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完视频后。
他在别人那里,复制一张古籍修复记录表过来,把里头内容删除后,啪啪打字。
如今,他完全可以进行盲打,速度很快。
不到半个小时时间,已将三页必填的选项填上。
填完后,齐鸣将这本古籍小心地拿起来,放在干净桌面上开始清理。
修复古籍有五大部分。
首先是,要确定这本书,叫什么名字,是什么版本,开本、页码、纸张等基本情况。
然后是,要记录下它的文献情况,比如纸张颜色、种类、厚度、破损情况等。
再制定修复方案,把所需要的材料和方法、修复技术手段及步骤都记录清楚。
接着是,拍摄照片录制视频,最后要进行修复质量鉴定和修复经验的总结。
总而言之,比修复瓷器那些麻烦得很。
齐鸣小心地用细软毛刷,将书籍表面灰尘和泥土去除,才开始修复。
根据古籍的破损原因和破损程度,在古籍的修复方面,将其受伤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这三个级别,以此来确定是需要“住院”,还是需要“开刀”。
“住院”是小修小补,基本上是进行一些简单清理,补一些小缺口等。
“开刀”,是要拆书,把书拆开,才能进行全面的整体修复。
首先,要将它的装订线剪断,让纸张恢复成一页一页。
要想将古籍完美修复,得进行配纸。
配纸,是根据原本书籍的纸张颜色、质地、性能、厚度等,选择与之完全相同的古纸。
比如说,这个墓地出土的,是宋代竹纸。
齐鸣得找到宋代古竹纸,来修复这些破损书籍。
但,古代纸想要一张张保存到现在,非常珍贵稀少。
至少,南城鉴定中心这边没有。
这里大几十本古籍,想要将这些完全修复。
要么去找博物馆或其他鉴定中心调纸。
要么只能找颜色相宜、厚薄相宜、纸质相宜的纸来代替。
实在不行,只能自行造,根据原书纸张进行染色。
齐鸣在修复室里的工具箱、材料箱找半天。
他没看到古纸,没看到优质糨糊,只能先打糨糊。
龙潇的年纪比较大,四五十岁,苦哈哈地在电脑上建表格。
他抬头,却见齐鸣竟已在开始打糨糊。
“不是,你的档案建立好?修复方案写好?这么快。你开始打糨糊啦?”龙潇惊讶地说着。
章程和穆涵跟着从电脑前抬起头。
齐鸣点头,“都已经做好!其实,不用你们苦哈哈建表格啊。”
“先去把别人表格复制过来,再把里头内容清空,重新填写相应内容不行嘛?”
闻言,龙潇拿着电脑走到他面前。
他指着上面的表格道:“你看看,这些烦得很呢,几大页资料要填。”
“我年纪大,电脑打字只能用二指禅,你帮帮我呗!”
龙潇期待地看着齐鸣。
如果是其他导师,把工作丢下给学生。
那是在欺压学生,把学生当廉价劳动力。
但,龙潇那是真不太会。
齐鸣这会儿,只是把面粉这些准备好,没开始打糨糊。
闻言,他拿着电脑回到龙潇的工位里。
齐鸣将他面前古籍检查一下,复制来一张表格,删除内容后,飞快打字。
有黄金瞳作用,再加上齐鸣专业知识丰厚。
通过观察建立档案,对他来说小菜一碟。
半个小时后,齐鸣将三页资料填完。
“龙老师,那个照片和视频资料得你自行拍摄,那个我不管哈。”齐鸣起身回到工作台前说。
龙潇点头,“好,嘿嘿,谢谢你齐鸣。”
章程和穆涵羡慕地看着他。
他们在苦哈哈一边翻看古籍,一边填写资料呢。
齐鸣和龙老师都已弄好。
真是没有对比,没有伤害。
有齐鸣这鉴定得又准又快的好徒弟在,龙潇平时有什么拿不准,甚至要去问他!
他们两个,相当于是有两个老师,已完全被齐鸣甩开距离。
但,章程和穆涵没有丝毫嫉妒。
齐鸣强,那是他有天赋!
齐鸣越强,他们能学到的越多。
齐鸣开始打糨糊。
这古书不像是瓷器,可以用环氧树脂和纳米胶水这些化学粘合剂。
修复古籍的黏合剂,首选是糨糊。
这是大夏最古老的黏合剂。
许多文献中,都有关于古法制造糨糊的记载。
糨糊的质量,可以影响书籍修补之好坏。
想要把书修得好,糨糊必须打得外观晶莹透亮,糨性要柔和,粘性要适度。
这样修复后的书页,才会变得柔 软平整。
齐鸣已将工作台清空。
他取出面粉袋子在盆里加入清水,开始揉制面团,放到窗边上醒发几分钟。
醒好的面团放入布袋当中,再加水反复搓洗,将面团中的淀粉洗出来。
这一个步骤,要反反复复洗二十多分钟。
这样,才能将淀粉全洗出来,洗出来的淀粉,加入桶中沉淀。
如果让它自然沉淀,需要等个至少三天。
更要,反复进行这样的动作两三次,实在太过麻烦。
现在已经有高科技,可以在不影响淀粉质量的情况下,让淀粉快速沉淀。
齐鸣加入沉淀剂,半个小时后,将淀粉沉淀好。
把沉淀好的淀粉,倒入干净塑料布上晾晒。
按如今六月底的天气,只需要晒个一两天已可以。
糨糊要过两天才能用,齐鸣开始配纸。
但,他真没有找到合适的竹纸。
这些古籍,是用竹纸中的玉扣纸所作。
修复科这边没找到几张古代的纸。
哪怕有,那都是宣纸和几张花箋,没有玉扣纸。
齐鸣叹一口气。
穆涵和章程凑过来说:“让我们过来修复呢,这里糨糊要自个儿打,纸更不够,这该怎么修复?”
龙潇拿着软毛刷子,清理古籍封面上的灰尘和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