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真相
风渑2025-07-02 18:591,928

“因昨夜是除夜,世子殿下还有二公子都在京营留守,直到今日午时方才回返。禁卫在属下之前行动,属下猜,此举也是顾虑两位公子的身份。”

  另一部分便是忠勇侯府向来谨慎。

  府中除了忠勇侯本人经常入京营练兵,其膝下两位嫡子更是轮流值守,再不济,也会有心腹留在营中。

  因此若真到了鱼死网破的地步,忠勇侯府也完全有一拼之力。

  “这位,姑娘。”青甲统领垂首恭敬道:“可需属下将您带出此地,送回公府?”

  青甲统领是宁昊属下。

  不过同在京营,忠勇侯也算其半个上级,这种罪名未定的情况下没必要将人得罪透了,更何况此处还有个卫国公嫡女?

  宁姝慕眸光微动,“不必,若圣上真要定罪外祖母,想来也不会牵扯无辜。”

  更何况,今日这两府私通北奉细作的罪名恐怕正和昨日的事有关,若她此刻离去,既过不了自己的那关,有宁昊控制的情况下,也必起不到太大作用。

  显然薛常清和洪德都想到了其中联系。

  

  宫中刚入了北奉刺客,人便被忠勇侯府的三公子救下,此举被怀疑是洪德自导自演没什么值得意外。

  意外的是皇帝毫无把握,怎会突然借此对两府发难?

  洪德陷入沉思,薛常清也在思忖破局之法。

  两者都没有怪罪宁姝慕的意思,洪德和皇帝分庭抗礼如此之久,若是他们找到了机会也会毫不犹豫地动手。

 输赢只在瞬息之间,而此刻,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满盘皆输。

  挥手将人遣返,宁姝慕斟酌片刻道:“外祖母还记得我方才所说,裕王曾在前两日去过府中找过父亲吗?”

  圣上受裕王挑拨下旨围困长公主府和忠勇侯府,挑在这个时机实际上是断绝了两者联系京营的任何可能。

  而若想仅凭消息的传出使得忠心于忠勇侯的属下自行动作,又大概会受宁昊牵制而难以得逞。

  薛常清皱眉,“你是说卫国公倒向了圣上?”

  两者在谈论此事时,他已离去。

  不过单看母亲毫不意外的模样,他很快就接受了这个消息。

  “不止。”宁姝慕想了想,此事并不麻烦在表面,而麻烦在事情很有可能并不如大家想象得那么简单。

  若当真一无所知地等下去,或是直接决策失误。

  等到裕王真夺位成功掌控了宫中,不仅仅是外祖母和舅父,就连卫国公府都会大难临头,难逃死劫。

  “外甥女是什么意思?”薛常清不喜欢这种说一半留一半的犹豫,“不必多顾虑,在场皆为你至亲,虽说舅父是第一次与你见面,但有话你但说无妨就是。”

  宁姝慕点头,“慕儿没有隐瞒的意思,只是担心舅父与外祖母并不相信慕儿。此前慕儿就说过,旁观者清,裕王去寻父亲或许根本不是圣上授意,而是另有目的。”

  ”裕王?”

  宁姝慕愣了一下,看舅父完全迷茫的模样,难不成他连母亲之死的真相都不知道?

  不过此时也顾不得这么多了。

  她直接无视了薛常清转向洪德,“慕儿保证能为自己所说的一切负责,还请外祖母仔细想一想,裕王可有办法让阮氏孙氏所屯私兵秘密入京,且不被人发现?”

  “阮氏孙氏?”薛常清更是一头雾水,“这与太荇乌汾的那群家伙有何关联?”

  薛家祖家就在乌汾。

  阮氏动向他不敢说,但孙氏一旦有异常,祖家必会察觉,又怎可能不另行通知?

  洪德皱眉看了宁姝慕一会,见小姑娘言之凿凿,毫无让步之意。

  她心中微动,仿若又看到了当初如苓意气风发,扬言要做一代重臣,权倾天下的模样。

  或许,是如苓回来了呢?

  “自顺京前往乌汾太荇等地水路为佳,去时顺流,不过三五日光景,回来虽困难些,于寻常行军来说也远比陆路便捷。”

  洪德很快在脑中将这几日的讯息过了一遍,“裕王若有意谋逆,用不到太多兵力,然而不论水路陆路驻扎在顺京附近都会引起警惕,且极难入京。”

  如此说来,仅靠宁昊一人瞒住如此多人的行踪是绝无可能的。

  那此事又要如何实现?

  薛常清在旁听了一会,虽不知前因后果,但他好歹是真正统着兵掌着营的都督。

  “母亲,还有一种可能。”他觉得这种可能极难实现,且着实离谱,但却并不能完全否认。

  “京营可储兵百万,崇原大战后大顺虽兵力大减,又被驻守西境与北境的两家调走一些。但京营如今仍分三处,儿所辖诸卫所驻几乎是和卫国公所辖分离。”

  言下之意就是另一营发生何事他并非全知,最多有个探子看着,异常来报罢了。

  薛常清越想越觉得可行,“宫中禁卫多不过万数,以儿的眼光来看,若要逼宫,奇袭之下甚至无需万数之兵。”

  “而据儿所知,裕王带往戎河一带的兵力有十万之数,只要控制得当,暗度陈仓怕也并非什么难事。”

  “舅父的意思是……”比起军政,宁姝慕还是对朝政知晓的更多一些。

  她试着理解,“舅父的意思是,裕王是将阮氏孙氏的私兵伪装成了京营兵士,光明正大地入京入营?”

  “这,”宁姝慕难以置信,“京营难道没有名簿一类的东西吗?如此岂非其中混入各国细作都是轻而易举之事?”

  薛常清皱着眉,“有名簿又如何?他调换的是整整万数人,而非单独几个,上有都督掩饰,只需寻个由头将其中一卫调开单独训兵拖延几日,此事很难被人发现。”

  如此说来,宁昊应下的岂非是欺君谋逆之罪?

  宁姝慕怎么也想不到,看上去谨慎的宁昊竟会因威胁做出如此决定。

继续阅读:第九十八章 事败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杀前夫!夺皇权!嫡长女她心黑手狠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