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军事>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目录
第354章 自宫号航母黑夜里,苏军边防部队的防御阵地上,一门直射火炮瞄准了往侦察气球坠落处行驶的冲锋舟。
炮手紧张地等待着射击指令。
但是,直到东大边防部队的冲锋舟把侦察气球打捞起来运到对岸,指挥官也没下达开火的命令。
守备部队的指挥官也在等命令,来自莫斯科的命令。
莫斯科最终还是没能形成决心。
如今,莫斯科城已经实行配给制度了。
储备粮食正在迅速消耗着,进口量远远跟不上消耗量。
美国已经完全停止了对苏联的粮食出口,这是逼迫着苏联对东大动手。
对莫斯科来说,如果现在不动手,等到年底冬季来临,就更加打不动了,又要等一年。
但是,他们的粮食储备显然是无法再维持一年时间。
侦察气球试探很快就过去了三日。
在这三天时间里,双方的边防部队都处于高度警戒状态,火药味越来越浓,给人的感觉是有一丝火花出现,就能引爆一场大战。
来而不往非礼也。
牛猛拟定了一次侦察行动,报到了李干这里。
他意图组织一支侦察小分队,越过勒拿河对雅库茨克城郊的苏军防御阵地进行进一步的侦察。
再先进的电子侦察手段都无法取代人力侦察,军中对此是有共识的。
潜入侦察不是第701营所擅长的,李干采纳了牛猛的侦察计划,但是,却是调赵飞龙的夜鹰部队过来执行。
这一次仍然是空中潜入,但不是乘坐运输机,而是使用动力翼伞从超低空迂回潜入。
第701营负责掩护。
一级战备第七日,赵飞龙率领五名精锐组成的敌后侦察小分队对雅库茨克西郊进行了一次成功的秘密侦察。
侦察报告报到了李干的桌面。
李干看完,递给赵大刚,说,“好家伙,老毛子还跟咱们玩了一手暗度陈仓。”
赵大刚看完,摇着头说,“他们竟然把整个近卫第1独立坦克师秘密调到了雅库茨克地区。”
李干喝了口茶,沉思着说,“雅库茨克地区地势平坦,适合重装部队作战机动,老毛子到底是有些本事的。”
赵大刚问,“我们要不要做对应的部署?”
李干摇头说,“不需要,有程瞎子的强-6攻击机旅在,再多的坦克师都是菜。”
“新装备的天燕空射型反坦克导弹性能优异,程瞎子他们做了多次测试,非常好用。”
“使用复合挂架后,一架强-6能够挂载36枚天燕导弹,理论上一架强-6就能打掉他们一个坦克营。近卫第1独立坦克师不够程瞎子一个人吃的。”
有空中优势在,苏军派多少坦克来都是送人头。
李干说,“以苏军一贯的作风,他们还会继续增兵的,他们会用数量弥补质量上的不足。”
苏军装备有上万辆坦克,他们要是动手,绝不会只是动用那么区区一两千辆,这点坦克都不够东大军队塞牙缝的。
李干沉声说,“我还是之前的判断,老毛子还没有做好打的准备。”
“老赵,还是按照原计划持续高压应对,他们耗不起,我们耗得起。”
赵大刚点头道,“好,另外,我打算把指挥部移到红星市,在那里靠前指挥。”
基本上可以确定,雅库茨克地区会是主战场,即便这里不是苏军的主攻方向,东大军队也要趁此机会把该地区收回来。
勒拿河流域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不多,在中游地区,最好的地方就是雅库茨克了,几万人口全都在这里。
尽管只隔着了一条河,东岸的很多地方是不如雅库茨克的,在雅库茨克近郊,有大量平坦的草地草原,在这极寒之地有多难得,可以想象。
拿下了雅库茨克,整个勒拿河中游地区就算是盘活了,对这里的掌控能力势必能够得到加强。
远东战区按照预案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后勤保障体系正常运行,源源不断地把作战物资运往各个军事单位。
机动部队连续举行军事演习演练,加强了临战训练。
远东战区本身就是战时体制,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非常的顺畅。
到了6月份,一个消息犹如一块巨石投入了水面,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日本海上自卫队第一艘航母下水!
小日本将其称之为载机巡逻母舰,实际上傻子都能看出来,那就是标准排水量6万吨的常规动力航母!
关于这艘航母的所有详细资料,早已经摆在了李干的案头。
根本就是小鹰号航母的技术。
最大排水量超过了8万吨,已经加入了大型航母的行列了。
美国人给小日本提供了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的全套技术。
小日本强大的船舶制造能力完全体现了出来,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小鹰级航母的建造。
而且,此时此刻,有多达四条同型号的航母在造船厂紧锣密鼓地建造着。
根据美国海军的使用经验,小鹰级航母最多能够搭载82架舰载机,无论是排水量还是载机数量,都超过了东大的001型航母。
可以肯定的是,美国人一定会提供舰载机等一系列配套武器装备。
说白了,美国人正在帮助日本海上自卫队打造航母部队。
全世界哗然。
日本是二战战败国,根据协议,它们是不能拥有军队的。他们以自卫队的名义打造三军,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不满,现在得寸进尺竟然建造了航母。
奈何,美国人在背后撑着,世界各国再反对也无济于事。
有分析家认为,美国人这是在养虎为患,会让世界重蹈二战的覆辙,会让全球重燃战火。
然而,美国人不管不顾了,为了应对苏联、东大带来的强大压力,为了实现他们全球霸主的目的,他们选择了这么做。
陆近山亲自送了关于“自宫”号航母的详细情报过来。
李干看完之后,冷笑着摇头说,“小日本取的名字真的是让人大开眼界。”
陆近山说,“名字是烂出了天际,但是这个航母的实力不俗,得引起重视。”
“小日本的造船能力很强大,自宫号的质量是很厉害的。此外,他们的舰载机部队已经在夏威夷进行了两年多的训练,完成海试后,直接就可以形成战斗力,基本不会超过一年。”
李干缓缓点头,“当前还有四艘同级航母在建造,按照他们的建造进度,从明年开始,每年都会下水一条,四年后,他们就拥有一支由5条大型航母组成的航母海军。”
陆近山点头说,“是的,实力与我们相差无几。”
李干叹了口气,说,“美国人是放了一头禽兽出来啊,看着吧,日本失控之时,就是美国人付出代价的时候。”
陆近山说,“阿干,我们内部有一种看法。既然知道日本早晚会失控,我们何不等到他们失控的时候,再执行对日作战计划。我觉得这种看法并非没有可取之处。”
他是情报局长,掌握最多的信息,所以,陆近山的意见很重要。
李干说,“日本已经上了军国战车,反咬美国人一口是早晚的事情。就当前的态势来看,不是我们想不想打的问题了。”
“我们的经济增速和经济规模发展太快了,已经引起了美国的警惕。苏联海军已经退缩到了北冰洋和大西洋,没有了远东,他们在西太平洋的影响力几乎于无。”
“美国人扶持日本发展航母就是对付我们的,就算我们不动手,他们也会动手。”
“一句话,决定权已经不在我们手里了。”
顿了顿,李干沉声说,“这段时间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和美日之间肯定会有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会从哪里开始打,什么会是导火索。”
“苏联极可能会因为粮食危机而出兵侵略远东地区,那么美日呢?具体来说是日本,他们会为了什么。”
“我最后的结论是东南亚,他们的目标很有可能是东南亚。”
陆近山浑身一震,道,“日本会先进攻东南亚?为了那里的战略资源?”
李干说,“你要知道日本这个低等民族的劣根性。他们始终认为,二战战败是因为招惹了美国,如果当时集中资源执行南下战略,他们已经成功了。”
“这种看法在战后,在日本国内非常有市场。而刚刚上台的首相支川内库,就是这一派人的代表。”
“关于支川内库内阁突然上台的情报,还是亲自带人做分析的。为什么会这么突然?答案很简单,支川内库内阁就是战时内阁,他们已经在为战争做国家管理层面的准备了。”
听了李干的分析,陆近山颇有茅塞顿开之感。
陆近山说,“东南亚有丰富的橡胶、石油、粮食等资源,那里的地形地貌又非常复杂,几个国家的国防力量相对薄弱,的确是最好的目标。”
“这些资源都是日本最缺的。”
点了点头,李干说,“还有一点。日本的石油完全依靠进口,老毛子可能会通过北极航线给他们运油,但无法维持他们的巨大消耗。”
“从欧洲、非洲、中东等方向过来的石油,必须要经过马六甲海峡,那是咽喉要道。从军事角度来看,第一是时间把这条咽喉要道控制在手里是非常有必要的。”
陆近山说,“安猴已经融入了我国的经济体系,日本要进攻东南亚,你觉得会不会将安猴作为第一目标?”
李干摇头说,“不会,我们和安猴之间有共同防御协议,日本不会首先进攻安猴。从军事角度分析,首先把新加坡和大马控制在手里是最优方案。”
陆近山请示道,“需要不需要把我们的分析通报给上述两国?”
想了想,李干说,“暂时不需要。以日本军备发展的速度来看,他们要动手,最起码要等在建的航母全部下水服役。当然,这是理想状态。”
“以后会发生什么,现在也说不好。”
李干道,“让你的人重点关注日本军备的发展情况,老毛子外强中干,即便他们铤而走险,也不足为虑。”
强大的苏军在李干眼里就是纸老虎。
实在是因为两军的作战体系完全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东大的作战体系对苏军的作战体系,有碾压性的优势。
坦克装甲车集群大纵深作战这种理论,在绝对的空中优势面前,就是等待切割的长蛇。
今时不同往日了。
陆近山起身说,“近期我要去一趟莫斯科,你有什么要交代的?”
李干说,“让我的老队长贺明飞想办法调回来,那里用不上他了,我有更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做。”
他是军队干部,管不到外交系统,所以只能让贺明飞自己想办法。
“好,我记下来了。”陆近山来去匆匆,当即就飞京城去了。
一般来说,作为情报局局长,是不会轻易出境的,身上有太多秘密了,知道太多绝密信息了。
因此,需要陆近山不得不亲自跑一趟的事情,一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不过,情报局的领导班子成员本身就是绝密信息,没有几个人知道陆近山是局长,哪怕他在这个位置上已经整整十二年!
今年初,陆近山晋升为中将,成为情报局除了首任局长外,第一位中将。
首任局长之后和陆近山之间还有两任局长,他们都是少将军衔,服役年限到了之后,以正军级的身份转入二线脱密,退休的时候全部都享受了正兵团级待遇。
兵团级是以前的级别名称,相当于现在的战区副职。
因此,刚过五十五岁的陆近山还在岗位上就已经晋升为中将,他是非常有希望成为军事情报系统中除首任局长外,第一位正战区级干部。
因为陆近山的服役年限延长到七十岁了,他还能干足足十五年的时间。
围绕在李干身边开展工作的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有了大好的前途。
另一方面,东大现在面临着两线开战的形势,军事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凸显了出来,对个人发展而言,陆近山是赶上了好时候。
若是非战争时期,最高统帅部是不会给情报系统的负责人如此高的军衔和级别的。
陆近山的能力非常出色,李干有意在未来让他进入联合参谋部担任副总参谋长,统管全国的军事情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