绝妙,外刚内柔,素女剑,柔中寓刚,变化多端。如果互补所长的话,一定刚柔相济,所向无敌。”
这便是双剑合璧的威力。
文竹深情的看着书剑,仿佛从书剑的眼中,看到一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