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九州赞道:“石少侠果然少年了得,仁义天下。”
小二端了两盘菜上来,老远就闻着香味儿。
“竹笋炖山鹅,凉拌地三鲜。清风老酒一壶。”小二叫道。
小泥鳅说道:“小二哥,我们三个人两个菜怎么能够呢,我说两个你就做两个,也太不会变通了,再来两个。”
小二眉毛一挑,笑道:“好嘞,你说要点什么?”
小泥鳅向宋九州问道。
“宋大哥,你说,想吃点什么?”
宋九州摆手笑道。“随便,随便。”
“随便……”
小二抓耳挠腮,“这是道什么菜?”
小泥鳅笑道:“随便,就是随便。”
小二一怔:“可是我们这里没有随便。”
书剑笑道。“那是小泥鳅跟你开玩笑呢,随便就是随便做,做什么都行,要快要好,要色香味俱佳。”
“哦。”小二恍然大悟,用手拍的脑袋。“好的,好的,你们稍后。”
书剑看着小泥鳅笑道:“你呀,还是那样调皮。”
小泥鳅一吐舌头,扮个鬼脸。笑道:“剑哥,难道你不觉得,生活里面是需要笑声的。”
宋九州在旁说道:“讲的好,讲的好。”
小泥鳅给每人倒上一碗酒,端起酒碗对宋九州说道。
“来,宋大哥,感谢你雪中送炭。我和剑哥敬你一杯。”
宋九州端起酒碗,感慨的说道:“我这只是借花献佛,没有什么。到时要真心的感谢一下石少侠,若不是那天晚上他出手相助,杜乐的透骨钉喂有剧毒,我宋九州,今天能不能在这里还不知道呢。所以这杯酒,还是我们俩一起敬石少侠吧。”
他二人端起酒碗向书剑举了过来,书剑与他们碰了一下后,说道:“其实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点小事,不足挂齿的。到是以后,有事的话,我们还需携起手来,共御外侮才是。”
“一定,一定。”宋九州说道。
三只酒碗碰撞在一起,三只火热的心也发生了碰撞。这浓浓的烈酒在他们血脉中燃烧,于是烧出了肝胆与共的兄弟,烧出了火一样的热情。
面酣耳热,三人吃了几口菜后,对小二哥的手艺赞不绝口,小二趁热打铁,又上了两道菜。小泥鳅赞道:“味道果然今非昔比了,小二哥,你进步了。”
小二高兴地说道:“那是。”
三人,你来我往,喝的甚是投机。不一刻工夫,一壶酒便已喝光。
小泥鳅红着双脸,兴奋异常,却听书剑说道:“小泥鳅,今天的酒就到此为止。他日我们与宋大哥一定会喝个一醉方休。这两天的事很多,一切要多加小心才是。”
书剑转身对宋九州说道:“宋大哥,还请担待,酒喝多了,回去跟雷大哥也不好交代。这几日搭建比武台,少不得还请你帮忙的。”
宋九州胀红着双脸,笑道:“一定,一定。有需要就跟我说一声,不要客气。”
“那就麻烦宋大哥回去跟雷大哥说一声,就说我石书剑与小泥鳅多谢他的帮助,若将来因此而能平息武林一场纷争的话,雷大哥功不可没。”
“好。”宋九州答应道。
“今日与二位小兄弟喝的甚是投缘,在下就此别过。”
“好。”书剑说道。“可能雷大哥在等你回去复命,你没事吧?”
宋九州豪爽一笑:“没事,没事。”
“那好,过几日,我和小泥鳅写好请柬后,麻烦你回去发给雷大哥他们。”
“好。”宋九州向书剑,小泥鳅拱了拱手。“告辞。”径直向外走去。
书剑见他走起路来大步流星,对小泥鳅说道:“看得出宋大哥也是一个豪爽人。”
眼见宋九州渐渐没了影踪,书剑眼角一瞥,见外面那位卖风车的老人,竟然还没有走。趁着此时的阳光正好,坐在石墩上竟然打起盹来。
“小泥鳅,你看那位是谁?”书剑指了一下窗外。
小泥鳅顺着手指的方向看去,叫道:“风车老人?他怎么会在这里。”
书剑微笑了一下,并未说话,他看到桌上的鹅肉还有完整的一大块儿。对小泥鳅说道:“把这块鹅肉拿给老人家,看看老人是什么来路?老人能够忍辱负重,一定会有难言之隐的。”
小泥鳅依言行事,拿起那半块鹅肉走了出去。他看到老人还在打盹。便轻轻的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老人家,老人家?”
老人迷迷瞪瞪醒来,见是小泥鳅,忽然一愣,又觉得眼熟。自言自语说道。“小兄弟,我们好像在哪里见过?”
“老人家,这么快就忘了。昨晚在清风观山下面,我们见过面的,你还送了我一只风车。”
“哦。哦。”老人一拍额头。笑笑道:“你看我这记性,刚过去的事,转眼就忘了,老喽……”
“老人家,你还没有吃饭吧,给,趁热把它吃了。”说罢,把那半块鹅肉递到老人手中。
老人接过后,竟然声音哽咽。
“小兄弟,谢谢你。”
“老人家,不要客气,你快点吃吧。”
“好,好。”老人把鹅肉放在嘴中咀嚼起来。
“老人家,你这是从哪里来呀?我在这里从小长大,怎么没有见过你。”小泥鳅问道。
“我就是这石崖村土生土长的人,三十年前我有事去了南方,没想到在回来后石崖村便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哦,原来你就是这里的人。”小泥鳅问道:“那您认识石崖村的石三郎吗?”
“三郎啊,怎么会不认识,我走的时候,他才只有七八岁的样子。可是我回来后,听说他为了保护村民……”
“唉,这个充满血腥的江湖,过的就是弱肉强食的生活,东方魔当年犯下的滔天罪行,让石崖村多少村民献出了宝贵生命。”
老人忽然向小泥鳅看去。
“小兄弟,你是……”
小泥鳅尚未回答,却发现后面一个人影走了过来,竟是书剑。原来他早走了出来,一直默默的在后面听着。
老人看到书剑一阵惊喜,说道:“想起来了,想起来了,你就是那天帮我解围,买我风车的那个少年。”
书剑微笑着点了点头。
老人向书剑问道。“你是?”
“老人家,我就是石三郎的儿子,石书剑。”
“三郎的儿子,石书剑?”
老人的表情顿时兴奋起来。
“原来三郎还有个儿子,太好了,太好了。”
“老人家,三十年前,你便离开了石崖村,你可知这石崖村经历了多少磨难?”书剑幽幽说道。神情黯淡了下来。
老人叹道。
“我也是回来以后才听说的,不过好在石崖村龙脉未毁……”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说走了嘴,马上再不说话。
“龙脉,什么龙脉?”书剑惊奇的问道。
“玩笑的,玩笑的。”老人忽然变得紧张起来。“我是说村里的观音庙还没有完全遭到破坏,就算是幸运的。”
书剑看到老人的神情,忽然间判若两人一样。料想这位老人一定知道很多的事,甚至于来说,藏宝也会与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