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曹祜留孙礼率其部前往鄜城接替王基,他则率主力返回临晋。
连续转战多时,人困马乏,曹祜也是疲惫地很,可回城之后,诸事繁多,连歇息的时间都没有。
权力和自由,二者不可得兼。
曹祜返回当天晚上,房晦便匆匆来见他。
“公子,你上次说的那种木棉花,我找到了。”
本来还有些昏昏欲睡的曹祜,立刻来了精神。他两眼圆睁,满是欣喜地问道:“在哪?快拿上来。”
房晦让人抬来一个麻袋,打开之后,里面正是曹祜之前见到的棉花。
“克明,在哪找到的,找到了多少?”
曹祜此时的手都是抖的。
衣食住行,衣还在食前面。为何明朝的小冰河时期大规模伤寒就少了,就是因为棉花的大规模普及。
(单论小冰河,明末的比汉末差远的,明朝的棉花、农耕技术和工具、农作物等等,都不是汉朝可以比拟的。整个汉末,汉朝在籍人口从巅峰六千万一直降到三国八百万。)
“公子,我等去了左冯翊东市,虽然未寻到卖木棉花的,但却打听到,之前有个安息商人,曾在东市售卖。这个安息商人离开左冯翊时,将所有的木棉花,送给了住在万年县的前骑都尉安玄。”
“安玄是何人?”
“此人原是安息商人,灵帝中平年间,自西域至洛阳贩货,后来不知怎么的,巴结上张让,得封骑都尉。
近些年来,此人不再经商,专心在三辅传播浮屠教。
我等之后便前往万年县,找到了安玄。
天可怜见,安玄竟然一直留着这些木棉花。”
曹祜上前,小心翼翼地将麻袋里的木棉花捧起,忍不住嗅了一下,满心都是温暖的味道。
“克明,还能找到更多的木棉花吗?”
“听安玄说,伊吾、蒲类等地,多产一种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纩,名为白叠子,当是木棉花。
而且安玄此人,曾在我大汉游历,他在犍为郡也曾见过此物,是南中地区传过去的。”
西域有棉花,曹祜不吃惊,毕竟西域的自然环境最适合棉花生长,但万没想到,南方也有。
此时的曹祜,满心的无奈,棉花先出现在南中,可南中地区是热带和亚热带交界,并不寒冷,所以也没人重视,几百年的时间也没有传播开来。
“这个安玄的话,能相信吗?”
“此人性情倒是温良谦恭,言说若公子能助他在我大汉传播浮屠教,便助公子寻得更多的木棉花。”
曹祜笑道:“果然是敢不远万里,跨越沙漠的主,眼神就是好使,一眼便看出了我的目的。
克明,告诉安玄,我不会帮他,但他得帮我。”
“公子,这?”
“我相信这世上有人不远万里,只为传道受业,可我不相信这人会是个商人。克明,看看此人想要什么,若是可以,通过此人,打通前往西域的商道。
咱们对西边,还是太不了解了。”
“现在就要开拓向西的商道?”
“大规模的贸易,条件尚不许可。但该做的准备,却要提前安排,等到条件许可,再做准备就晚了。
当然,木棉花的事,也不可耽搁了。
克明,你安排人去伊吾、南中、岭南等地去寻,一定要尽可能地多寻木棉花。实在弄不来,也要把棉籽弄来。”
曹祜说着,从一朵棉花上,抠下一个棉籽。
“就是这个东西。”
房晦小心翼翼地接过,有些不解道:“公子,这东西到底有何用?”
“有大用。这种木棉花,铺在一起,做成衣服,可以御寒,其效不差于皮衣。老百姓没有皮衣,若是木棉花能推广开来,能活民无数。”
房晦大惊。
“公子放心,晦粉身碎骨,也会为公子收集到足够的木棉花来。”
房晦走后,曹祜唤来几个做衣服的婆子,让他们取出棉籽,又将木棉花小心铺平,做成几件棉衣。
到了次日,曹祜便招徐邈等人来见。
众人到后,曹祜一人发了一件棉衣。
“诸位且穿上试试。”
众人不解地穿上衣服,但很快发现了衣服穿在身上,颇为暖和。
“明府,这衣服?”
“是不是很暖和?”
众人点点头。
曹祜拿起一件衣服,将其撕开,露出里面的棉花。
“这种东西,叫做木棉花,来自西域,有御寒之功效,只要能大规模普及,则世间再无受寒之人。”
众人听得大惊,徐邈更是忍不住问道:“明府,此事开不得半点玩笑。”
“我像开玩笑吗?”
“诸位,东西我弄来了,怎么种植,怎么培育良种,怎么推广应用,就拜托诸位了。天生万物以养人,世间之事,皆有阴阳相对。
天下人苦寒,便有克寒之术。往后世间百姓,能否不受冻,便皆赖诸位了。”
对于曹祜所言,众人其实半信半疑,可谁也不敢忽视这个机会。一个改变天下的机会。
曹祜知道棉花要弹,用弯弓一样的东西不断地拉动,但此物具体的构造,怎么使用,他也不太懂。唯一的印象就是电影里的司马懿高唱“弹棉花啊,弹棉花,半斤棉弹成八两八。”
这时游楚给他推荐了一个叫马钧的年轻人。
马钧是扶风人,家境贫寒,还有口吃,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但他来时,给曹祜带来了改造的龙骨水车。
曹祜第一次见,啧啧称奇。
“我记得中常侍毕岚‘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可十常侍乱后,毕岚身死,相关资料也遗失,具体怎么做,就没人知道了。
马钧你造龙骨水车,是利民之举。”
马钧眼看曹祜满意,也放下悬着的心。
这些日子,左冯翊在大规模平整土地,疏通、拓宽沟渠,他猜测曹祜要在水利上下功夫,这才献上龙骨水车,今日看来,也算投其所好了。
“明府,不过是奇技淫巧,钧还,还担心你骂我走歪门邪道。”
“马钧,有巢氏筑巢而居,燧人氏人工取火,于是我华夏民族,得以繁衍不息。这说明,伟大的发明,是值得被纪念的。
什么是奇技淫巧?我们穿的衣服,坐的马车,还是吃的羹食?
马钧,我用你,要让农民用更有效地方式种地,士兵用更高级的武器打仗,妇人用更高效的织机做工。
你马钧亦可青史留名,万世传颂。”
马钧听后,激动不已,对着曹祜连连叩首。
“马钧,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左冯翊的将作掾(负责建筑、工程),我给你三个任务,其一,木棉花用什么工具弹;其二,你给我打造一种可以织羊毛的织机;其三,将现在使用的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还能自由活动,使得单人可以驾辕耕地。
这三件事极为重要,只要你能做好这三件事,我给你请封关内侯。”
(过渡章节)
【作者题外话】:注:安玄,安息商人,东汉骑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