璃妃被禁足后,一直在自己的宫里走来走去,她不甘心,那个云晴晴,凭什么能够让皇帝把她禁足?这个贱人,现在爬到了自己的头上,日后指不定会怎么对付自己呢,璃妃越想越气,一把掀翻了桌上的茶杯,茶水洒了一地,杯子也摔碎了。
一旁的宫女吓得马上跪了下来,娘娘息怒,便开始收拾起来地上的碎渣子
璃妃根本看都没看他一眼,又自顾自的在房间里走了起来,璃妃想他不能坐以待毙,她必须想个办法,班导云晴晴,要不然自己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皇后明明该是自己的,云晴晴这个贱人,也有资格当皇后。想着什么法子好呢?对了,还有父亲。
“快来人,人呢?都死哪去了?”
“娘娘,有什么吩咐吗?”刚刚那个宫女又慌忙的跑了进来。
“去,给本宫准备文房四宝。”
宫女拿来了文房四宝帮我妹磨好墨,摆好了纸笔,璃妃提笔便写,洋洒洒写了一大篇,装在信封里。
“去小厨房把清河给我叫过来。”
清河端着一碗燕窝粥到了李飞的寝宫,对,离婚行李后便把燕窝粥放在了桌上,
李飞剑清河来了,便拿出了信,递给清河
“你去想办法把这个给我送出去,送到我父亲手里。”
“是娘娘,”清河拿着信就出去了。
“老爷,小姐那边来信了。”一个小时将信递到了白大人的手里。
“哦?璃儿来信了,快来给老夫瞧瞧。”
白大人读着璃妃寄来的信,脸上的表情慢慢凝重了起来,渐渐的变得有一些愤怒,璃妃在信里诉苦,说着自己怎么被云晴晴欺负,手中的权力怎么慢慢的没有了,希望能得到父亲的帮助。白大人心想,谁能这样欺负她的女儿,就算是皇后也不行,女儿可是从小娇生惯养长大的,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从来没有受过一点的委屈,进了宫却叫人这样白白的欺负,这可不行,白大人便快速的给璃妃回信了。
“娘娘,白大人来信了。”清荷将信递到了璃妃的手中,,璃妃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快速的阅读了起来。璃妃读完信,呵呵的笑了两声。
“不愧是父亲,清河,这一次可要你亲自去办了。”
清河,微微的笑了笑,“娘娘,奴婢,定当竭尽全力,但不知要奴婢去办什么事?”
黎飞把清荷招到身边,在他耳边小声的说。
“你去椒房殿弄一套宫女的衣服来,我要你去办一件大事情,不过不是用你的身份去办,切记一切小心,不要暴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清河领命,便下去张罗着去找椒房殿的宫女衣服了。
璃妃终于安心了坐在桌边,喝起了茶,吃起了果子。
“娘娘,东西已经拿来了,清河递上了一个包袱,里面是椒房殿宫女的衣服。
黎飞斜眼看了一下,继续摆弄着手上的小玩意儿。
“办得很好,你一会儿找个地方把这套衣服换上,拿着这个去国库里拿点东西。“
璃妃递给了清河一张文书,上面盖有凤印,凤印是皇后专用的印章,用来管理后宫的吃穿用都有这个章才能去国库里拿银子,才能再从内务府分到各宫的东西。
清河收下了文书,便出去办事,了。
璃妃端着茶用茶盖不停的撇着茶叶,也不喝,那封印是之前他的月钱不够花,伪造了一个封印想多领一些钱的,没想到今日竟派上了这么大的用场,看云晴晴到时候怎么解释。想到这里璃妃就越发得意了,她时刻期待着云晴晴被处罚幻想着自己登上凤位的那一天,心想着总有一天,他也要拿着供应,坐在宋祈渊的身边。
清荷拿着那张文书,用皇后的名义到国库领了一大笔的官银,说是为了给后宫的嫔妃们补贴养着身体好为皇上繁衍子嗣,还要为太后添一些东西,置办个宫的装潢,管理国库的人也没有多问,便派人将银子给送了去,侍卫们把银子送到椒房殿门口。
“辛苦各位大人了,就送到这吧,这是我们娘娘的一点心意,请各位大人收下。”
亲和给每个侍卫都发了一点碎银子,那些侍卫拿了银子就回去了,
璃妃的父亲早就派了人,打扮成太监的模样,在交房店门口候着,等押送的侍卫们走远了便走上前去跟清荷交接了银子。
这些人都是高手,携带几十斤的银子也能轻易的翻过墙去,他们把银子带到了一早就准备好的偏殿里,椒房殿的这个偏店是之前香贵人发现的,这里几乎没有人出入,是一间废弃的小院,去和清荷接头之前,这几个人就早准备好了一个大箱子用来盛放这些银两,他们把银两整齐的摆放在了箱子里,演上门,就消失在了夜里。
国库每天都有人清点银子账目,写好账簿,再交给户部侍郎查看,这一天,户部侍郎看着账目上,突然用掉了这么大一笔,而且是皇后的人来取的。
清河带着空箱子来到了一处偏远的角落,命人把空箱子劈成了块送去了御膳房的后厨。
“娘娘,事情已经办妥了。”清河回到了黎飞的身边,已经换上了自己的衣服。
“有人看清你的样子了吗?”
璃妃漫不经心的,捏了一点鱼食,洒进桌上的鱼缸里,鱼缸里的鱼儿吃的好不欢腾,璃妃见了,轻轻的一笑继续喂着鱼。
“娘娘请放心,没人能认出奴婢,奴婢去的时候,刻意画了妆容,况且天色较暗,别人是看不清的。”
“办得很好,你是怎么给管事的侍卫说的?”
“奴婢只说是皇后娘娘让我去的,说是补贴宫里的用度,其他的我一概不知。”
“不枉费我栽培了你这么久,下去吧,以后有你的好日子过。”
清荷转身便要下去。
“等等,再给我端一碗燕窝粥来本宫今天心情好,你自己也去盛一碗吧。”
隔天上朝的时候,户部侍郎便写好了奏折,参了皇后一本,说是后宫的吃穿用度开销太大现现在有一些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不应该这么奢侈,宋祈渊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的生气,便派人去,把皇后叫到了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