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疗伤期间,孙利把各个产业撸了一遍,掌控了最新进展。
阿伯特教授和他进行过一次交谈,对方认为孙利的保镖不专业。
保镖是什么?就是要不惜代价维护雇主安全,而不是拿起装备,配合雇主去战场,那不是保镖是战友,阿伯特认为孙利历任保镖都不合格。
这个意见孙利乐于接受,确实如对方所说,他的保镖大多数情况是配合他作战,是拍档多于保镖。
至于保镖人选,阿伯特表示他会去找,至于来源也没有故弄玄虚,直接告诉孙利是以色列。
世界上最好的保镖就是来自以色列新贝特,就连美国白宫的总统安保,都会向以色列新贝特保镖求教。
辛贝特对重要人物保护警卫时,会实施三层保护圈战术。
第一层外围圈,把保护对象所在的现场与外围隔开,如警戒会场,封锁通道,监视群众,这部分人手可以依靠普通安保配合进行。
第二层是近卫圈,把群众与保护对象隔开,不让人们有机会触摸保护对象,由三四名保镖执行这一任务;
第三层是无菌圈,由身材高大的贴身警卫组成密封圈,这就是俗称的肉盾,如同细菌都无法侵入一样,可谓壁垒森严。
专业保镖一时半会儿无法到位,一同养伤的约瑟夫三人,加上抽调的苏威形成了新的保镖组。
现在孙利也是身家丰厚,有牵涉了不少利益纠葛,巴西金铜矿、安哥拉钻石矿等。同时孙利得罪的势力也不少,墨西哥毒贩、缅甸军方、中东恐怖分子等等。
这些都明确告诉孙利,需要一支专业的安保。而且他打算,就算是以色列专业保镖来了后,约瑟夫四人也不会遣散,会安排的暗中继续保护。
分成两支保镖队伍,以色列保镖专门负责人身安全,而约瑟夫这支暗中力量,则负责清理那些威胁力量。
除了安保,孙利还拜托阿伯特一件事,委托对方在欧美寻找生物科技、基因科技人才。
阿伯特不知道孙利的用意,也没有过多的问,点点头答应下来。以他在欧美学术界地位,比孙利去找快多了。
孙利疗伤这段时间,艾莎带着孩子来到了美国,不时会到医院探望,如果她来不了,也会委托米拉把孩子送到医院,用她的话说,亲情可以治疗一切伤口。
能够时常见到孩子,孙利内心十分喜悦,可惜身体原因无法报他们,一岁办的孩子,已经开始晃晃悠悠走路了,看着两个小家伙在病房游荡,孙利不时发出笑声。
和艾莎的关系日渐密切,但是泰勒那边出现了一些问题。
刚到医院时泰勒过来时,并没有什么不对劲,只是在一次和艾莎偶遇后,她的心态受到了影响。
当时和艾莎在停车场面对面时,泰勒并不落下风,两人还在语言上暗中较劲,不过保姆带着两个小天使出现后,泰勒的脸色就难看了。
随后泰勒探望孙利时,虽然表面上没有什么,但总觉得两人之间缺了些什么。
艾莎把停车场的事情告诉了孙利,无疑泰勒心态出了问题,这方面他是菜鸟,不知道怎么劝导泰勒,只能任其自由发展(渣男!上了就不在乎)。
时间来到了六月底,孙利的伤情恢复了大半,他的主治医师团队以为要三次植皮,谁知孙利在一次植皮后恢复很好,只有两层部位进行了二次植皮就痊愈了。
伤好后孙利觉得给自己放假,来一次游轮之旅,计划从旧金山出发,经迈阿密到夏威夷,在到太平洋马绍尔群岛,去到东南亚。最终到达华国港城。
这次游轮之旅会带上保镖四人,算是对三名一起受刑的同伴补偿吧!
游轮是孙利通过花旗银行顶的,豪华总统套房,一间主卧三间客房,书房客厅餐厅应有尽有,每人一间卧室,只有轮值的保镖在客厅警戒。
美国社会所有的规则都是为有钱人服务的,这一点孙利深深地体会到了,经过几次意外后,他决定每次出门都尽可能带上自己的武器。
当他试着把这个事情委托给花旗银行后,两小时不到,对方就告诉他完全没有问题。五个人三大箱装备,就这样堂而皇之的提前运送到房间内。
防弹衣、战术附件、单兵通讯系统等等一样不落下。
孙利再次升级了步枪,所使用的M4A1,进行了轻量化改进,枪身大部分更换成合金,降低重量增加强度。
枪管是专门定制的,一根的价格是十万美金,可以发射三千发子弹丝毫不变形。子弹也是高档货,每一颗都严格检测,哑弹绝不可能出现,每一颗都要确保弹道稳定。
可以这样说,近战时孙利的步枪可以当作冲锋枪,中距离作战(50-300米)就是王者,中远距离战斗(300-600),完全可以媲美狙击步枪,最大精度射击可达八百米距离。
除了更新升级个人装备,孙利还狠心花了大笔资金,把几个保镖的装备也进行升级,当然不会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
首先订制产品不会有那么多货,都是下单后才开始生产,从最基础的材料开始生产,周期相当长。
其次保镖没有必要使用那么高档的产品,普通武器经过专业调校完全满足需求,也就是孙利钱多怕死,他们才会使用半订制武器。
从贵宾通道上船后,直接来到高层的房间内,席勒这位技术男对整个房间进行了检查,确认安全后几人开始整理装备,不要多想,他们不是要搞事情,仅仅是收拾整理一下。
在出发开始游轮之旅前,孙利邀请艾莎一起同行,被残忍的拒绝掉,而且两个小盆友也不让他带走。
泰勒和他之间,真的出现了问题。虽然在医院期间,这位金发大长腿探望过多次,也发生过亲密关系,但是两人之间的感情总有些说不出的距离,或许某天孙利就会出现在某首歌里。
孙利也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在德国的那支足球队伍出人才了。
桑旦旺久正式被阿森纳签下,没有转会费,阿森纳俱乐部以签字费形式向球队支付了一百万英镑,在了解了球队完全是慈善性质后,这笔钱很快就到达艾莎基金会。
主教练温格非常看好旺久,在他心目中这就是下一个维埃拉,是阿森纳未来的主力后腰。而且旺久进攻能力远超维埃拉,具有后者没有的精妙长传以及洞察力。
引进旺久温格遭到了英国媒体的质疑,一百万英镑加上未来的一个特殊天才条款,这简直就是豪赌。
要知道旺久才十五岁,前期没有经受过专业训练,更没有职业比赛经验,仅仅是跟着多特蒙德青年梯队打了一些比赛。
在这种级别比赛中,优异表现说明不了什么,很多天才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很好,但最终连职业比赛都踢不上,这种例子非常多。
温格绝对不会主动告诉那些人,旺久这个年轻人,有着不符合其年龄的成熟。更加不会告诉他们,在德国十八岁年龄段比赛中,多特蒙德梯队在使用旺久后,实力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除了旺久外,还有几名球员加盟了其他球队,大部分是球队主动来挖的,少部分是试训表现好得到的机会,还有些人是加盟了艾莎基金控股的俱乐部。
艾莎家本就控股了一家瑞典超级球队,在建立基金会后,又控股了一家比利时球队,这两只球队成了大部分球员的去向,在三年培训后,如果没有球队主动签约,剩余的球员就会去这两家俱乐部锻炼两年,还出不来就回国咯。
能够出成绩孙利很兴奋,有一种很大的成就感,也是继续选拔队员的动力。
一声汽笛响后,游轮开始驶向大海深处,整艘游轮如同一个微型城市,所需要的一切都有。
排量高达十五万吨的游轮上,有一家豪华赌场,三家免税店,多家美容店,十几处健身馆,一处九洞高尔夫球场等等设施。
游轮的船员有一千多人,其中安保有一百五十人,全都是专业安保公司的职员。船上可容纳两千五百多乘客,分置于十一层甲板房间内。
孙利的房间处在从上往下第二层,这一层的整个露台甲板,全部是为豪华套房客人服务的,而整艘船上只有十套顶级套房,三十五间普通豪华套房。
四十五间套房最多也就两百来人,却占据了整整一层空间,这就是有钱人的特权。
孙利不打算在船上活动,赌场有他的资料,想去玩可以,真是要赌就会被请出去。至于其他娱乐场所,他不想找炮友,所以就敬而远之。
在船上孙利有两个主要活动,每天会在健身房呆上两个小时,进行力量训练。第二件事就是海钓,游轮提供了一艘小型船只,通过尾舱下水。
五人中除了孙利和苏威,其他三人都有海钓经验,特别是宾利,休假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海钓。
海钓非常耗费资金,钓具非常贵,好的钓线是论米卖的,至于一根碳素钢的钓竿,上万美金轻轻松松就消耗掉。
他们的器具是游轮上提供的,五人每天锻炼完后,就驾驶钓船远离游轮进行海钓。
前面几天孙利都是在学习,怎么上饵,什么情况使用什么饵,怎么放线怎么收线,鱼上钩了后怎么消耗鱼的体力等等。
他们是在深海区域,所以鱼获通常不多,但是都很大。宾利就在第一天钓到一头鲨鱼,这玩意可不是好东西,白白浪费了十几米的线和一只鱼钩。
第三天孙利开始亲自上手,海钓一人要放好几个鱼竿,今天他实际操作后,宾利和约瑟夫就担任指导,而席勒负责驾船,苏威也成了钓鱼学徒。
船尾和两侧船舷上有很多洞洞,这是插鱼竿用的,钓船的形状和皮卡车差不多,前面是驾驶舱等设备,后面就是货箱,钓鱼就在货箱里进行。
孙利的运气一直都很好,在放下鱼饵后不到一小时,位于左侧船舷的一根鱼竿发出纱纱声,那是鱼线快速被拉走后,鱼线轮发出的声音。
“上鱼了!”所有人都兴奋的叫了起来。
孙利不敢怠慢,一把抽出鱼竿,向后面船尾转移,苏威则要把其他空鱼竿收掉,免得影响孙利操作。
鱼很大,鱼线几乎全部被拉了出去,这时就需要老手指导了。
“收线,往回拉,消耗它的体力。”宾利指挥道。
孙利赶紧绞动滑轮,往回拉鱼线。
海钓非常消耗体力,光是往回收线就让孙利双臂发酸,而这才是开始。
钓大型鱼获需要很长时间,像钓一条上百公斤的鲔鱼,耗费七八个小时很正常。
和鱼获较量不是收线这么简单,要根据鱼获的游动方向更换位置,一定不能让鱼获钻进船底部,在船底鱼线和金属船身摩擦,很容易断掉的。
三个小时!足足三个小时孙利和苏威轮换着收放鱼线,两人的膀子都酸胀了,不过看到海里时隐时现的鱼获,兴趣还是非常激动的。
经验丰富的宾利,早已确认中钩的是一条黑鲔鱼。黑鲔鱼学名蓝鳍金枪鱼,是极品生鱼片材料,在日本非常受欢迎。
一条肉质好的金枪鱼,可以卖到三十美金一磅,也就是十五美金一公斤的样子,而一条成年的黑鲔鱼,最高可以重达八百公斤以上,也就是十几万美金价值。
这是中间商在渔民手里的进货价,在鱼市上,一条好的金枪鱼最高可以卖到百万美金以上。
如此重要的鱼获,把五人紧紧的吸引过来,如果孙利不是老板,宾利早已过来接管鱼竿了,就算他没有接管鱼竿,现在也是紧张的站在旁边,生怕孙利操作失误。
苏威拿起了套绳,而三支十来米长的鱼枪已插在了船舷。
鱼线越短越考验技术,这时鱼线被人和鱼拉的笔直,一旦收线过猛,鱼线碰到异物都会造成鱼获逃脱。
宾利看到孙利还在收线,一把打掉了收线的手,紧张的说:“快放线!要断了。”
再次放出几十米的鱼线,孙利觉得自己经验差太多,主动交出了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