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帐内,曹操亲自给曹祜脱掉盔甲。
曹祜脱掉内衣,露出满是青紫的身体。他有些不好意思,便笑道:“大父,不少伤是之前受的。”
曹操没有说话,让人端来一盆水,亲自给曹祜擦拭身上的血污。
“疼吗?”
“不疼。”
“大父也打过仗,也受过伤,这么多淤青,哪有不疼的道理。一会让大夫给你把个脉,别再有暗伤。”
曹祜“嘿嘿”笑着,也不说话。
“何必如此拼命?”
“我怕大父出事。”
“我听说你几次冲入阵中,将被包围的部下救出,你难道不知道,这是一种极其愚蠢的冒险?”
曹祜没有说话,任凭曹操将他身上血污擦干。他随手穿上一件干净的上衣,这才说道:“大父,我有自己对是非的判断标准。
我当然明白,那个时候冲上去,无异于自取灭亡。
可是众将士基于对我的信任,仍是前仆后继,奋勇向前。
这个时候,我难道能够自己逃走吗?
大父,你为什么总是喜欢自己率兵殿后?若是今日你最早过河,马超来的再快,你也不会遇险。”
曹祜的反问倒是让曹操一时说不出话来。
“你和我不一样。”
“其实是一样的。今日之因,明日之果,那个时候,无论是感情上,还是理智上,我都应该陪着他们。”
曹操没有回答,而是转身坐回自己的位置。
“这件事的对错尚且不论,我今天要教给你另一件事。那就是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以你的安危为重。
如果你死了,什么宏图大业,都将与你无关。
讨董之时,最猛的是孙坚,江东猛虎,无人可挡,可他现在骨头都烂了,为何?轻而无备,自恃其勇。
我知道你不是这种人,但妇人之仁,坑害自己,更是不可。”
“孙儿记住了。”
对于曹祜,曹操也没有过多苛责。小孩子,有理想是正常的,这个孙子,已经比他想象的做的更好。
“听说你们之前在泉鸠里遇到了埋伏?”
曹祜没有隐瞒,直接说道:“驻扎于上党郡高都县的中郎将何茂渡河突袭我军,若非我提前派了暗哨于四方,发现了他们的偷渡,只怕凶多吉少。”
“你为什么要设暗哨?”
曹祜不知曹操此为何意,只得答道:“大父,虽然只是运粮,但我却不敢以此轻视之。
此番行军,有明、暗哨和日夜不停的巡逻队,我还掘了壕沟,设置了拒马,若是有栅栏,我肯定也用上。”
“不嫌麻烦吗?”
“不嫌。狮子搏兔,亦需全力,小心无大错。只有严格防范,才能做到任何时候,都能岿然不动。”
曹操笑道:“勇武,爱兵,谨慎,还有脑子,有点古之名将的风采了。
何茂你认识吗?”
曹操的跨度,让人猝不及防。
“不认识。”
“那他为什么会袭击你?”
“孙儿不知。”
“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听说他是袁绍的旧部,可能心里还有袁氏故主吧。”
曹操听了,忍不住大笑起来。
“我听说你抓获何茂之后,也不审问,直接便将他给砍了,我还以为你已经知道是谁指使他的了?”
曹祜没有说话。
“你不想知道谁指使的?”
“大父,孙儿不该擅自处置何茂,只是我觉得,当前最重要的,不是去查这些小事。”
“你觉得这是小事?”
“嗯!”
“那什么是大事?”
“马超、韩遂等逆贼之乱,乃是大事。关中之地,居高临下,一旦让关西逆贼长期占领,就是一把悬在我们头上的利刃,非得翦除。
可关西兵强,又占据地利,我军想彻底将其剿灭,唯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致对外。
诚然现在可以通过何茂来查案,可必然会造成人心惶惶的局面。
不管是前后方,都有可能不稳。
孙儿不想因为个人之事,影响到平叛大局,所以将此逆贼给诛杀了。现在我也不知道是谁指使的他,幕后之人也不必担心我的报复。”
“阿福,那你猜猜是谁指使的?”
“孙儿不猜,无端猜忌,本就是大忌。这样做只会引得内乱,互不相信,于我军没有丝毫的裨益。”
曹操摇头苦笑。
“你啊,你啊,如此良善,大父都担心你的将来,会为人诓骗。”
“大父,我或许运气好吧,一路走来,身边都是好人陪伴。”
“那他们若是背叛你呢?”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曹操算看出来了,他这个孙子,虽然有些单纯,却是心智坚定,非旁人可夺。
“好了,我也不跟你争论这些。你运粮有功,平定何茂叛乱有功,今日在潼关救驾更是大功。
大父问你,你有什么想要的?”
“大父。”
“你说,大父什么都可以满足你。”
曹祜心一横,跪在地上。
“大父,我本来只是想做个文官,经世致用,富国富民,可是这一次来潼关,我终于明白,唯有天下一统,百姓方有太平盛世。
太平只能由马上得。
我愿从一都伯做起,做个能为大父平定群贼,安定社稷的人。”
“你可想好了,你不过押粮数日,便弄得全身是伤,若是真的从了军,性命都未必能保全。”
“孙儿不惧死。”
“那你大母,母亲怎么办?”
“若是能继承父亲遗志,我想大母、母亲都是愿意的。”
曹操喟然叹道:“从军很苦,也很枯燥。别人在邺城、许昌享受美酒佳肴,歌姬艳舞之时,你可能还在风餐露宿,与鲜血、尸体为伴。”
“人各有志,我愿效霍冠军、班定远,建功立业,不负韶华,为此付出性命都不在乎,更何况恶劣的环境?”
曹操笑道:“既然你愿意,那我也不阻拦你,只是希望你往后不要后悔。”
祖孙二人,聊了许久,曹祜方才告退。
曹祜走到门口,曹操突然问道:“真的值得为我如此拼命吗?”
曹祜一愣,却没有回头。
“如果当时是父亲,他肯定不会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