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我想当个刺史
鸣奇2025-07-28 16:282,045

  曹祜回到郡府,便招来了丁尊。

  曹祜不再兼任行护军之后,丁尊便转任护羌校尉司马,但做的还是情报工作。对外收集信息,对内监察。

  丁尊到后,曹祜便问道:“表兄,你可知,朝中要将今大汉十四州,改作《禹贡》九州事?”

  丁尊一愣。

  “将军,朝中并无此消息。”

  曹祜猜测,这是一众大佬们在商议,还未外传。

  “此事应该为真。一旦真的改作九州,那么雍州、凉州,还有关中五郡,俱要统一设为雍州了。”

  丁尊虽不善文治武略,但政治上却很敏锐。

  “将军,这样一来,新雍州的刺史就很重要,若将军能担任此事,以将军的身份,便可总揽西北的军政事务。”

  “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大父未必愿意。”

  “若设雍州,能够担任刺史的人并不多。司隶校尉钟元常,长安留守长史徐季才(徐奕),关中护军赵伯然(赵俨),还有将军。

  将军虽资历不足,但却是丞相之孙,又多立战功,担任雍州刺史,倒也无妨。”

  曹祜摇摇头。

  “表兄,不是这么算的。

  你刚才都说了,我若担任雍州刺史,雍州的军政事务,基本就要落入我的手中。而且雍凉的军队,主要有两支,一支由我指挥,一支由夏侯将军指挥。

  我与夏侯将军的关系,自不必说。

  你说大父,能放心吗?”

  “除非夏侯将军调任。”

  丁尊说完,又闭嘴了。

  夏侯渊与曹祜关系亲密,曹祜哪怕不当这个雍州刺史,也不能让夏侯渊调走。

  曹祜一时也有些头疼。

  他很想当这个雍州刺史,到时候插手凉州、河西等地事务便名正言顺,还能合法地调动一州资源。

  可问题是,曹操未必同意啊。

  曹操这个人,确实太多疑。换一个,让儿孙总揽一方权力,太过寻常,可曹操呢,他领政的三十年,就没出一个总揽一方的人物。

  哪怕是曹丕这个太子,都过得战战兢兢。

  至于曹仁、夏侯渊、曹洪,甚至是夏侯惇,也从来没有大权独揽过。

  此时高柔、刘靖、王基等人俱不在身边,曹祜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丁尊道:“何不咨询一下王长史?”

  “王朗?”

  曹祜觉得倒也是个办法。王朗此人,外方内圆,是个圆滑之人。这些日子,他一直努力与自己交好。

  这件事情,算是一个试探。

  于是曹祜又召来王朗。

  王朗到后,曹祜直接开门见山道:“王长史,听说朝廷有意改设九州,雍州、凉州、关中并作新的雍州,我有意为雍州刺史。

  长史可有教我?”

  王朗离开朝中半年,初听此事,亦有些吃惊。但他倒是没怀疑曹祜的消息。曹祜既然如此直白地问他,自然是有些把握的。

  “将军其实不必做这个刺史的。”

  “王长史,你也知道,我一直图谋汉中。若破汉中,下一步便是兵进益州。这么大的事情,要调配多少资源,方可完成?

  若我能成为这个雍州刺史,便可事半而功倍。”

  王朗作为一个老政客,很清楚曹祜找他的原因。无非是担心手握军政之权,权力太盛,曹操不许。

  王朗倒是很高兴,曹祜能主动跟他商议此事,便是个信号。

  王朗在曹魏内部的身份很尴尬。

  他是杨赐的弟子,光和年间便做过县长,又做过徐州治中和会稽郡太守,资历极深,名声亦很大。

  但这些都无法掩盖,他投靠曹操太晚,缺乏根基,又无功劳。

  所以这么多年,王朗只是个谏议大夫,根本进入不了曹操的核心。

  而王朗只能将主意打在曹操继承人的身上。他本来是想交好曹丕的,二人关系确实不错,但没想到曹丕下台,他却成了曹祜的长史,王朗自然便有意转投曹祜。

  半年来,经过他润物无数的举动,此事倒是成了一大半。

  “将军若要做雍州刺史,至少要有人举荐。窃以为,中军师荀公和后军师董公即可。”

  曹祜点点头。

  虽然曹祜与荀攸没太多交集,但是他请荀彧劳军,算是救了荀彧,单此一事,荀攸就欠他的人情。

  “而将军做雍州刺史的关键,是要保持雍州的势力平衡。”

  “如何保持平衡?”

  “将军以为,请丞相再派人来关中,监督诸军如何?”

  对于监军,曹祜倒是并不抵触。实际上之前的夏侯渊,赵俨,包括曹祜,都有干着监军的活。

  “可。”

  “将军觉得,以凉伯方(凉茂)为京兆尹如何?”

  “王长史何意?”

  “关中的核心,便在长安。若将军为雍州刺史,负责政事的徐季才应该不会再留下,毕竟有雍州刺史的情况下,再设一个留守长史,权力就太重叠了。到时便是将军,凉伯方,赵伯然三足鼎立,外有夏侯妙才领兵。

  将军虽总揽政务,但亦有制约。

  如此丞相才能安心。”

  “京兆尹是张德容(张既),他有功无过。”

  “张德容可没资格制衡将军。张德容在关中甚有威望,将军何不以张德容为雍州别驾,如此皆大欢喜。”

  曹祜听后,也细细地思索起来。

  不得不说,王朗的建议是有道理的。既然祖父不放心自己一人揽权,便安排几个与自己不和的人便是。

  至于凉茂来到长安,会不会成为麻烦,曹祜没有丝毫担心。

  凉茂并不傻,不会无端找麻烦,而且这是自己的地盘,他也折腾不出浪花来。

  “王长史,长安令是谁?”

  “东平王惠阳。(字惠阳,名不传)”

  “刘文恭,亦可担任此职。”

  王朗知道,这是曹祜反过来对凉茂的制衡了。

  “王长史,我想请你以送正旦贺礼为由,返回邺城,专门负责此事。一应关系,你俱可调动。

  我只要雍州刺史一职。

  别说凉伯方来做京兆尹,哪怕是我三叔前来关中,我亦无不可。”

  王朗听后,对曹祜一拜。

  “必不负将军重托。”

  此时的王朗颇为欣喜,若是能办成此事,他也算彻底投入曹祜麾下了。曹祜身边,没有多少资历深厚之人,他这个长史,便能后来居上了。

继续阅读:第288章 求锤得锤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的祖父是曹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