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嫔微微皱眉,过了很长时间才答复:“皇上,其实与我们而言,不论是治理水患还是伺候皇上,都是我们这些作为臣子应该的,天下王土,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上真的不必纠结于非要赏赐些什么。”
厉文臣听着耳边柔软的话语,微微一笑:“你不必紧张,朕不过是在和你聊些闲话,朝堂之上的事情也不用你担心,你只要在这后宫中好好的就可以了。”
“皇上请放心,臣妾一定会谨遵妇道,好好的侍奉皇上。”素嫔十分有礼。
一同用过晚膳之后,厉文臣又回了御书房,拟了一道圣旨,让人带去了秦府。
当下那太监就开始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水患难平,幸得良臣秦尚言,有才有德,平定水患有功,特,册封其弟秦梅令为尚书令。钦此——”
秦尚言眉宇之间有几分为难,知道自己的这个弟弟有志不在朝堂,不知如何应对。
那太监却是不懂得察言观色,道一句喜:“秦大人,难得皇上如此厚爱,还不赶紧领旨谢恩?”
秦尚言逼不得已,只好跪谢皇恩:“臣代家弟领旨,叩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送走了宣读圣旨的太监之后,秦梅令站了起身,看向了二哥:“二哥,你知道我根本就不愿意入朝为官的,更何况这宫中尔虞吾诈,我实在是受不了那样的氛围。”
秦尚言有些许为难:“你心中怎么想的,二哥当然知道,不过现在圣旨以下,想要改变恐怕有些难度。”
“姐姐呢?姐姐不是在宫中吗?你给姐姐写一封家书,让姐姐在皇上耳边吹吹枕边风。”秦梅令有些着急。
秦尚言见此,也便点了点头,当下就写了一封家书,让人送进宫去交给素嫔。
是夜,素嫔收到了哥哥送来的家书,看着那信上的内容:“妹妹,今天皇上下了一道圣旨,赏赐弟弟入朝为官,但你知道弟弟醉心诗书,根本就没有入朝为官的想法,还希望你能够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请皇上收回成命。”
得知了弟弟真切的想法后,素嫔当下去了御书房,求见皇上。
阿树一直跟在身后,劝阻道:“素嫔娘娘,天色已晚,这宫中的夜路并不好走,您这是要去哪里?”
素嫔只觉得现在事态紧急,并没有心思去搭理阿树,只是走着自己的路,因为一旦圣旨公之于众,再让皇上收回成命,那就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看着素嫔走的方向,阿树隐隐约约知道了她要去御书房,便拿了一盏灯在她身前照明。
御书房,厉文臣正在处理着这几日堆积的奏章,突然间有一个小太监闯进了御书房:“皇上,素嫔娘娘求见。”
厉文臣眉头紧紧的皱在一起,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已经这么晚了,她来这里做什么?可是心知素嫔与世无争的性格,能让她来御书房主动找他,一定是关紧要:“你去把素嫔娘娘带进来。”
小太监当下出了御书房去请素嫔:“娘娘,皇上让奴才带您进去。”
素嫔刚刚进了御书房,还未说什么就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皇上今天白日问臣妾想要什么,如今臣妾有一事相求,皇上务必同意。”
厉文臣的眉头更紧了,是什么珍宝值得与世无争的素嫔如此?
当下问道:“你不必如此,想要什么,先说,只要朕能够做到的都答应你。”
虽然得了应允,但是素嫔依旧跪在地上没有起来:“皇上,臣妾想要皇上收回成命,不要册封秦梅令为尚书令。”
“哦?”厉文臣表示有些惊讶,十分不解的看着素嫔,“尚书令也是个不小的官职,你为何如此求朕?”
素嫔娓娓道来:“皇上有所不知,我这个弟弟从小耿直倔强,一直以来醉心诗书,对于入朝为官根本就没有心思,若皇上非要上次他做了这尚书令,恐怕日后不能担此重担,惹皇上心烦。趁着现在甚至还没有公布天下,皇上尽快收回成命,既能够保全皇家的尊严,又能够把尚书令这个官职留给真正适合他的人。”
听着素嫔的分析,厉文臣点头称赞:“这倒是一个好办法,人各有志,既然你弟弟并不愿意入朝为官,那么朕也不能勉强与他,只是你二哥立了那么大的功,赏赐是一定要有的。秦梅令醉心诗书,既然如此,就让你弟弟给司宴做个太傅,这个可不能再拒绝了。”
“臣妾多谢皇上恩典。”素嫔千恩万谢之后便离开御书房。
看着素嫔离开的身影,厉文臣不住的点头,心底十分佩服秦家的高洁。
回了自己的寝宫,素嫔若无其事的喝了杯热茶,夜晚的风总是有些许的冷,暖暖身子总是好的。
阿树在一旁为她温着茶:“娘娘现在正得皇上宠爱,定是叫那些后宫嫔妃羡慕的紧。”
对于阿树的溜须拍马,素嫔甚是不喜,但却从未说过什么。
也正是这个时候,另外一个丫鬟进来通报:“素嫔娘娘,贤妃娘娘来看您了。”
听到是贤妃娘娘来了,素嫔赶紧亲自起身去迎接,看着贤妃在夜幕中的身影,说了一句:“天色都这么晚了,还劳烦姐姐来这里看我,我这个做妹妹的真是让姐姐担心了……”
贤妃微微一笑,挽着她的手:“妹妹你这是说的哪里话?这只不过是这宫中长夜漫漫无法安眠,姐姐我也缺一个聊天儿解闷儿的人,这不是就想到你了,所以来你就宫中看看。”
一边说着,贤妃的目光看向了一旁的阿树,眼底的冷意稍纵即逝,只是一直拉着素嫔的手,随后对身边的所有丫鬟都吩咐道:“本宫与素嫔妹妹有许久未见了……也有一些悄悄话要说,你们都退下吧。”
阿树想到自己被苏妃安插在这里的目的,有几分不愿意离开,但毕竟娴贤妃是自己惹不起的,也只好慢悠悠的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