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斌,不怎么有名,却是很重要的一个人物。
他是刘协身边,仅有的几个掌握实权的心腹。
兴平二年,李傕、郭氾相争于长安,李傕劫持汉帝刘协。六月,侍中杨琦、黄门侍郎丁冲、钟繇、尚书左丞鲁充、尚书郎韩斌与李傕手下大将杨奉、军吏杨帛、宋果谋诛李傕,只是因为李傕以其他事诛杀杨帛,事情未成。
后来韩斌被任命为左冯翊,在天子都许后,与卫将军董承等十三人皆被封为列侯。
再后来,韩斌转任京兆虎牙都尉。
丁尊听后更吃惊了。
“为何是韩斌?”
“长安是宵禁的。我记得卷宗说,寋家与那些死士搏斗许久,可直到天明,才有巡逻的士兵前来。
今日此地遇火,也是一个多时辰后,才有巡逻的士兵赶到。
子敬觉得正常吗?
若是只有一次,还能说是意外,可前后两次,那就只能是故意的了。两地位置不同,巡逻官兵却能同时出现问题,只可能是主掌治安的虎牙都尉出了问题。”
丁尊恍然,立刻就要调兵前往虎牙都尉府。
“子敬,不急,咱们先去见张德容,让张德容动手。”
丁尊道:“韩斌是不是幕后最终主使,尚且难说,所以韩斌这个人,一定要控制在咱们的手里。”
“张德容抓更合适。”
“张德容想置身事外,难道还真让他如意了?京兆是关中之腹,他这个京兆尹,只能倒向将军。
抓了韩斌,他就说不清了吧。”
“好!”
二人匆匆来到张既府上,将此事汇报给张既。
张既颇为吃惊。
“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张府君,幕后之人是韩斌,这是无可置疑的事。我们也可以自行抓捕,不过我们不能这么做。
还是请张府君派人将其拿下,交给我们。”
张既犹豫起来。
张既与韩斌都是钟繇提拔的人,关系并不错,他若帮着曹祜拿下韩斌,没法向钟繇交代啊。
“韩斌是虎牙都尉,比两千石重臣。”
高柔立刻打断张既。
“张府君,别说是韩斌,哪怕是其他重臣,也比不得曹将军的清白。如果丞相派校事前来,后果更严重。”
张既点点头。
“我去做。”
张既捉拿韩斌,简直是手到擒来。
一场鸿门宴,不费吹灰之力,韩斌便被拿获。直到士兵将韩斌绑缚在地,韩斌都是一脸愕然,不知原因。
“德容,这是何意?”
“韩斌,我且问你,车诩和张敷,是谁刺杀的?”
韩斌脸色微变。
张既摆摆手,让人将他交给丁尊。
丁尊跟着曹祜,审讯人的手段也学了个七七八八,哪怕韩斌是铁骨,也能让他开口,更何况韩斌的骨头没有那么硬。
韩斌很快便交代,指使他的不是别人,而是司隶校尉钟繇的功曹马適(适)议。
马適议安排韩斌,在鲁芝一案中,持续给曹祜创造麻烦,打击曹祜的名声。可韩斌万没想到,由徐奕带头的告状,被曹祜轻而易举地化解。
韩斌见状,遂选择杀了车诩和张敷二人。
一是因为韩斌和车诩多有联系,他害怕车诩供出他;二是他希望通过此事来构陷曹祜。
只是韩斌没想到,先是刺杀失败,只杀了一个车诩,后来京兆府又查起了售卖河西罗的店铺。
韩斌之前采购了数百匹罗,正是源自西市。他担心京兆府查到店铺,顺藤摸瓜,再找到自己,最终选择派人杀了店铺中所有人,火烧西市。
只可惜韩斌不知道,高柔不是查案,而是查谁能做到这种事,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他这个京兆地区军事长官的身上。
弄起楚事情的前因后果,高柔和丁尊俱是吃惊。
韩斌虽然说是被马適议指使,但很明显,他这个虎牙都尉,怎么可能听一个功曹的安排。
马適议代表的,是钟繇。
钟繇是曹氏重臣,若论资历,只在荀彧之下,不弱于荀攸、贾诩和董昭。
二人连夜返回了临晋,向曹祜汇报此事。
曹祜倒是不怎么吃惊。
钟繇,曹魏第一任相国,一个七十五岁还能生儿子的男人,他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曹祜与钟繇并无冲突,而他对付自己,目的便不言自明。
钟繇和曹丕的关系很好,二人书信来往密切,后世留有多封书信。曹丕还给钟繇赐过“五熟釜”。
曹丕、曹植兄弟都很会舔重臣,曹植夸荀彧是“冰清玉洁”,曹丕夸钟繇更是“厥相惟锺,实干心膂。”(你钟繇就像我老曹家的心脏脊骨一样重要,除了你谁能当相国。)
只是曹丕已经垮台,钟繇还要不遗余力地支持他吗?
“文恭,你说是为什么呢?难道我是不如三叔?”
“无论能力,还是气度,三公子俱比不得明公。”
“那钟元常也好,凉伯方、陈长文,甚至是徐季才,非得跟我对着干。”
刘靖沉默不语。
“文恭,你有什么尽可直说,这里没有他人。”
刘靖犹豫许久,方才说道:“明公有没有想过,昔日高皇帝的老部下,为何都支持惠皇帝,而不支持高皇帝喜欢的赵隐王(刘如意)。
而诸王讨吕之后,他们为何要拥立并无功劳的文皇帝,而不是功劳最大的齐哀王(刘襄)、城阳景王(刘章)兄弟。”
曹祜亦沉默起来。
“三公子为丞相庶长子,相较于公子这个孙辈继位,本就名正言顺。
当然周平王亦曾传位于周桓王(太子早死,爷爷直接传位孙子,类似于朱元璋和朱允炆),可明公在很多人眼里,非是良人。”
“我怎么了?”
“明公年纪轻轻,却南征北战,战功赫赫,治理地方,杀伐果决,若早二十年,甚至可以与丞相争夺天下。
丞相年长,还能活多久,明公若继位,哪怕十年后,不过二十几岁,年富力强,大权独揽,还有旁人什么事。
大部分人不希望君主是个强势的人,尤其是君权和臣权直接冲突的情况下。
还有。
明公在关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班底,文武心腹俱有,还有嫡系军队。一旦继承丞相的位置,完全可以抛开他们,自行其是。
这才是他们最害怕的。”
曹祜无奈地笑道:“我若是一个大臣,在惠皇帝和武皇帝之间,我也选惠皇帝。国家、社稷,又哪里有个人重要。”
“明公之伟,不需要他们的承认。”
“文恭说的是,他们支持我也好,不支持也罢,我就是我,不会轻易改变。”
【作者题外话】:注:马適议,马適是复姓,钟繇的功曹从事,出自《三国志·钟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