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讨功
邪魅阿帆2022-12-07 11:372,270

听雨轩。

叶文魁跟随二蒙子来到此地。

龙门客栈还在修建,他重新规划了图纸,想要竣工还得一阵子。

在此期间,京城内的达官贵人倒是闹出了不小动静。

胃口都给养刁了,一下子没地吃饭,这可愁坏了有钱没地花的狗大户们。

更有不少人一怒上奏,誓要严惩炸楼的恶徒。

“小子,你行啊,真行啊,前前后后都在你的算计里,西山这么一块宝地你一个人吃得下?”朱高煦眼神尽显贪婪的说道。

他正愁没机会给朱瞻壑邀功,若是能够弄到西山蜂窝煤,定能让老爷子另眼相看。

叶文魁苦笑一声,连忙卖起了惨:“汉王,您误会我了,我可没算计,这一切都是公主殿下的吩咐,草民不过是从旁提了点意见!”

朱高煦忽略了大侄女,目光死死的盯着他,玉儿啥样他不知道?

这小子够能耐啊,居然学会唬人了?

“叶兄,你就别谦虚了,堂妹这人你可能不太了解,她的性子随唐兄莽莽撞撞藏不住事... ...”

卧槽。

百密一疏,百密一疏啊。

“小子,明人不说暗话,西山分我一半,这么大的口子你吃不下!”朱高煦快人快语,拍板做下了决定。

叶文魁叹了口气,连连摇头,道:“汉王,草民所说句句属实,你应该知道公主缺银子,这办法的确是草民想到的,但若是没有公主从旁帮衬... ...”

“混蛋,照你这么说,西山没我份,你小子到底那头的?”

“汉王何出此言?”

朱高煦眼神凌锐的盯着他,极力克制心中的冲动,一字一句的道:“你别忘了你的身份,帮着太孙捣鼓钱庄,帮着公主捣鼓西山,你就没想着我儿吗?”

叶文魁愣了愣,也听出了味道。

合着二蒙子这是嫉妒了,想让自己也帮衬下朱瞻壑,免得功劳全被太子一家抢了。

“汉王,您刚刚上捐了一百万两,怕是不出一日定然传遍京城,从今以后将士们一定会记得您,这么大的功劳应该足够了吧?”

“够了,但你是不是忘了件事,本王是本王,我儿是我儿,所以你能明白我的意思?”

曹... ...

狗老二你咋这么贪心... ...

天下将士们归心这还不够,还想要更多的功劳,不怕撑死?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不是妥妥的作死?

“小子,我也不为难你,功劳不用太大,就和钱庄差不多就行,这点小事你应该能办到吧!”朱高煦攥了攥拳,声音拔高了几分。

叶文魁暗中问候了无数遍,这架势哪有他拒绝的余地,跟钱庄差不多的功劳,貌似还真有一个。

“汉王,民以食为天,草民在城外有一片地,世子若是不介意可以去耕地... ...”

“放屁,你让我儿去耕地信不信我把你脑袋拧下来当球踢?”

朱高煦怒了。

堂堂一代监国王爷的儿子去耕地。

这不摆明了在打他的脸。

朱瞻壑也有些不悦。

耕地算什么功劳,那种又脏又累活,到头能赚几两银。

他扪心自问跟叶文魁也没深仇大恨,怎么能让自己放下身段去做这种事。

“汉王,您且听我说完,耕地也能立功... ...”

“够了,本王不想在听到耕地二字,换个别的这件事绝对不行,要能立大功还不伤了皇室的威严懂吗?”

懂你妹啊!

有功劳就不错了还这么多要求!

“父王,功劳之事可遇而不可求,您也不要太过为难叶兄,咱们还是赶紧问问兵器一事吧!”朱瞻壑叹了口气,连忙转移开话题。

朱高煦也是惊醒过来,连忙追问,道:“小子,你老是告诉我那些兵器到底怎么回事?”

“兵器?”

“你不是说火器司的人能打造神兵利器,为何李庆让人问了个遍却无人能够打造?”

叶文魁笑了笑,造不出来很稀奇吗。

没有他的高炉,光靠火器司的冶炉够干嘛的,那么点温度根本无法剔除钢铁内的杂质。

“好小子,有这种宝贝不知道早点拿出来?”朱高煦攥着手中的图纸欣喜若狂,解决了兵器这件事绝对大功一件,老爷子明年开春就要北伐瓦剌,有了这些兵器相助可谓如虎添翼。

叶文魁耸了耸肩,也没人问他这事,反过来还怪他了。

朱瞻壑也在为汉王立功而高兴,他的眼角隐隐划过了些许失落之色。

唐兄有钱庄。

堂妹有西山。

他要是在不抓点紧风头都被抢没了。

自从当日决定了要争上一争,他也摆脱了往日的颓废,誓要和朱瞻基比个高下。

“世子,要说功劳,倒有一个,但可能会得罪很多人,这就要看您和汉王殿下有没有这个魄力了!”

“小子,你敢小瞧本王,什么事还有我不敢做的?”

朱高煦不屑的撇了撇嘴,刺杀皇帝老子他都敢,比胆量他就没怂过。

叶文魁眼见着他信心满满的姿态,倒也乐见其成的说道:“敢问汉王,当今言官,地位如何?”

“半壁江山,这群狗东西,终日纸上谈兵,什么事都管一管!”

“陛下可曾憎恨他们?”

朱高煦顿了顿,沉思片刻,道:“恨,尤其是南方言官,一个个怀恨在心,有事没事就要借机闹上一上... ...”

父子两人一脸不解的盯着他,好端端的怎么提起这事了。

“汉王!世子!”

“您刚刚也说了,言官多半南方不服,而北方却大多顺应皇命,若是让南北方言官分庭抗衡,不知道可能算得上是大功一件?”

嗯?

这不是在说废话,能让言官分庭抗衡,老爷子不得高兴坏了。

叶文魁迎着两人的视线,再度分析:“南北方言官数量差异巨大无非就是因为银子,朝廷科举所需要准备的书籍每一本都很贵,没有点家底的恐怕还真买不起,北方很少有人经商,读书的自然少,科举也考不上... ...”

“所以,你小子到底想说什么?”

“汉王,如果我说我能造纸,造出不逊色于宣纸的黄纸,不仅品质不比宣纸差价格也很低廉... ...”

明朝的造纸术虽然发达却仅限于部分地区。

哪怕很多地方有纸那也是专门提供与朱门权贵而非普通老百姓。

至于书籍内容那就更不用想了。

虽然有雕版印刷术,但一整本书的价格却绝对不菲。

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普通人哪怕天赋再好,买不起书看不到字,又怎能脱颖而出。

一旦大批量的制作书籍将其分发下去,他就不信北方学子出不来几个拔尖的。

“造纸?书籍?科举?”朱高煦愣愣的听着一连串的计划,他虽然不太明白却知道一点,这件事要是能成,大功一件。

“小子,你这计划不错,要怎么做你说,老子早就看那些言官不顺眼了!”

“汉王,您确定不在考虑考虑了?”

... ...     

继续阅读:第124章 老狐狸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摊牌了,我爹就是建文帝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