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完丁尊,曹祜又招来温恢和卢毓、令狐邵三人。
温恢是新任的临晋侯家丞,之前是丞相主簿;卢毓是新任的西曹掾,之前是丞相西曹议令史,而令狐邵是曹祜之前的家丞,现在是东曹掾。
三人都是曹操为曹祜培养的核心班底。
“今日招三位前来,是有一些事想要交代。
我成了大将军,算是一件喜事。可虽说是喜事,高兴一下就可以了,还是要回归正常,可现在,很多人似乎有些忘乎所以。
三位目前是侯府和大将军府最重要的大臣,我希望,三位能代我约束好众人,拜托了。”
曹祜的话中,闪过一丝冷意,令几人心中一颤。
约束好手下人,非是立竿见影的事,曹祜也想寻个机会。
正巧次日,表叔丁谧和表弟丁震前来拜见。
丁谧是典军校尉丁斐的儿子,他有才华,但是胆子大,颇为高傲,不与人交通,平日也就是来曹祜这里。
二人到后,丁谧行了一礼,丁震却是随意地坐下。
“表兄,我今天刚从邯郸回来,听说你当龙骧大将军了,还开了府。”
丁震之前将夏侯子江打伤,担心受罚,便直接跑到了北面的邯郸,躲了起来。后来得知曹祜成了大将军,自以为有了靠山,这才返回了邺城。
曹祜看着面带喜色的丁震,平静地说道:“是有此事。”
“表兄既然开府了,那府官多吗?”
“不少。”
“表兄,都有啥职啊?”
曹祜瞥了丁震一眼,方才说道:“有军师一人,秩比二千石;
护军一人,秩比二千石;
长史、司马各一人,秩千石;
从事中郎二人,秩六百石;
军谋掾、属各二人,秩比四百石;
黄阁主簿二人,秩比四百石;
西曹(主府内官吏署用,相当于秘书长)、东曹(主管府中人事)掾属各一人,秩比四百石;
户曹(主管府中户籍、钱粮支出事)、奏曹(主管府中一切章奏事)、文学(辞)曹(主管府中礼仪、接待事)、法曹(主管府中邮驿、运输、车马及其他交通事)、士(尉)曹(主管府中工程事)、骑(贼)曹(主管府中牲畜与军械)、理(决)曹(主管府中刑罚事)、兵曹(主管府中士兵名册、考勤)、金曹(主管府中商事)、仓曹(主管府中府库)掾属各一人,秩比三百石;
御属(主掌仪仗及警卫)一人,秩比二百石;
合下令史(主管仪仗)一人,秩百石;
门令史(主管门卫)一人,秩百石;
记室令史(主掌审计、文书及书记)两人,秩百石;
各曹令史、议令史各一人,秩百石。
除此之外,还有少史、属史若干人。
官骑(仪仗队)三十人;
鼓吹(鼓乐队)二十人;
舍人十人。”
丁震听了,更加兴奋。
“表兄,你能不能给我个官当当?”
“你才多大,就想入仕了?”
“表兄当初入仕,不也才十五六。我阿母天天在家唠叨,说我是游手好闲,可要是有个职务,我也不会整日没事干。”
这只是表面原因,主要是丁震在外打着曹祜的名头,可因为是个白身,并不能完全震慑别人。
之前与夏侯子江的冲突,便是如此。
所以丁震想求个官,往后在外报名头时,能更有用。
“你不读书吗?”
“那太无趣了,我也想当大将军。”
曹祜没有说话,而是看向一旁的丁谧。
“彦靖(丁谧字),你也是想来求个官。”
丁谧点点头。
丁谧觉得,从曹祜这里入仕,是个很好的选择。他自恃才高,也只有给曹祜当佐官,才能甘心。
曹祜看向丁震道:“我刚才说得那些职务中,你觉得哪个适合你?”
丁震笑道:“表兄,我要求不高,也不挑职务,你给我个曹掾当当就行。什么长史、司马的,你笼络别人就是。”
曹祜听后,不由笑了起来。
“龙骧大将军府中,长史陈长文;
司马高文惠;
两个从事中郎,分别是李子宪和你七兄(丁尊);
西曹掾卢子家(卢毓);
东曹掾令狐孔叔(令狐邵);
这些人在邺城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西曹属庞文威(庞延),他是扶风名士;
东曹属刘孔才(刘劭),他曾经名震许都;
两个军谋掾,武伯南(武周),人称雅士,韩曼游(韩观),有鉴人之才;
两个军谋属,王文舒(王昶),少有名气,胡文德(胡质),名传江淮;
两个主簿,荀仲茂(荀闳),名门才俊,阮伯彦(阮共),文学大家;
户曹掾孟公威(孟建),跟着我久经沙场;
奏曹掾郑子真(郑小同),郑康成公子孙,家学源长;
文学掾贾叔业(贾洪),关西儒学大家;
法曹掾马盛衡(马勋),益州名士;
士曹掾庾劭然(庾嶷),颍川才子;
骑曹掾曹文治(曹毗),曹氏宗亲;
理曹掾程公乐(程喜),从我为将时便跟随我;
兵曹掾鲍伯业(鲍邵),本官就是骑都尉,封新都亭侯;
金曹掾霍子和(霍性),度支大才。
至于其他人,应休琏(应璩)、严苞(严文通)、吕季阳(吕乂)、杨季休(杨洪)、李季和(李憙)等等等等。
哪个不是大才、名士,名称一时。
你告诉我,这些人中,你想取代哪一个?你又能取代哪一个?”
眼看曹祜脸色一凛,丁震心中一惊,他不知道,表兄刚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生气了?
“表兄,要不行,换个官给我也行。”
曹祜不搭理他,看向丁谧道:“彦靖,十四郎还小,不知轻重,所以敢大着胆子,来我府上要官。
你呢?也是不知轻重?
你让十四郎做你的开路先锋,藏得什么心思,我难道不明白?”
此时丁谧也怕了。
“大将军,大将军,我并无他意,只是想为大将军效力。”
“放着正道不走,专走歪门邪道。
还有你,十四郎,你在邺城的名声,我也听说了,仗着祖母和我的身份,平日里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不是斗鸡走狗,便是声色犬马,养得一副好逸恶劳,横行霸道的作风,还号称什么‘邺城四少’。
是可忍孰不可忍。
今日,我就让你们知道,什么叫道理?”
【作者题外话】:注:1、武周,曾为张辽护军。
2、郑小同,曹魏侍中,为司马昭所杀。
3、庾嶷,曹魏太仆。
4、曹毗,曹魏宗正。
5、霍性,魏度支中郎将,劝谏曹丕时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