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达尔今年三十五岁,是前海豹突击队成员,作战经验丰富,在世界很多地区出过任务,东南亚作战也不陌生,和孙利也有过接触。
支援组有三人,除了道达尔这名组长外,两外两人是机枪手和信息支援操作手(无人机操控)。
机枪手宾利是一名白人壮汉,身高近两米体重九十公斤,来自德克萨斯州,典型的西部牛仔性格,热情豪爽勇敢忠诚,现在都知道孙利想用人首先就要忠诚,能力不是主要的。
宾利使用的是一支M249特种用途机枪,这种型号比标准型号轻上两公斤多,采用可拆式两脚支架,旋转式可伸缩枪托,可安装M4A1步枪附件,是特种作战最喜欢支援武器。
信息支援操作手叫席勒,一名精干的金发男子,年纪只有二十六七岁。这家伙是一名电子产品发烧友,赚取的报酬大都用于购买最新电子产品,对于无人机操作颇有心得。
现在是零八年,无人机在绝大数人心目中,还是高科技产品,不像十年后无人机满天飞,几百华币都可以购买一架的时代,能够亲手操作无人机的人很少。
席勒除了是信息支援操作手,同时也是一名火炮手,能够利用电脑进行校正瞄准,一个人可以控制两门迫击炮射击。除此之外,席勒的单兵作战能力也在平均水准。
道达尔作为组长,除了指挥能力强,单兵作战能力高以外,还能够驾驶多种车辆战车,螺旋桨飞机和部分喷气式飞机也可以操作,典型的多面手。
三人在部队就是一个单位的战友,退役后一起到安保公司工作,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配合默契,这次到缅甸支援孙利,他们还是非常期待的。
孙利一直以来对身边人都很好,以前的保镖和司机,都在取得信任后开始到公司其他部门发展,这些对于其他人是一种诱惑,在任务中的收获,也能够慷慨的与众人分享。
三人直接飞到密支那,而武器是通过黑市运过来的,同时也把孙利和科尔的武器送过来了,没有熟悉趁手的武器,在作战时战斗力下降百分之三十。
道达尔对五人进行了编组,孙利担当精确射击手(狙击手)。科尔和他是突击手,宾利担任火力支援,席勒负责信息收集和火炮,火炮使用可能性极低,战斗位置和孙利在一起(保镖角色)。
林家对于孙利他们的实力重新进行了评估,特别是在道达尔三人过来后,彪悍的三人给他们很深印象,而且武器可以在他们到达后短时间运输过来,这给林家感触很大。
现代战争是打后勤,雇佣兵作战和特种作战尤为突出,孙利五人的装备价值,完全可以媲美缅军一个连队装备价值,甚至还要高得多。
武器运输很麻烦,大部分情况是不可能通过正常渠道的,而道达尔人才到达缅甸不久,一架货机就停到了密支那机场,所需要的武器就到了,也就是武器运输和客机速度同步。
其实林家不知道,武器运输先是走的美军途径,到达东南亚美军基地后,武器交由缅甸最大走私集团负责。
缅甸走私集团是在军政两方背景深厚,只要不影响缅甸政局,不把大威力武器运输给反政府武装,任何事情都可以交易,几件雇佣兵武器完全无难度。
人员到齐后,五人在一个清晨,悄悄地跟着虎哥出发了。桑坤所在的区域,比孟合营地复杂的多,反政府势力众多,互相之间也有冲突,他们要小心再小心。
孙利的武器是一支M110狙击步枪,这枪争议很大,作为美军第一款半自动狙击步枪,在军队使用者中名声不好,都反映可靠性差,长距离精度不足。
不过孙利手里这支不用担心这些缺点,枪管和枪机采用的是合金材料,使用寿命高重量轻。不仅如此瞄准镜也采用了奥地利最好产品,瞄准精度完全有保证。
除了主要武器外,孙利还有一只M9手枪,科尔和席勒负责携带火箭筒,宾利要背机枪弹,他们也只配备手枪,道达尔有一支霰弹枪。
全套装备包括武器和防弹衣,班组通讯设备,夜视设备等等,人均携带重量超过三十五公斤,其中火箭筒和机枪备用单最占重量,火箭弹是俄罗斯PIII-22型。
由于地区势力割据复杂,林家在这边也有一个据点,但是这次孙利他们是不会去这里的。自从阿东出事后,所有人都盯着林家的,虽然知道林家不会为了阿东发飙,但该有的措施没少。
虎哥让孙利五人在一个山涧离开了,这一次五人准备充足,高分辨地图和GPS一个不少。他们将穿过一条河流,翻越三座山峰到达桑坤老巢。
老巢在深山里,那里曾经是二战一处日军仓库,一次意外被桑坤发现,就一直充当他的老巢,经过多年的修固,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桑坤自身有三百多人武装,和孟合不一样的是,武装人员和妇孺家属分开居住,家属区在老巢十几公里以外,武装人员每月会安排轮休。
桑坤的手下长期和政府军作战,经验非常丰富,对本地地形熟悉。缺点是人员年龄不一,武器装备也非常杂乱,而且作战兴致不高。
他们要注意的是三十人的核心战队和雇佣兵,桑坤的核心战队,曾经在金三角帮助某个势力打过仗,也多次担任毒品运输护卫队,是这一地区难得的好手。
核心战队配备的武器远高于同伴,全是乌克兰的AK74、RPG等,步枪配备有标准附件,包括最早期的微光瞄准镜。核心战队还有专门的狙击手,使用的是SVD步枪。
雇佣兵也是一大威胁,通过公司打探得知,这队雇佣兵来自白俄罗斯,名叫苍鹰战队,总计有十二人,全都是来自一个地区,成员间大都是亲戚,这个信息让孙利想到了安德鲁。
两名狙击手和两名机枪手,一名火炮手(火箭筒)和七名突击手组成,继承了老毛子粗狂作风,他们作战非常勇敢,在战场上很少使用防弹衣。
四十多精锐加上两百几十普通敌人,孙利五人亚历山大,不过他们不用硬碰硬战斗,只需要搞到消息就是,看看阿东是否在桑坤手里,苏威几人下落。
这次作战林家会有支援,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孙利几人对于阿东,是要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或许还要铲平单手的势力,作为阿东的家族,他们必须有所表示。
林家现在的策略是,尽可能帮助孙利几人,但是不会直接参与战斗。任何地区都是排外的,林家亲自上阵,就会遭到周边势力一致排斥,谁都不喜欢外部势力插手内部事情。
虎哥会带来一队林家武装,游弋在这一带的马路上,一旦接到孙利支援消息,就会立即前往,他们将负责伤员运输、弹药补给,如果达到阿东消息,就会直接介入战斗。
在路途中,孙利发现林家武装使用的都是华国装备,步枪是八一式,手枪是五四,防弹衣和通讯设备都有浓厚的华国风,看来林家和国内关系不一般,阿东事了还是不要和林家接触。
有了同伴配合,科尔恢复了突击手本职,在队伍前五百多米侦查带队,道达尔游弋在队伍左侧五十米,其余三人间隔两米居中。
这次战斗不需要布置太多补充点,补充点大部分都没用,上次对方孟合布置三处,最后只有一处用到,其余两处的物资,如果林家不派人收取,就会烂在丛林里。
这里的地形植被环境和孟合那边不同,这边的树林更加茂密,人行动起来阻碍很多,同时林地的光线很暗,中午时分也显得昏沉。
他们的目的地是在老巢侧面的山头,那里位置不是最高,但视线不差且没有桑坤哨位,当然他们过去后还要侦查一番,桑坤不知道重要性,白俄罗斯雇佣兵说不准会安置暗哨。
途中安置了一个补充点,经过十多小时行军时间,五人靠近了目的地,科尔和道达尔带着席勒离开了,他们将侦查目标情况,找到合适的位置观察。
席勒放出了一架无人机,作为专用于军事侦查无人机,螺旋桨声音非常小,在四百米高空地面完全听不到,不注意观察也看不到天空中的影子。
无人机拍摄的视频传输到席勒电脑上,山头的情况一目了然,从暴露出的情况看不出人员活动痕迹,只是在一个树木间隙位置,隐约看到了包装纸的东西。
小心起见道达尔和科尔要实地侦查,席勒则要回去更换镜头,在背包内有红外摄像头,更换装备后回到这里支援两人。
孙利和宾利跟着席勒回到了原地,无人机再次升空观察,在红外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中,发现了一些隐藏在树林内的动物,同时也找到了一处异样。
在刚才发现包装纸的附近,有红色画面出现,从轮廓上看没有人大,但是图像画面不完全,感觉像是被遮住一部分身体的人像,席勒赶紧通知了道达尔。
听到席勒怀疑有人在树上隐藏,两人的动作更加小心了,其中科尔把夜视仪放到了眼前,昏暗的环境还不至于使用夜视仪,他只是希望通过夜视仪可以发现隐藏的人。
席勒继续在上头侦查,除了那一处异样外,又发现了一些异端。地上有短时间内移动痕迹,只是不能确定是人还是动物。另外找到了一条通往山下的小道,这证明山头平时有人活动。
道达尔靠近了目标,通过树下的观察,他肯定树上有人,无法确定人员数量和目的,在通知后面三人撤离建立修整点后,两人就地潜伏搞清树上人员目的。
潜伏没有捷径可走,只能够等待。到达这里开始侦查是正午,两人开始潜伏是在下午两点办,一直到下午六点过,从山下来了两名武装人员。
两人到了树下后,树上落下来一根绳子,一人快速滑落下来,接着地上一人向上攀爬,地上的人开始聊天。
“不知道老大发什么疯,非要到这里设立哨位,这里鬼都没有一只,只能在上面睡觉咯。”树上下来的人说。
“听说林家一少爷被绑了,现在到处搜查,孟合的营地都被端了。”另一人回答。
“谁这么大胆,林家可不好惹啊!”树上下来的人说。
“就是,周边除了林家就算我们和孟合大了,老大不是以为林家要想对付孟合那样对付我们吧?”来人说。
“安排到这里放哨,还真有点怀疑老大做了什么。”树上下来的人说。
“不要瞎说,营区现在是白人和核心人员天下,要是传到老大那里,我们就有的好受。”来人制止了对付说话。
换岗很快,几分钟后树上的两人就朝山下走去,科尔和道达尔也悄无声息离开,这个哨位他们还要观察,找到换班的规律,同时敌人的对话也有意思,透露出营地和紧张。
听到两人的汇报,对这里更加重视了,难道阿东真是桑坤绑架的,那他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山头上的暗哨是应付差事,对他们完全没有影响,反而保护了他们。只要暗哨一直正常,桑坤就不会怀疑有人摸到了这里,不会安排人员过来搜查。
但是孙利心里有些慌,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这种对于危险的直觉,多次帮他逃离危险。
“我心里有些慌,你们分析看看,是不是那里不对劲。”孙利不知道原由,主动问其他人。
大家听了孙利的话,都开始思考起来,越是战斗经验丰富的人,越是对于直觉信任有加。
“太顺利了,我们得到信息太顺利了!”道达尔说。
科尔附和道:“是的,那两名哨兵的交谈有鬼,把桑坤这边情况说的清清楚楚,像是专门说给我们听的。”
这一说大家都觉得哨兵的情况值得怀疑,决定对这里进行不间断监视,宾利和科尔再次潜伏到哨位附近。
剩下的三人讨论起来,如果是桑坤故意安排哨兵这样说,那就是知道有人要来侦查这里,或者认为有人要攻击自己,无论是哪一种,都证明苏威小组的侦查行为暴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