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斐听了曹祜之言,吓得直接跪到地上。
若是曹祜只说出他换牛的事,他也不会这般害怕。可是曹祜说他是窦婴,是梁冀,这可是诛心之论。
没见到窦婴、梁冀是怎么死的。
丁斐爱财,又很圆滑。
他立刻如捣蒜一般说道:“大将军,我有罪,我有罪!”
曹祜站了起来,走到丁斐面前。
“不气势汹汹了?不是来问罪的了?”
“大将军,我只是一念之差。”
“一念之差也不行,你知不知道,整个邺城,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我,在盯着丁家。他们就怕找不到错处,不能将我绊倒。
而你呢?
我知道你爱财,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因为一些小小的钱财,误了大事,值得吗?”
“大将军,我错了。”
“起来吧,省得让人觉得,我苛待长辈。”
丁斐这才爬了起来。
曹祜抬眼一瞥,丁斐下意识地又跪了下来。
“十四郎打伤夏侯子江的事,舅祖知道吗?又是怎么处理的?”
“我。”
“那就是没处理了。是觉得你们丁家很厉害,不怕得罪伏波将军,将来我上位了,伏波将军还得仰你们丁家的鼻息?
十四郎敢说出我‘成了魏公,饶不了夏侯家’这种话,我就不信,你们不知道?
你们也是这么觉得吧?”
“大将军,丁家绝不敢有此异想,主要是将二人的事,当作了小孩子玩闹,没有放在心上。”
曹祜听后,面露讥笑。
“舅祖,小孩子玩闹?伏波将军,是祖父的生死至交,是祖父最信任的人,你丁家凭什么觉得,你们比夏侯家更得势?
不客气地说,你们丁家所有人加在一起,也不如伏波将军一人在祖父心中的地位。”
曹祜说到这,轻叹了一口气。
“舅祖,自两汉一来,外戚的领头羊,鲜少有好下场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我不想做兔死狗烹的事情,也希望舅祖不要逼我。
咱们两不相负,岂不美哉。”
“大将军说得是。”
丁斐拜伏于地道:“请大将军放心,我等定然约束家中子侄,谨言慎行,谨终如始,绝不会让任何人行跋扈之事,绝不会让大将军为难。”
眼看丁斐听劝,曹祜这才笑道:“舅祖不恨我就好。”
“斐知道,大将军做这些,都是为了丁斐,都是为了丁家。彦靖和十四郎?”
“舅祖不用管彦靖和十四郎,他二人死不了。你现在立刻回家,写一封认罪疏,将换牛一事,原原本本地写清楚,不要有任何隐瞒,然后去向祖父认罪。”
丁斐以为曹祜说这么多,会庇护他。
“大将军?”
曹操执法素来严苛,此事在曹操那里,可不是个小过。
“遮掩是遮不住的,不要将旁人当做傻子。对旁人来说,或许是大错,可对你来说去不是,只要你去见祖父,十有八九会被原谅。”
丁斐听后一喜。
“那我就按照大将军说得办。”
“之后舅祖再亲自到高安乡侯府上,向夏侯侍郎(夏侯充)致歉,记住,是舅祖你亲自去,不得假手于人。”
丁斐脸上有些为难。
“若是夏侯元让在,我去也就去了,可夏侯子备(夏侯充字)一个小辈,我去给他道歉,是不是不妥?”
曹祜看着丁斐,没有说话。
丁斐反应倒是快,立刻又改口道:“大将军放心,我今晚就去。夏侯子备也得给我这个面子。”
曹祜点点头。
丁斐虽然说得好听,但曹祜看得出,丁斐还是没有真正意识到问题,他对自己的态度,更多地是敷衍,不想得罪自己,而不是真的怕了。
所以丁家不会真的去改。
可问题是,现在曹祜还没法动丁家。
丁家在邺城势力极大,而曹祜在势力并不大,所以他需要丁家的帮助。
丁斐走后,曹祜第一次觉得娶个宗族强大的老婆,不是什么好事。是助力不假,可也是麻烦。
曹祜在书房思虑许久,唤来郑度。
“子制,你替我写几封请帖,邀请夏侯家和曹家在邺城的年轻子弟,于后日中午,前来我府上一聚。
你亲自持请帖前往高安乡侯府上,邀请夏侯兄弟,无论如何,都要让他们来。”
“大将军这是?”
“人都让丁家得罪光了,我不得安抚夏侯兄弟?曹家和夏侯家老老少少一大堆,成不了事,难道还坏不了事?
丁家以为他们得罪的仅仅是伏波将军一家,丁家得罪的,是整个夏侯家和曹家。”
曹祜有些不明白,丁家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难道丁家人真的不明白,他曹祜姓曹,不姓丁。
郑度走后,曹祜又去见母亲。
曹祜没有提与丁斐的事,羊氏也不好提。
曹祜陪着聊了会天,又陪着母亲用了晚饭。眼看天色不早,正欲离去,羊氏突然说道:“阿母,你成为大将军之后,邺城之中,风头最盛的,似乎是丁氏,但是我清楚,你几位舅父,才是真的占了你的便宜。
你大舅父是御史中丞,二舅父刚刚提拔为上党郡太守,至于你三舅父,跟着你更是屡屡超擢,已经做到左辅都尉。
你之前说你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其实用在你几个舅父身上,亦是如此。
你大舅父,是不是要避一避,不做这个御史中丞?”
羊氏很清楚,骂名都让丁家担了,好处都让羊家得了,不说外人怎么看,丁家只怕也要忌恨羊家了。
现在是关键时候,不能内乱,要安抚丁家,就得羊家让步。
“阿母放心,我心中有数。大舅父他们,做的很好,我也需要他们的帮助。”
御史中丞这个位置,曹祜是肯定不能轻易放的,哪怕羊秘是个十恶不赦的人物,他在这个位置上,就得保住。
“那丁家那边?”
“阿母,不论是丁家还是羊家,我都压得住。”
“有什么事情,你要跟阿母说。”
用完饭后,曹祜一个人回到房间写信,分别给张既、高柔、刘巴、刘靖、王基等人,命他们约束属下。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快要成功的时候,越是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