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八日,夜朗星稀,有风,诸事不宜。
姜兆和梁绪二人带着提前召集的各家私兵,约一千五百人,到达了甘谷仓的北面。
甘谷仓在渭水北岸,临河而建,离着冀城约有三里。这里本来是个老仓库,破败失修,因为曹祜到来,物资转运频繁,这才重新启用。
看着老破的甘谷仓,姜兆仿佛已经占领了此地。
姜兆有些可惜,此事不能告诉外人,否则今日便是他姜元龟的扬名之日。
很快上百辆车子被拉来。
“伯端,这两百辆车子,每辆车子有四人,共计八百人。你一会带着人过去,就说是从武都郡运粮而来,误了时辰,错过了驿站,只能连夜赶路。
到时将仓门诈开,此战便胜了一多半了。”
“元龟放心!”
梁绪上前,带着人大摇大摆地往甘谷仓而去,很快便到了仓门前。
有士兵在仓城前询问,梁绪便道:“在下是武都郡仓曹史,奉命押送粮草赶来此地,因为中途错过驿站,又眼看着离甘谷仓没多远了,便连夜赶路来此。
还请仓中派人,与我交割粮食。”
看门士兵一听是连夜来的,还要连夜交割,顿时就骂骂咧咧起来。
都是为公家干活的,你一个小小的仓曹史,你拼什么命啊。
可不满归不满,人家连夜到了,堵着你的大门要交割,你难道还真闭门不见?搞不好人家就将官司打到冀城之中。
众人骂骂咧咧,还是打开了仓门。
梁绪见状,立刻让人推着车子往里走。
“别着急,先点清数量。”
这时梁绪突然抽出刀来,高声喊道:“攻破甘谷仓,一个不留!”
众人也纷纷从车上抽出刀剑,向仓中而去。
远处的姜兆听到众人的呼喊声,知道梁绪得手,大喜过望。
“梁伯端得手了,冲!”
众人蜂拥着往甘谷仓涌去。
······
城外的喊杀声,很快传到了城中。
姜隐听到喊杀声,立刻冲出大堂,眼看甘谷仓方向火起,大喜过望。
“天助我也。”
“九郎,你去接管城门,记住,一定要等张既出城之后再关闭城门,确保张既死在城外。”
“唯!三兄,城中要不要清洗?”
姜隐知道姜囧说得是那些支持曹祜的家族,也包括跟他决裂的杨阜,还有宗族兄弟姜叙。他思索许久,还是摇摇头。
“算了,这次咱们只对付张既。”
要是各家联合起来反抗,就节外生枝了。
而在郡府之中,张既和李熹也得知了甘谷仓遇袭的消息。
“虽然我知道,这些人不是善茬,可不顾陇右安危,发兵攻打官仓,还有什么是他们做不出来的。”
“丧心病狂!”
张既站起身道:“季和,你在郡府守着,我带兵前去救援甘谷仓。他们的目标,肯定不只一个甘谷仓,你留在城中,可能风险极大,不要与他们硬抗。”
李熹笑道:“府君,他们的目标是你,是粮食,可没功夫管我。”
“你要保护好自己。”
“唯!”
张既说完,点起城中五百人马,往甘谷仓而去。
这五百人马经过张既数次清洗,都是他能指挥的动的亲信。
很快众人出了西门,张既回望了一眼冀城,继续往西走。而他们离开没多久,西门便被关闭了。
出城约二里地,甘谷仓已经在望,就在这时,突然一支军队从北面杀出,张既还没反应过来,又有一支军队从后面杀出。
北面的是阎武,而后面的是梁虔,二人都是提前在城外埋伏,就等着张既出城,前来救援。
张既这数百人,被压制在渭水边,三面包围。
张既一勒战马,高声喊道:“你们是何人?”
这时阎武打马而出。
“阎武?”
“是我!”
阎武笑道:“府君,甘谷仓已经被攻破,冀城也被我们控制,而你被团团包围,进退无路了。
看在你是府君的情面上,只要你投降,我们不会伤害你。”
张既道:“你们准备好扯旗造反了?”
阎武笑道:“府君这话说的,有贼寇攻击甘谷仓和冀城,我们是义民,为了城中百姓安危,自发组织起来,抵抗贼寇,怎么能说是造反呢?”
“既然如此,你难道不会将我诛杀,省得我将今日实情,告知大将军吗?”
张既不禁摇摇头。
“阎伯俭(阎温)怒斥马超,宁死不屈,也是个英雄,虎父如何生了你这般的犬子啊,你死之后,如何有颜面去见你父亲?”
阎武一时语塞,有些恼怒。
“张既,你死到临头,还要逞口舌之快。”
阎武说着,就带着人向张既发起了攻击。
“布弩阵。”
张既一声令下,众人各自拿出弩来,对准了对面的敌军。
“放!”
一阵箭雨落下,阎武军中倒下一批人。
阎武手下,都是私兵,虽然因为战乱的缘故,很多人都有甲胄,但到底不是正规军队,阵型训练要差上许多,应对弓弩的经验也较少。
因此面对密如暴雨一般的箭矢打击,很多人直接就懵了。不少人惊慌失措,肝胆俱裂,直接扔了武器,向后逃命去了。
张既一挥令旗,众人向前掩杀过去。
虽然兵力较少,但张既一方的强势,远超对方,一时间竟压着对方打。
对于张既来说,当年与郭援数万主力交战时,尚且不惧,更何况是区区一群不入流的私兵。
没过多久,阎武只能向一旁的梁虔求援。
强弩加长枪大盾,梁虔一时也没有办法。
他也有些无语,张既这个老贼,不就是去救个援吗?装备如何带的这般齐整,倒像是搬家。
双方正激战着,就在这时,南面响起了号角之声。
众人皆不约而同地望向南方。
此时的阎武和梁虔皆有些奇怪,难道姜公在渭水南岸也布置了军队?
号角声处,一支军队迅速向渭水靠近,然后沿着渭水浮桥,到达了北岸。这浮桥是张既前些日子新建的,说是为了方便转运南岸的粮食到甘谷仓。
这支军队,很快在渭水北岸列阵。
直到这个时候,众人才看清,他们穿着官军制式铠甲,“曹”字大旗,迎风飘扬。
这支部队,是张既的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