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4 金箍的奥秘,觉醒的孙悟空!
醉笑浮沉2025-07-28 17:575,080

  等到孙悟空破山而出后,秦书书立刻拨马就走,孙悟空的叫声,秦书书自然是听到了,不过他假装媒没听到,连头都没回,还催促着白马加快速度。

  虽然他知道孙悟空真要是想吃他,凭借他骑马逃跑的速度是肯定跑不掉的。

  但是五指山眼看着崩塌爆炸,自己不跑恐怕要被活埋!

  “圣僧,圣僧。”

  一个拄着拐棍的老头出现在了眼前,拦住了他的去路。

  看着他,秦书书似乎明白了什么。

  自己想要跑恐怕不容易啊!

  西游的路早已经安排好了,怎么会发生唐玄奘逃跑的事情呢,所以他想跑恐怕不容易!

  这八成是土地看自己情况不对劲,先打个前哨。

  “你是谁?干啥?还有,你瞅我干啥?老家伙,再瞅我削你。”

  秦书书生硬开口说道,他说着还握紧了手里带血的禅杖,似乎真准备一禅杖抡过去。

  土地整个人都懵逼了,这唐三藏说话咋这么操蛋呢,一点也不像是一个得道高僧呀,难道遇到个赝品?

  “额……圣僧.......”

  土地磕磕巴巴的说道。

  “此地乃是五指山……”

  “我知道,你有事没事,我还有事呢!别当我路。”

  秦书书直接打断了他的话,我还不知道是五指山,就是因为是五指山,我才选择赶紧跑路呢,一会石头砸下来就不是闹着玩的了!

  另外如果自己能开溜赶紧开溜!

  通过入梦的法门赶紧带着神通滚蛋方为上策。

  现在在西游世界里多待一会儿那都是危险重重滴!

  不过现在正是逃难的时候,在马背上想要入梦,那基本上就是想瞎了心!

  至于自己跑了接下来剧情怎么发展?

  管我吊事!

  秦书书现在已经达到目的,并且结识了孙悟空,目的已经完全达到了,就很棒啊!

  毕竟西游是佛祖安排好的路线,九九八十一难,少一难都不行。

  而孙悟空猪八戒等人,还是西游的重要人物,自己走了唐僧继续带着他们去取经被!

  土地被噎的有些上不来气,这唐三藏咋一点也不像是一个出家人呢?

  不过只要自己把他带回去,别的事情和他也没有关系了。

  “圣僧啊!此地五指山,你不要跑远了,等大圣出来你还有要事呢!圣僧此去西天,路途遥远,一路艰难险阻,菩萨示意将此猴收为徒弟,由他一路护送你西行!”

  土地也是真着急了,根本轮不到他开口的事情直接吐露个精光,一口气把事情说了出来,还说是菩萨授意的,想必这唐三藏肯定得回去,可是唐三藏不仅不为所动,而且紧着打马屁股,白马吃痛跑得更欢实了。

  一边跑,秦书书像看傻子似的看土地。

  “圣僧因何看着小老儿?”

  秦书书很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你看看,你都说了人家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连天宫都敢闹,肯定是非常厉害了,我手无缚鸡之力,一个惹他不开心弄死我咋整?”

  见到土地还玩命地追在后面,秦书书又叹道。

  “老人家,你别跑了了,看着你跑得双腿倒腾得像火箭似的,让我实在于心不忍......”

  话虽然说得怜悯,但是白马跑动速度是一点都没慢!

  秦书书当然是铁了心了,孙悟空肯定是不收的,除非自己入梦离开再说。

  自己只要回去安安分分地修炼就好了,在这扯什么犊子?

  再说了,所谓的西游,就是佛道之争,彼此来掠夺气运的,至于取经,完全是一个笑话,大唐缺这几本经书咋地?

  佛门不过就是用他来完成西游量劫使佛门大兴。

  唐僧为什么要取经?取的是什么经?取来经干什么用?这个经到底有什么作用?

  到如来佛那儿,当然取的是佛经,这个应该很好理解。可唐僧为什么要去取?有何目的,有何动机,这就值得研究一番了。

  俗话说:”人无利,不早起。”

  一个正常的人做任何一件事,都是要经过考虑抉择的。

  凡考虑,抉择都是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的。

  唐僧去西天取经,既然他已经做出了这样的抉择,却是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做出的。

  皇帝唐太宗举办了一次旷世规模的宗教活动,叫作水陆法会。

  举办这场水陆法会,需要选举一名有大德行的高僧来作坛主主持人,榜行天下不到一月,各路高僧云集京师,众人从中选举出了陈玄奘法师。

  玄奘法师的父亲陈光蕊中状元,官拜文渊殿大学士,母亲更牛,是开国元勋殷开山丞相的女儿,标准的高干子弟,太宗皇帝查得他根源又好,德行又高,于是太宗喜道。

  “果然举之不错,诚为有德行,有禅心的和尚。朕赐你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

  玄奘顿首谢恩,受了大阐官爵。

  然后又是给了一大堆好东西,折腾到了最后菩萨对太宗皇帝说,你办的这个水陆法会跟本就不行!

  你请的法师只会讲小乘教法,不起作用的,我有大乘佛法三藏才是真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

  太宗正色喜问道。

  “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

  菩萨道。

  “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太宗马上叫法会暂停,待朕差人取得大乘经来,再重做法事。当时在寺中问曰。

  “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

  这下好了!

  玄奘是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软,推也推不掉的,躲也躲不脱了,只得上前施礼道。

  “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注意,他说的是“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

  可见,玄奘法师压根都没有取经的愿望与念头。

  谈不上什么修行,也谈不上什么觉悟,更谈不上什么普度众生,仅仅只是因为我贪了你的小便宜,不得已要还你一个人情,那就只有替你卖一回命了!

  唐王大喜。

  “法师果能尽此忠贤,不怕程途遥远,跋涉山川,朕情愿与你拜为兄弟。”玄奘顿首谢恩。唐王果是十分贤德,就去那寺里佛前,与玄奘拜了四拜,口称“御弟圣僧”。

  玄奘感谢不尽道。

  “陛下,贫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眷顾如此?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

  唐王果真是十分贤德,把个玄奘师傅感动的连毒誓都发了。

  玄奘回到寺里几个徒弟早闻取经之事,都来相见,因问。

  “发誓愿上西天,实否?”

  玄奘道。

  “是实。”

  他徒弟道。

  “师父呵,尝闻人言,西天路远,更多虎豹妖魔。只怕有去无回,难保身命。”

  玄奘道。

  “我已发了弘誓大愿,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大抵是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难定。”

  总结一下,不是唐僧要取这个经,而是唐太宗要取真经派遣唐僧去帮他取回这个经,不想去也不行,因为没有选择拿了人家的手软,不得不为人家卖命啊!

  但是如果不是菩萨跑到皇帝那里进言,唐僧能出发吗?

  话说唐僧都在流沙河死9回了,佛祖布置了这么多,可着劲地让唐僧再出发,这分明是已经斗出了真火气啊!

  所以这九九八十一难肯定不好过的。

  秦书书跟着搅这趟浑水有什么好处?

  最后的果位轮不到他来证,中间反复被妖精抓去吓得半死,万一剧本演错一点点,他就被清蒸红烧了,别扯淡了!

  土地被噎的无语了,半晌都没有说话。

  而唐三藏已经骑马要走了,背影那是相当的毅然决然啊!

  不远处的五方揭谛,简直都懵逼了。

  这是咋回事?

  跑毛啊!

  你来这里是收徒的!

  大雷音寺中。

  法宝玄光镜里呈现出唐玄奘的身影后,整个佛门都愣住了。

  “佛祖,这唐僧......”

  观音菩萨目瞪口呆的看着他秦书书和土地之间的沟通,不由得觉得大为奇怪。

  如来佛祖急忙的掐指推算了一番。

  “他依然还是金蝉子,可能是孤身一人前来,遇到了一番劫难,受到了一些精神刺激吧?”

  连他的口气都有些不确定了起来,受到了精神刺激?

  这得啥刺激能把人刺激成这个德行。

  如果不是推算出他就是金蝉子,连佛祖都得怀疑这到底是不是唐三藏了。

  三十三重天上。

  太上老君同样见到这一幕,伸手掐指推算了起来,可是竟然什么也没有推算出来。

  “变数啊!”

  太上老君眼睛一亮,长衫一挥,秦书书的背影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中,与此同时手指不停的推算呢。

  只是他却知道出现了变数,是他推算不到的变数。

  也不知道变数是好是坏?

  会给大势带来怎样的改变?

  为什么以他的能力居然推算不出未来的局面呢?

  回到五指山。

  秦书书骑马狂奔,死活就是不回去不收徒弟,土地实在是无奈了。

  最终,揭谛亲自出面,满是威严的看着他。

  “唐三藏,你意欲何为?”

  听着白痴的问话,秦书书理都没理他,用看白痴的眼光看着他。

  “跑啊!你没看到山都崩了吗?我不跑等着石头把我砸死吗?另外你又是谁啊?”

  揭谛额了一声,他感觉唐三藏咋这么欠揍呢,尤其是这个眼神,简直看白痴一样,不过他说的似乎很有道理啊!

  “唐三藏你不要跑,我控制着山体,绝对不会砸到你的,你就停在这里吧!”

  秦书书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别开玩笑了!说得好像你像个神仙似的。”

  反正就是装傻卖萌,又能如何?

  金头揭谛整个人愣住了,很快道。

  “我乃金头揭谛,今日特在此地等待你这个取经人,菩萨马上就会来这里,你不要在跑了。”

  见到秦书书听到观音菩萨的名头之后,秦书书果然停了下来。

  算了,不跑了。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金头揭谛在这里已经盯上他了,想跑也跑不了。

  另外观世音在这里,孙悟空肯定也不会弄死自己的。

  见他不跑了,金头揭谛心情平缓了下来。

  “孙悟空是你的徒弟,这是佛祖的旨意。你稍等片刻,菩萨马上就到!”

  得,佛祖都搬出来了,这是躲不过去了!

  其实秦书书早就猜到了,自己肯定躲不过去。

  佛门安排好的,怎么能让自己轻而易举的绕过去呢?

  只是马上到这句话,怎么听怎么耳熟。

  按照以秦书书在地球上的生活经验来说,马上到基本上等于到不了了。

  即便是到了,也不一定能够赶上饭点。

  五方揭谛都已经看守了孙悟空五百年了,现在准备回灵山复命了,是不想看到变故发生的。

  施了法术神通,崩碎的山石止住,孙悟空的身影出现在了地面之上。

  他现在身上片缕不沾身,一身浓密的毛发,身材甚是矮小,但是非常雄壮。

  西游记原著里面孙悟空身高只有一米三左右,孙悟空在《西游记》原著里的长相实在不好,身高不满四尺,明代的一市尺大约是32cm,也就是说悟空身高在1.3m左右。

  所以像影视剧里面长得如同常人一般高是不同的。

  这时观音菩萨已经到来。

  见到秦书书没有离开松了口气。

  “唐三藏,念你一路前往西天取经不易,这猴头乃是花果山的孙悟空,因错被压在五行山下,现和你共取西经,作为你大徒弟一路护你斩妖除魔,以证果位!”

  孙悟空收起眼中的桀骜之色,顺服地跪在地上扣头。

  “谢观音菩萨点化,我必护送师傅求取真经!”

  秦书书这时立刻道。

  “菩萨,我听闻此地百姓称他为齐天大圣,厉害紧,我担心日后无法制服他,可有什么法宝赏赐于我?”

  观音菩萨有些懵逼。

  这唐三藏是不是把我台词给抢了?

  不应该是我来说这句话吗?

  真是好生奇怪!

  虽然感觉异常奇怪,终究还是点了点头,将金箍送到了唐三藏的手上,然后将一段咒语传给了秦书书。

  音菩萨那一共有三个金箍,别看他们长得一样,其实这三个有着自己的名字,他们分别是:金、紧、禁,而这三个最后分别戴在了悟空,黑熊精和红孩儿头上。

  到最后,一个是斗战胜佛,一个是珞珈山的守山大神,一个是观音坐下善财童子。

  之所以说这三个是不同的,就是因为当年在收服红孩儿和黑熊精时候,观音念紧箍咒都是当着悟空面念的,可是悟空最后一点事情没有,而另一点,也源于这个金箍的主人。

  在西游记中,这个东西见肉生根,最终没有修成正果哪怕是观音菩萨也取不下来,而这个紧箍咒则是念的时间越长,收的越紧,哪怕是悟空的这个铁头娃也被缩的晕过去。

  西游记中一般的宝贝都是来自于太上老君,那这个也是太上老君的杰作么?

  很可惜,这次并不是。

  这个金箍乃是当年的金箍仙的化身,他是通天教主的徒弟。

  没错,就是《封神榜》中在万仙阵里高歌“人笑马遂是痴仙,痴仙腹内有真玄。真玄有路无人走,惟我蟠桃付几千”的那个人。

  而他在和黄龙真人的斗法中,一下就用金箍将黄龙真人箍住,十二金仙看着不知道怎么办,就连元始天尊来了也只是将金箍给解下来,并没有出手对抗,而后来金箍仙不知所终。

  多年后截教加入西方教,多宝道人成为如来,这时候他找到金箍仙,金箍仙表示他愿意亲生帮助,于是化身三个金箍,将自己的意识注入其中。

  试问当年众人都拿他没办法的大能,如今寄宿在这个金箍中,谁又能将他轻易拿下,除了他自己的意愿,大概也就只有师兄如来的准许了,这也就说明了为何这三个金箍会如此厉害,让大师兄也无能为力。

  当然了。

  观音菩萨在说的时候可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

  不然孙悟空肯定会不买账,她对这个猴子可是想当了解的。

  “悟空!今日特赐你帽子一顶以作礼物!”

  孙悟空眼中阴霾之色更重。

  他通过秦书书的介绍已经知道,接下来的东西将是制约他一生的东西。

  但是他现在已经掌握了咒语,而且他知道秦书书没有必要骗自己,如果真要是想要欺瞒他,又何必告诉他?

  “谢......观世音菩萨!”

  接过了帽子后,孙悟空直接戴在了头上。

  若是以前,孙悟空还会好奇地摸来摸去,跳来跳去,现在他完全一动不动,就跪在那里。

  观世音菩萨不由得心惊肉跳。

  她不知道孙悟空今天是怎么了,总觉得杀意极重!

  但是她并不怕孙悟空惹事。

  如来能镇压他一次就能镇压他两次!

  更何况现在金箍一戴上,就是他有通天能为也只能被自己掌控!

  当下,观世音开始念动咒语。

  紧跟着,孙悟空便感受到了什么叫痛不欲生!

  那金箍越缩越小,就如同想要把自己的脑仁夹碎一样,即便是他如何变化,那金箍始终随着他体型变化,并且不断收缩。

  “啊啊啊啊......”

  爆裂的嘶吼响彻苍穹,孙悟空无助与愤懑直冲天际!

继续阅读:085 被算计的棋子,秦书书挥杖迎战五揭谛!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六道修真聊天群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