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苦笑:“他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一个字也听不懂,真是让人郁闷。”
敖鸾笑道:“他们的口音还不算太奇怪,等你到了歧舌国,那才叫难懂呢。”
李奕微微一笑:“我正因为对音韵学问感兴趣,所以才盼着去歧舌国,怎么还没到呢?”
敖鸾呵呵一笑:“再往前走,过了结胸国、长臂国、翼民国、豕喙国、伯虑国、巫咸国,就是歧舌国的地界。”
小秋摇头道:“刚才我被烧到了,现在还疼呢,这可怎么办?”
敖鸾笑道:“我有个好方子,但这些年一直出门在外,没顾上配制。”
李奕急声道:“是什么药?何不告诉我们,也好传出去,救人济世。”
敖鸾笑了笑:“这东西到处都有,叫‘秋葵’,叶子像鸡爪,又叫‘鸡爪葵’。
等这花开的时候,拿半瓶麻油,每天用筷子夹些鲜花放进去,等花装满了,封好口,收起来。遇到烫伤、烧伤,抹上就能解毒止痛。
伤得重的,多抹几次,没有不管用的。要是急着用药,没有现成的,或者用麻油调点大黄末,抹上也行。现在没有葵油,只好先用这个法子治疗。”
李奕苦笑:“天下的奇方妙药,本来很多,只因时间久了,失传了。有的是因为药方里没有贵重药材,大家都不重视,渐渐埋没了。
哪里知道,那些不值钱的药,也能治病。
比如我小时候,脸上突然长了个肉疙瘩,既不是疮,也不是疣,不痛不痒,一开始跟绿豆那么小,后来越长越大,跟黄豆似的。虽然不疼,但终究是个累赘。
后来,有人传给我一个妙方,用乌梅肉去核,烧成炭,碾成末,用清水调了敷上,抹了几天,果然全消了。
还有一种肉疙瘩,俗称‘瘊子’,长在脸上,虽然不痛不痒,但也挺难看的。如果用铜钱套住,拿艾条灸三次,掉了以后,永远不会再长。
可见用药,不在于药材贵贱。要是按价钱来判断药的好坏,那可真是耽误了天下苍生!”
小秋苦笑道:“哪知道厌火国的人,嘴里却能放火!”
敖鸾叹息道:“怪我记性不好,光顾着玩,把‘嘴里能生火’这话给忘了。妹妹现在嘴疼,别把大黄给忘了。”
说着,取出大黄,递给小秋。
小秋用麻油敷在脸上,过了两天,果然痊愈了。
………………
这天,大家正站在船上的舵楼上远望,突然感觉异常闷热,仿佛一下子进入了盛夏三伏天,每个人都汗流浃背,气喘吁吁。
李奕奇怪道:“现在已经入秋,怎么突然这么热?”
敖鸾解释道:“这是因为,我们靠近了寿麻国的边界,所以会感觉热。
古人说,在寿麻国,人站直了,影子都看不见,大声呼喊也没有回音,那里酷热难耐,不能轻易前往。
幸好有另一条路,可以绕过去,再走半天,就不会这么热了。”
李奕好奇地问:“这么热的地方,这个国家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呢?”
敖鸾想了想,缓缓道:“根据海外的传说,寿麻国白天最热的时候,人们都会躲在水里;等到日落,热气散去,才敢出来活动。
还有人说,那里的人,从小就习惯了这种环境,所以并不觉得热;但如果离开自己的国家,即便是夏天,也会因为不适应寒冷而死。
依我看,说他们整天泡在水里,可能不太准确,但离开国家就会冻死,这话倒是有些道理。
就像有些喜欢温暖的花木,一旦被移植到寒冷的地方,往往会死去,是一个道理。”
李奕沉吟着,微笑道:“我听说,仙人和虚空融为一体,所以在阳光下没有影子;还有先天不足的老人、孩子,有时在阳光下,也是没有影子。
寿麻国的人,没有影子,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呢?”
敖鸾笑道:“大概他们从开始形成生命的时候,所承受的阳气就不够,才会这样吧。
另外,世上还有像代洲的火焰山、海中的沃焦山,都是奇特的地方。沃焦山遇到水,就会燃烧。
书上记载的其它火山,还有很多,但隔了这么多年,已经记不清了。”
他们又闲谈一阵,驾驶着大船,远离寿麻国之后,路过长臂国。
只见海边有几个人正在捕鱼,两只手臂伸出来,竟然有两丈长,比身子还长,真是奇怪。
小秋笑道:“看他们的手臂,伸出来比身子还长两倍,真是少见。”
敖鸾感叹道:“凡事都不能强求!就像这些钱财,如果是我们应得的,自然可以去争取。
如果不是我们应得的,却硬要去拿,久而久之,手臂伸得再长也没用,反而像废人一样,对事情没有帮助。”
又走了几天,他们来到翼民国。
把船停好后,三人上了岸,走了好几里路,都没见到一个人。
小秋担心走得太远,想回船上。
但李奕听说,这里的人头长,有翅膀能飞,但飞不远,而且不是胎生,是卵生的,非常好奇,坚持要去看一看。
小秋拗不过他,只好跟着,继续往前走。
又走了几里路,终于看到人家。
只见这些人身高五尺,头也是五尺长;长着一张鸟嘴,两个红眼睛,一头白发,背上还长着一对翅膀;浑身碧绿,就像披着树叶一样。
有的人在地上走,有的人在空中飞。那些飞的人,也只是离地两丈高。人来人往,倒也颇为壮观。
小秋奇怪道:“个个身高五尺,头也是五尺长,为什么头会长得这么长?”
敖鸾呵呵一笑:“我听说,这里的人最喜欢奉承,北方的俗语叫做‘爱戴高帽’。你越夸他们,他们就越是把头伸得长长的,久而久之,头就变得这么长了。”
李奕笑道:“难怪古人说他们是卵生的,看起来真像是长了四条腿的大鸟。”
小秋微笑:“如果是卵生的,那这些女人,肯定都会生蛋。我们为什么不买些人蛋?等回到家乡,卖给戏班子,岂不是能发大财?”
敖鸾笑着问:“戏班子要人蛋,有什么用?”
小秋呵呵一笑:“你看这些女人,有年纪大的,也有年纪小的。如果能生蛋,那年纪大的,生的肯定是老蛋;年纪小的,生的就是……”
说到这里,她忽然打住,转而说起这里的气候:“像这样的温暖之地,他们能居住,可见这里阳气不足。因此,这里太阳直射时,他们都没有影子。”
突然,船上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有个水手因为天气炎热,中了暑,突然晕倒了。
大家一时都慌了神,赶紧跑来讨要药物。
敖鸾连忙从箱子里取出一小撮药粉,叮嘱道:“你把这药拿去,再找几瓣大蒜,分量要和这药一样多,然后放一起捣烂。
用一碗井水,调和均匀,等沉淀后去掉渣滓,给患者灌下去,自然就会见效。”
大家接过药,船上恰好有水舱存着井水,于是立刻按照方法配好药,给患者灌下去。
没过多久,那水手就醒了过来,恢复得跟没事人一样。
小秋好奇地问道:“姐姐,这是什么药,这么灵验?”
敖鸾笑道:“你猜猜看,这是什么神奇的药材?”
“我不猜。”小秋笑着摇头,“我对药材不是很熟悉。”
李奕笑了笑:“莫非,它很珍贵?”
敖鸾笑着摇摇头,呵呵一笑:“其实,它就是‘街心土’。这个方子,我曾用它救过不少人。虽然它一文不值,却像是济世的仙丹一样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