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古代言情>杀前夫!夺皇权!嫡长女她心黑手狠>目录
第一百零六章 直言“景王慎言!”今日朝堂因昨日大事,武将文臣皆在,立即有个年轻武将不服。
“臣愿前往戎河代剿反贼!圣上从未给过臣锻炼的机会,怎知臣就不行了?”
明珏立即嗤笑,“你怎么好意思说话?春宴上洪德长公主也请了你吧?近郊围猎你是不是忘了魁首是谁?就是不说魁首,你连孤王都比不过,还想去对付裕王?”
裕王的武艺有所隐瞒,明珏耳闻后便知自己不是对手。
东临帝生出了点好奇心,“春宴围猎,谁是魁首?”
明珏回,“父皇,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不才,正是臣。”萧见梧是纨绔没错,不过好不破绽的纨绔是最引人怀疑的。
众人皆知他出生北奉,来顺时已有七岁,怎么都不会一无所知,一事无成的。
东临帝闻言,心中微诧又觉得理当如此。
北奉人不知是天赋异禀还是怎的,骑射上远胜大顺人。当然,史上不是没有赢过北奉的大将,只是那也是凤毛麟角,且需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罢了。
“众卿之言朕已知,此事朕自有决策。”
殿上百官不再多言,皆俯首称是。
今日上朝,一直心不在焉的宁昊本以为流程到此结束了,谁知东临帝突而点了他的名。
“卫国公护卫朕安有功,然治下不严,使得裕王钻了空子,暗度陈仓同样罪不可恕。”
卫国公刚回神,背后顿时出了一层的冷汗,“臣知罪。”
东临帝不辨喜怒道:“常言道功过相抵,在朕这儿却无此说法。你有功当赏,便赐丹书铁券一张,有过当罚,降职一品,罚三月俸禄。”
“卫国公,你可有异议?”
宁昊担后军左都督一职,本就是荣衔,如今五军都督府设有左右都督的唯有卫国公和忠勇侯两人。
其余都督府掌权皆为都督同知,也就是宁昊降职一品所在的位置。
这已经算是大开圣恩了,宁昊冷汗浸湿背部,“臣不敢,臣谢陛下隆恩!”
无论东临帝心中怎么想,此刻也并非追究卫国公的时候。
“萧见梧留下,其余人退朝罢!”
李安传呼,“退朝!”
萧见梧十年前从北奉来到大顺时只是个半大孩童,但那时,他便知晓大顺皇宫金碧辉煌不逊北奉,连隐隐透着的气息也是一样的奢靡腐烂。
他曾厌恶这样的气息,十年来除了崇原之战庆功宴,再也未曾踏入宫中一步。
没想到除夜一次,今日竟还有一次。
萧见梧被唤入养心殿,如常行礼,“陛下。”
东临帝坐在御案后,年近四十的面孔阴柔俊美,却因常年纵欲透着死气。
这股死气在得知自己的体内有个恶心虫子后更甚,他眯着眼打量萧见梧,“你是通裔王三子,朕记得你母妃早逝,并不受通裔王欢喜。”
“回陛下,”萧见梧脸上带着笑,“臣对北奉之事已无甚印象,母妃是否逝去也并不知晓。毕竟这些年,臣一直待在顺京,没什么机会和北奉接触。”
东临帝手指轻敲,“哦?你不知晓?”
萧见梧母妃出身康南部,崇原大战之时身任北奉大军副将,却无端失踪以至于动摇了北奉军心。
此事他有所耳闻,还很是好奇了一番。
不过鉴廷司传来的消息无非是后宫中争斗,设计陷害,这么多年过去,就是不必再打听,其宫中三夫人之一贵姬的位置也早该被人取代了。
“你在朝上说北奉潜在大顺的细作曾找过你,要你相助裕王扰乱大顺,夺取天下?”
萧见梧垂着眼帘,“是,陛下恐怕还不知道吧?北奉如今大乱了,通裔王病重,磐后之子萧见璘,唔,也就是我的二哥,正谋算着篡取王位。”
“不过他的兄弟们也都不是善茬,一时僵持不下,这才打起了大顺的主意。”
东临帝难得皱眉,通裔王病重?
十年前,鉴廷司安插在北奉的细作在崇原大战后被尽数拔除,这是通裔王愿以其子为质,与大顺停战的要求之一。
当然,若非当初的鉴廷司被先帝时的那些功勋公侯渗透至深,他怎么也不会自断手脚。
“你倒是大胆,”东临帝神色莫测,“当朝说出北奉有细作在顺,还透露北奉秘事,就不怕朕逼问你暗网相关?不怕背上叛国之名?”
萧见梧无所谓,“臣不在乎这些,更不知暗网所在,北奉人想要利用臣,臣却不相信利用过后,臣还能留有活路,为了自保,臣没什么不能做的。”
养心殿内少有这种直言不讳,破罐子破摔的。
东临帝喜欢看那些臣子动不动被吓得跪下求饶,更喜欢看那些自诩才高八斗者对他面上恭敬,私底里鄙夷,最后却翻不出大浪,恼恨郁郁的模样。
如今萧见梧一口一个臣,一口一个北奉人,好似早忘了自己的身份,忘了自己本也是北奉人,是北奉送往大顺的质子。
这些年,他没露出任何破绽,因此在最初的几年监视后,鉴廷司早撤去了事无巨细的汇报。
这副全然臣服的姿态东临帝当然不会全信,但有什么所谓?
“你想回北奉吗?”
萧见梧歪头思索了下,“无所谓。臣在顺京也能过得很好,只不过想求陛下庇护,躲过二哥事败之后的报复才冒险请薛三公子相助。”
“当然,圣上若想让臣回北奉,只要给臣足够的底气,臣也没得非要留在异都,受人白眼的意思。”
质子在顺京过得好不好全看各人界定。
若萧见梧真像坊间传闻的一般只浸身酒色,那顺京繁华,以东临帝予他的世子待遇待之自然是极其不错的。
可若他是有个大野心之人,寄人篱下又怎会不备受煎熬?
而如今,这样一个能够改变命运的抉择就握在东临帝的手中,“你可了解蛊毒一事?”
“自然。”北奉王庭并不忌蛊,王子王孙们自小就要面对各异的手段,心中有数才能保住一条性命。
因此自小在王庭受教,教习中便有蛊毒悉知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