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回来了!”
齐鸣推开锦荣宫别墅的大门,笑着喊道。
苏酥乖巧地跟在他身后,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
他们俩在外逗留几天的时间,其实家人们早就玩无聊了,索性回到锦荣宫,毕竟这里的装修也好,设施也好,比那温泉山庄高大上多了。
“哥!嫂子!”齐默穿着限量版球鞋从楼上冲下来,一把抱住齐鸣。
“臭小子,几天不见,又长高了!”齐鸣揉了揉弟弟齐默的脑袋,笑着说道。
“哥,你不知道,你不在的这几天,我都快无聊死了!”齐默夸张地抱怨道。
“你哥这几天带我去泡温泉了,可舒服了!”苏酥笑着说道。
“温泉山庄啊?哪有什么好玩的,还没咱们家舒服呢!”齐默撇了撇嘴。
“你这小子,口气倒是不小!”齐鸣笑着拍了弟弟脑袋。
“那是,也不看看我哥是谁!”齐默一脸骄傲:“我哥可是南城最厉害的鉴宝大师,没有他看不出来的宝贝!”
“就你小子会吹牛!”齐鸣被弟弟逗笑了,宠溺地刮了刮他的鼻子。
“什么吹牛,我说的都是实话!”齐默不服气地反驳道。
“好了,你们兄弟俩就别闹了。”一个温柔的声音传来,说话的是齐鸣的母亲张清梅。
她从厨房走出来,手里端着一盘切好的水果:“小酥,来,吃点水果。”
“谢谢阿姨。”苏酥甜甜地笑着,接过水果盘。
“这孩子,跟阿姨还客气什么。”张清梅笑着说道,目光慈爱地看着苏酥。
“妈,我爸呢?”齐鸣问道。
“书房呢,估计又在研究他的古董了。”张清梅笑着说道。
“这老家伙,真是走火入魔了。”齐鸣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身朝书房走去。
“我回来了。”齐鸣敲了敲书房的门。
“进来吧。”一个浑厚的声音传来。
齐鸣推门进去,只见父亲齐泰安正坐在书桌前,手里拿着一副放大镜,聚精会神地研究着一枚古钱币。
“回来了?”齐泰安抬起头,看到齐鸣,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嗯,刚到家。”齐鸣走到书桌前,看了一眼父亲手中的古钱币:“你又在研究什么呢?”
“回来了?”齐泰安抬起头,看到齐鸣,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嗯,刚到家。”齐鸣走到书桌前,看了一眼父亲手中的古钱币:“你又在研究什么呢?”
齐泰安放下手中的放大镜,笑呵呵地指着桌上的钱币说道:“小鸣啊,你来得正好,爸最近迷上了民国时期的银元,你看这枚汽车币,漂亮吧?”
齐鸣定睛一看,只见那枚银元上铸着一辆古朴的汽车图案,保存完好,银光闪闪,的确是一枚不可多得的珍品。
但他心里却咯噔一下,汽车币?这玩意儿拍卖都是几十万起步,哪能这么容易送人?
不过齐鸣转念一想,父亲是外行,有点兴趣爱好也是好事,不能扫了他的兴致。
于是他笑着说道:“你眼光真好,这枚汽车币的确是好东西,市面上很少见,你从哪儿淘来的?”
齐泰安得意扬扬地说道:“这是我一个老朋友送的,说是祖上传下来的,他知道我喜欢收藏,就特意送给我了。”
齐鸣不动声色地问道:“你那位朋友是做什么的?出手这么大方?”
齐泰安摆摆手,毫不在意地说道:“嗨,就是一个做生意的朋友,具体做什么我也不太清楚,反正挺有钱的,送我一枚银元也不算什么。”
齐鸣心里冷笑一声,做生意?怕不是什么正经生意吧?
不过他表面上还是装作一副好奇的样子问道:“你那位朋友还说了些什么?这枚银元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齐泰安想了想:“他倒是没说太多,就说这枚银元是他爷爷当年从一个大人物手里赢来的,具体是谁他也记不清了。”
齐鸣点点头,心里已经有了几分猜测,这枚银元来路肯定不正,说不定还牵扯到什么陈年旧案。
但他没有点破,只是笑着说道:“你这枚银元可得好好保存着,说不定以后还能升值呢。”
齐泰安哈哈大笑:“升值不升值的无所谓,我就是喜欢收藏这些老物件,看着它们就好像看到了历史一样。”
齐鸣附和道:“你说得对,收藏就是一种乐趣,能陶冶情操。”
苏酥一直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齐鸣和齐泰安谈笑风生,心里充满了甜蜜和幸福。
这时,齐泰安突然想起什么,对齐鸣说道:“小鸣啊,你来得正好,我正想问问你,你最近有没有时间,陪我去一趟古玩市场?”
齐鸣知道父亲这是想让他帮忙掌眼,于是爽快地答应道:“没问题,你什么时候想去,我随时奉陪。”
齐泰安高兴地说道:“好,好,那就这么说定了,等过两天我约上几个老朋友,咱们一起去淘淘宝贝!”
齐鸣笑着点点头,心里却在盘算着,该怎么才能不动声色地查清楚那枚汽车币的来历。
齐鸣不动声色地观察着父亲的神情,将泡好的茶轻轻放在他手边,温声说道:“你喝口茶。这古玩市场的水深着呢,你可得留个心眼,别什么东西都往家里搬。”
齐泰安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那枚汽车币。
他似乎察觉到齐鸣语气中隐含的提醒,放下茶杯,眉头微微皱起:“小鸣,你是不是觉得这枚汽车币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齐鸣见父亲主动问起,也不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地说道:“你也知道,我对古董这块略懂一二。这汽车币虽然稀罕,但市面上也不是没有,只是价格高昂罢了。你那位朋友出手如此阔绰,我担心……”
“你是担心他这枚汽车币来路不正?”齐泰安接过话茬,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悦。
“我不是这个意思。”
齐鸣连忙解释道:“我只是觉得,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年头,造假的手段越来越高明,很多仿制品连专家都难以辨别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