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虎信心满满地去劫粮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是张既设的一个陷阱,其目的就是让这些四处劫掠的盗匪主动跳出来,然后聚而歼之。
很显然,此策效果不错。
文钦在冀城西门的落门聚设下埋伏,歼灭流寇一千七百余人,沉重打击了汉阳郡内四处肆虐的流寇气焰。
汉阳郡内的局面得到极大地改观。
于汉阳郡府和郡内百姓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可对于姜隐这些汉阳豪强来说,就是晴天霹雳了。
得知王老虎等人全军覆灭,姜隐罕见地砸了桌案。
他对着堂弟姜兆咆哮道:“你知不知道,我组织起这些流寇有多困难?这些流寇四处游击,又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可现在,全让你给败光的。”
姜兆本来负责指挥这些流寇的,现在成了光杆司令。
姜隐发了一通火,又不由得头疼起来。
姜家有私兵,而且不少,但是若动用私兵对官府动手,很容易被查出来,牵扯到姜家,所以姜隐才一直联络流寇为用。
现在这些盗匪都完了,接下来怎么办?难道用姜家的私兵顶上。
姜兆看着姜隐,小声说道:“三兄,那些流寇太不听话了,咱们花了大价钱养他们,他们却各行其是,不听指挥。
若是这次指挥的是咱们自己人,我保证,肯定不会出这么大的纰漏。”
“你闭嘴!”
姜隐吼道:“我告诉你,不要打家族私兵的主意。如果让曹祜抓到确凿的证据,他砍了你我都有可能。”
私底下动作没问题,但一定要做的干净,否则后果难以想象。
曹祜正等着他们犯错呢。
姜兆眼看兄长发怒,不敢再言。
这时一直不说话的姜囧道:“三兄,这事也不能完全怪六兄,是张既太狡猾了。”
姜囧在家族中排行第九,现任汉阳郡尉曹史。
姜隐眼看姜囧为姜兆求情,也没再多言。
“九弟,多事之秋啊。”
“三兄,其实我觉得,咱们应对的策略,有一些小问题。”
“哦!”
姜隐看向姜囧。
“九弟,你说。”
“咱们一上来,就与郡府剑拔弩张,一副不配合的模样,张既他们肯定对咱们严防死守。这些流寇四处出击,连续得手,已经养的气焰嚣张,目空一切了,张既以有心算无心,总有伏击到他们的可能,不是这次,也会是下次。”
“那你是怎么想的?”
“《商君列传》中说,‘犬之吠者,非其本性也,噬人者皆无声。’咱们跟张既的关系越紧张,张既对咱们的防范越严密。
张既是府君,又有军队,咱们正面跟他斗,肯定斗不过他。
既然如何,为何不与其缓和关系,暂时蛰伏,使其慢慢放松对咱们的警惕心。
只有千里做贼,没有千里防贼,敌明我暗,待时机合适,趁张既不备,再突然出手,必能狠咬张既一口,入骨三分。”
姜隐听后,目光也渐渐深邃起来。
“此言有理。”
姜隐发现,姜囧这个小弟,确实有些本事。
众人走后,姜隐思索着姜囧的道理,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他们现在与官府的斗争,看起来声势浩大,热火朝天,给官府造成了极大的麻烦,但实际,不过是隔靴搔痒,并未有实际成功。
就拿迟滞土地署丈量土地一事。
一直到明年春耕前,土地署有足够的时间,哪怕耽搁上一两个月,意义也不大。
而如此尖锐的斗争,实际上是将姜家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冀城三岁小孩都知道姜家和郡府的矛盾,这不是好事。
姜隐不禁拂了一下额头。
“失策,确实是失策啊。”
姜隐有了主意,便立刻去见梁家的家主梁苗。
汉阳郡有姜、阎、任、赵四大家族,可这两年,天水梁氏、尹氏崛起得极快,隐隐有取代任氏、阎氏的姿态。
任氏自任养投靠马超之后,已经快速地走向没落了。而阎氏自阎温死后,也没有什么人才了。
诸葛亮北伐时,天水郡(汉阳郡)的功曹是梁绪,主簿是尹赏,主记室史是梁虔,再加上姜维这个参与郡政务的郎中,他们组成了汉阳郡内部真正的一等豪门。
梁苗也认同姜隐的主意。
其实梁苗本来就反对与张既硬顶,只是姜隐坚持,他拗不过。现在要和张既缓和关系,他自是支持。
接下来,汉阳豪族与郡府的关系,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劫粮的事几乎没有了,土地署在各地的工作阻碍也突然消失了。汉阳豪族不仅不阻拦丈量土地,清理隐户,反而主动把家中的黑户交了出来。
汉阳豪族突然的转性,让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
张既心中也满是诧异。
“很明显,姜隐等人被落门聚一战给打怕了。汉阳郡的盗匪几乎被全歼,这意味着,只要郡府愿意,随时可以将姜家给覆灭。
再争斗下去,姜家绝对讨不得好。”
文钦说得颇为兴奋,又有些意犹未尽。
他们都跟着大将军去高平征剿胡虏去了,只有他不得不留在冀城,跟这些汉阳豪族做猫抓老鼠的游戏。
这时李熹也道:“有没有可能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策,姜家表面上与我和解,但背地里,却策划着信的阴谋。”
文钦笑道:“没有军队,他们能做什么?”
“别忘了,姜家有私兵。”
“他敢用吗?我巴不得他动用私兵,然后我就能名正言顺地将其剿灭。”
张既对二人的话,没有赞同也没有反驳。
姜家觉得斗不过朝廷,偃旗息鼓,的确有这个可能,可是目前这般一百八十度大转折,还是让人难以适应。
真的是在卧薪尝胆,还是另藏祸心?
姜家到底打的什么鬼主意呢?
张既思索着此事的内情,回到家中,没想到曹祜派了令史马忠前来。
马忠是去年考举的第一名,当了大半年县令之后,便被曹祜调到身边,担任令史。这次又被派到冀城,佐助张既。
“张府君,大将军有信给你!”
张既接过信打开一看,心中之前的疑惑顿时豁然开朗起来。
“大将军果然人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