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道之所存,义之所在
鸣奇2025-08-15 14:552,038

  曹睿是被曹祜下令毒死的。

  于曹祜来说,这并不算一个很明智的选择。杀了曹睿,除了能让曹丕痛苦,并没有实际意义,但却会引得曹操不满。

  而且杀死自己的堂兄弟,哪怕朝廷和宗族内部,也会对曹祜多有非议。

  但曹祜还是这么做了。

  一方面是针对曹丕的报复,他的老师不能白死;而另一方面,则是针对邺城朝廷亮一亮肌肉。

  曹祜羽翼已丰,再不是从前战战兢兢的少年。

  那些对他暗地里下手的人,就得做好被他报复的准备。

  ······

  曹操并没有给曹睿封爵。

  一方面爵位不轻封,尤其是追封这种事。一旦追封曹睿,牵扯的人就多了,包括曹操已故的兄弟,儿子,牵扯的人就多了。

  要知道曹操的弟弟曹彬,曹德,儿子曹铄,曹冲,可都没有追封爵位。追封了曹睿,要不要追封他们?

  另一方面,曹操也不想刺激曹祜。

  曹睿的死跟曹祜有关,追封曹祜,很容易被曹祜认为是针对他。本来祖孙二人的关系就微妙,再发生这种事,很容易计划祖孙之间的矛盾。

  曹丕也没坚持。

  他不是曹祜,他没有在曹操面前坚持的底气。

  曹丕很快带着家眷前往东郡上任,而邺城的风波,也随着曹丕这个主角的离开,渐渐风平浪静。

  但所有人都明白,这不是开始,亦不是结束。

  风波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一方最终倒下。

  ······

  当然曹祜不会在意。实在不行,他还有掀桌子的底气。

  离了邺城,曹祜很快到达荥阳。

  服虔的侄子服宝已返回家中,操办起亲叔叔的葬礼。有服宝的参与,总算没让服虔的葬礼太冷清。

  虽然有曹祜在,但弟子和侄子这种血亲,还是不一样。

  服宝能力,并不算出众,不过看在老师的面上,曹祜今后也能对其照拂一番。

  而服虔除了有个侄子,还有一个外孙。

  服虔的女儿嫁到开封郑氏,夫妻皆早亡,留下一子,名叫郑冲,字文和,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算是一个礼制经学方面的学者。

  曹祜看他有才,便征召他为令史。

  作为老师的外孙,曹祜肯定会悉心培养郑冲。

  服虔虽然是曹祜老师,但到底是个辞官的白身,无朝廷追赠,又有咒骂曹操旧事,因此这场葬礼,并没有掀起太大风波。

  曹祜虽然敬重老师,也要没有必要过分刺激曹操。

  更何况曹祜是支持薄葬的。

  整个葬礼,并不奢华,但很肃穆。

  服虔在荥阳当地的名声很好,很多乡亲都来参加他的葬礼。

  曹祜看着那些质朴的面容,突然觉得,这样也挺好。以老师的性格,或许和这些百姓更合得来。

  葬礼有序地进行着,曹祜虽然悲痛,但他也为老师高兴。

  或许对于老师来说,这种死法,是他心向往的。

  他一生追求的,正是许由、子路那样的君子、节烈之风,他愿意为自己追求的道而付出一切,包括生命。

  现在得偿所愿了。

  可等到曹祜念悼词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落泪。

  “维某年月日,门下士曹祜,谨以三牲之仪,致祭于先生之灵。

  呜呼恩师!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暂聚之形;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配者,后世之名。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

  忆昔当初,甫童而鬌,俶从师游,祖母命我。我实不材,瓦砾樗薪,师一见之,如途获珍。加我于膝,饫以圣文,欲落其实,日粪倾碕。琯钊敞罔,或羁或驰,樊山嵽嵲,漾水渺弥。

  风豗云霾,望师千里。

  诚结于中,匪世所及。惟师遇物,斯厚有倍,尤于旧故,终始不怠。骨肉之爱,延于两世。

  立今追往,—一可涕。自离恩师,怛焉靡恃,岂知今日,师又逝只。茕茕藐孤,如箨斯委。学既不进,行复不植。百靡一成,孤公盛德。奠此醪羞,以志哀恻。

  尚飨!

  (第一段是欧阳修的《祭石曼卿文》,后面的是清代张裕钊的《祭杨慰农先生文》,一部分古体文,一部分骈文,凑合看吧,我也没那本事写全骈文。)

  曹祜越读越悲伤,到后来,竟忍不住嚎啕大哭。

  “阿福,咱们今天讲《孟子·告子章句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齐国遭到饥荒,黔敖准备了食物在路边赈济饥民。一个人饥饿不堪地走过来了,黔敖连忙左手端饭,右手端汤冲那人喊道:‘嗟!来食!’那人瞪着眼睛对黔敖说:‘我正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尽管黔敖再三向他道歉,那人仍然坚决不吃,直到饿死。

  生命很重要,可义重于生。

  人有羞恶之心,只要坚守这份羞恶之心,才能明晰道德底线,坚守住本心。

  ······”

  那一日,老师讲了很多,都是关于道义之事的。

  曹祜当时并不太懂。或者说不明白老师到底坚持的是什么?毕竟在后世那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本心很多时候就是个笑话。

  可今天,曹祜似乎明白了。

  服虔被安葬在服氏的祖坟,曹祜用手将一抔黄土,投入墓穴之中。随着众人的掩埋,黄土渐渐没过棺椁。

  从今天起,他的老师,长眠于地下了。

  而属于曹祜的年幼时光,再也无处寻觅了。

  安葬完服虔,返回长安的前一日晚上,曹祜与郑冲坐在服虔老宅的堂前,谈论着关于服虔的旧事。

  “戴礼中有《不食嗟来之食》,可曾看过?”

  郑冲点点头。

  “曾子说,‘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无礼的时候不能吃,道歉之后,便可食了。)’你是怎么看的?”

  郑冲郑重道:“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

  曹祜一时大笑起了。

  老师有传人也。

  “文和,希望你永远不要忘了,今日之言。”

继续阅读:第632章 刘备入成都(上)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的祖父是曹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