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斯义在一晚一晚不睡觉之后,终于找到了解决的法子,他在朝堂上坦然承认了顾晏初的身份,并且在全天下寻找当年救了顾晏初之人,要重重赏赐。
在皇帝亲口承认了顾晏初的身份之后,满朝哗然,他们纷纷开始挖掘当年之事的真相,比起他们已经认定的身份,他们如今更想知道的就是他到底当年是怎么活下来的。
这个结果与当时顾晏初所说的一样,只是抛出他的身份,根本不能平息流言,越来越多的人跑去秦州求证当年之事。
这个时候,苏振无诏回京,他在满朝文武惊异的眼神中单膝跪地,对皇帝说:“皇上恕罪,臣当年其实是镇南王麾下一名士兵,因为一时觉得不忍心,便想法子换了王爷之子,保下他的性命。”
朝堂瞬间炸了,他们没有想到,原来是元帅大人当年救了顾晏初,许多老臣瞬间落泪,没想到他们没做到的事情,当年只是一个小兵的苏振却做到了,为镇南王府留下了一丝血脉。
宋斯义微微眯着眼看着苏振好一会儿,心中开始怀疑他这些年将秦州治理地井井有条,难不成早就算准了今日,想要替镇南王府讨回公道?
不知过了多久,朝臣们终于在宋斯义冰冷的目光中安静下来,纷纷弓着身子听他说。
宋斯义淡淡一笑,说:“元帅请起,朕说过了,找出当年救了晏初之人,朕必定重重有赏,元帅想要什么?”
苏振却并未起身,他将自己手中,边关二十万的兵符双手捧出:“皇上,臣当年救顾晏初时,镇南王府还只是里通外敌的叛逆,臣当时已经犯了死罪,还请皇上收回兵符,赐臣死罪!”
宋斯义冷笑,好啊,如今一个一个地都来逼迫于他,在这个节骨眼上让他收回兵符,这与逼迫他让位有何区别?
表面上,宋斯义却一脸歉意地说:“爱卿误会了,当年之事先帝也是听信谗言,之后便非常后悔,其实先帝早已知晓晏初的身份,先帝当年有多疼爱晏初,各位爱卿亲眼所见。”
有些年轻、心思还比较单纯,也没有经历当年之事的朝臣不由地点了点头,先帝后没后悔他们不知道,可他们却亲眼看到先帝多么疼爱顾晏初,甚至比亲儿子还好。
苏振依旧跪着不起,双手捧着兵符,说:“皇上,先帝后悔,和臣当年抗旨不遵,救下镇南王幼子是两回事,臣依旧有重罪,请皇上责罚!”
说完之后,苏振干脆匍匐在地,一副任由皇帝处置的神情。
这时,有朝臣开口道:“元帅当年也只是不忍心一个幼子被里通外敌的父王无辜牵连,这才动了恻隐之心,这些年大家都知道元帅为人善良,又怎能眼睁睁看着一个小孩子被杀呢?”
这话说完,众多朝臣都倒吸一口凉气,先帝当年下的旨意可是“一个都不放过,杀无赦”,说苏振心善不忍小孩子被牵连,等同于说先帝残忍好杀,一个幼子都不放过。
果然,宋斯义的面色阴沉下来,他瞥了一眼说话之人,是一个年轻的朝臣,似乎是他登基之后才提拔的,竟是这样一个傻子?
宋斯义顾不得理会这个傻子,只是摆了摆手让他退下,对苏振说道:“元帅当年纵然有错,但这些年功过相抵,朕便不赏也不罚,元帅还是收回兵符,秦州需要你,大楚更需要你。”
一番话说得宋斯义自己都动容了,好似自己真的是一个忧国忧民,赏罚分明的君王。
朝臣们纷纷劝说苏振:“元帅就别执拗了,皇上都这么说了,您快起来吧。”
苏振只好起身,躬身感谢道:“臣多谢皇上体恤,但老臣如今年迈,之前与东离国对战之时,虽然战场上胜的是臣,幕后谋划之人却是顾大人,皇上若是能找到一个治理秦州之人,臣愿拱手让贤。”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对顾晏初刮目相看,原来之前的传言都是真的,苏元帅之前对阵东离国之所以能够百战百胜,是因为有顾晏初在幕后谋划一切,看来他当真是继承了镇南王府带兵打仗的能力和忠诚。
只可惜,先帝容不得功高盖主,“雄霸一方”的镇南王府,如今的皇上也容不得会威胁他帝位的顾晏初。
之前闵府大火,虽然顾晏初没事,却在在场每一个人心中都埋下了怀疑皇帝的种子,他们纷纷认为,想要杀死顾晏初的必定是皇上。
顾晏初上前将苏振扶起来,说:“岳父大人,皇上既然已经说了不赏不罚,您就快起来吧,外臣无诏进京是死罪,皇上都原谅了岳父,您还不谢恩吗?”
苏振于是在自己女婿的“循循善诱”下,躬身向皇帝一揖,说:“臣多谢皇上,臣必定为大楚鞠躬尽瘁,为皇上死而后已。”
说完之后,苏振便退到了一边,和其他朝臣站在一起,低眉敛目,显得十分卑微。
顾晏初双膝跪地,对皇上说:“皇上,岳父当年救了臣时,臣尚年幼,没想到上天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臣竟与苏觅相知相爱。”
听到顾晏初这么说,宋斯义这才笑了笑,虽然内心恨不能此刻就直接杀了他,脸上却不显露丝毫,他笑着说:“没错,正是如此,你和苏觅成就了这么一段好姻缘,朕也替你们高兴,既然如今你的身份已经确认无误,朕便允你认祖归宗,封你为新的镇南王。”
顾晏初却匍匐在地:“皇上,臣……”
知道他又是之前那一套说词来拒绝,宋斯义直接打断了他的话,说:“此事就这么定了,任何人不得有异议,晏初,从今往后你便姓宋,是朕在这个世上唯一的兄弟。”
“皇上,那苏觅……”顾晏初说道,他是时候要将苏觅接出宫了,因为接下来的每一步都格外凶险,他必须要让她自己身边才能放心。
宋斯义却已经打断了他的话,直接宣布退朝,自顾自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