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孙世的事情,似乎并不复杂,石苞很快便查了个底朝天。
当天夜里,石苞便与郑度汇报道:“大将军,王孙世之前一直担任门侯,直到去年夏天,走了五公子的路子,成了守宫令。”
“守宫令这种职务,非心腹不得担任,不管走谁的路子,如果祖父不同意,也不可能落到他头上。”
石苞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曹操的心思,他也猜不出来。
曹祜也没多纠结,便让石苞继续说。
“王孙世倒也勤勉、谨慎,担任守宫令之后,虽无功劳,也无过错,直到今年九月份,出现了宫中宦官偷盗铜雀台文房用具,外出售卖之事。
魏公大怒,命人彻查。
查出有宦官不仅偷盗铜雀台文房用具,还偷盗尚书台的文房用具、财务和封存文书的胶泥原料。
不仅是伺候的普通宦官,王孙世也牵连其中。
最终守宫署大部分人员被处置,王孙世被处死,家人籍没。”
“偷盗些文房用具,甚至是尚书台的财务,都可以理解,但是他们要封存文书的胶泥原料做什么?”
古代封泥,身份不同,使用材料也不同。
皇帝专用产自武都郡的武都紫泥,这是一种天然紫色黏土,与官员用的普通青泥有明显区别。曹操虽是魏公,但日常用的,也是武都紫泥。
这种东西很珍贵,但是只能皇帝用,哪怕你偷了去卖,也没有人会卖。
“除非是伪造文书。尚书台的一应用度,只能在尚书台使用,不许带出,不管是笔墨纸砚,还是封泥。
但是有了尚书台的人,再加上这些东西,再加上印玺,就能伪造一份文书来用。”
郑度说完,曹祜和石苞俱看向他,郑度却是一副泰然自若的模样,仿佛不知道他刚才的话是石破天惊之语。
曹祜愣了许久,方才说道:“真若是伪造文书,其目的为何?祖父知不知道?”
曹祜说着,看向石苞。
“魏公处置了王孙世之后,便不许任何人提。”
“这种事,祖父不该看不出来的?仲容,你细说整个过程,尤其是怎么发现的此事。”
“唯!
大将军,根据我掌握的情况,这件事情,是魏公亲自发现的。
九月初的一天,魏公不知如何,突然去了嘉年殿,正巧碰到了一个小内侍在偷殿中用品。”
嘉年殿是丁氏处理后宫政务的地方,但是丁氏一般在寝宫金凤殿处置日常事务,平日很少去嘉年殿。
至于曹操,正常情况,一年都未必去一次。
“这个内侍见到魏公,一开始吓得跪地求饶。
后来眼见魏公没有饶他,还命人将其带下去处置。这人竟突然发狂,手持利器,冲向了魏公。
当时事发突然,魏公身边,并无护卫。
幸赖随行的妾室王氏突然撞向这个内侍,这才没让此人伤害到魏公。
也是因为这件事情,才导致校事大索守宫署,否则单单一个盗窃,也不会如此大动干戈的。”
“王氏?”
“王氏是建安十八年入的公府,颇受魏公宠爱。这一次因为救驾之功,更是被直接封为美人,仅次于几位夫人。”
曹操除了正妻丁氏,以及追封是刘夫人,还有卞夫人、环夫人、秦夫人、杜夫人、尹夫人,目前活着的只有杜夫人。
这个王氏竟然一跃成为魏公后院的三号人物。
曹祜越听,心中的怀疑越多。
他都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平日里阴谋太多,以致看什么事都像是阴谋了。
这时郑度道:“大将军,这件事不好查。若想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只能从头查,要么就等着伪造文书的出现。
可问题是,伪造文书肯定出现在关键场合,一出现便会致命。”
“还是要在私底下去查这件事。对了,王孙世被处死,王孙锁被没入贱籍,怎么又落到我那三叔手中。”
“王孙锁舞技出众,三公子一直心悦,只是毕竟是官家女子,也不能强夺。王孙锁被没入贱籍之后,三公子立刻就将此人给买了过来。
这事在邺城之中,还被传为美谈。”
“三公子如此大张旗鼓,此事不像跟他有关。”
“那也未必。”
曹祜道:“假定盗取印泥真的跟王孙世有关,那这件事王孙世肯定不是主谋,而是被别人指使。
那指使人是谁呢?
最有嫌疑的,便是王孙世的举主,我那五叔。
只是我五叔虽然不算多精明,但也不会傻到,安排自己亲自举荐的人去这这种犯忌讳的事。
很明显,大父也没有怀疑他,所以并没有因为王孙世的事情牵扯到他。
既然这样,幕后主使到底是谁,可选之人,也就不多了。
我不敢确定此事一定是我那三叔做的,但有没有可能,王孙锁是我那三叔对王孙世的承诺,所谓的好色,不过是欲盖弥彰之举呢。”
郑度听后一愣。
“大将军怀疑,王孙世一开始就是三公子的人?”
曹祜接着说道:“可以去查一下,我那五叔父再傻,也不可能亲自举荐一人,又利用此人做大逆不道的事情。
如此岂不是太过愚蠢了。
反倒是我那三叔,素来喜欢借尸还魂,李代桃僵,利用别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王孙世已经死了,此事当是个密了。”
“未必!仲容,你去见我那五叔,见到他之后,直截了当地问他,就说我想知道,他为何举荐王孙世。”
“五公子会说吗?”
“如果事情跟他无关,他不会隐瞒此事的,没有必要。”
如曹祜所料,石苞很快便去而复返,还带领了关于曹植举荐王孙世的消息。
“据五公子说,王孙世还是他的夫人崔氏推荐的。至于崔夫人,也是在回崔家的时候,偶然听崔尚书提起此事。
崔尚书说,王孙世忠於为国,通达治体,虽官职卑微,但有君子之风。
崔夫人后来便跟五公子提起了此事。
五公子于是招揽了王孙世,王孙世虽有才华,却无赏识之人,一经拉拢,便立刻倒向了五公子。
五公子觉得此人是个人才,便向魏公推荐,万没想到此人恣凶稔恶,包藏祸心,竟做出如此恶行。”
曹祜看向郑度。
“子制觉得此事可信否?”
“半真半假,但是有一条可以判断,崔季珪不是五公子的人,而且他跟此事绝对有关系。是崔季珪,或者他背后的人,让王孙世投靠了五公子。”
事情查到这一步,似乎已经没必要再查下去了。
“想办法让我那五叔,知道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