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宾的目光一凛,随即笑了笑,道:“这天下是我父皇的天下,他是天子,天子意在谁,这哪是我们能揣测的?岳父,来!喝茶!”
何之尚悻悻的点头,“王爷,请!”
何之尚感觉自己看不懂上官宾,看着似是真的只想做一个闲情王爷,但又透着不是这么一回事的感觉?
难道是不相信自己?
何之尚想了下,就道:“王爷,下官就是不太明白,怕办错了事,所以才来听听王爷有什么好的提议没有?
蒋家会跟杨安退亲,这已经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不过,所幸他们也没有与杨安断绝来往,前往天,杨安还收到了晋王的信。
下官调查过了,当年杨安来京城投靠晋王,中间的介绍人就是蒋宸,所以,晋王和蒋宸 在长乐县时便已相识,而且关系也不像我们看到的那样。
现在雅倩怀上了,这杨安就是不喜雅倩,他也得顾着他的孩子。这个人深得晋王和蒋宸的信任,这人不得小看了啊,有用的时候,那是真的会很有用。”
上官宾还在喝茶,宽大的袖子挡住了他的脸,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过了一会,上官宾搁下茶杯,“都是岳父的孩子,岳父自然要多照顾一些。洁儿的身子越来越重了,有时会想家,岳父可让雅倩妹妹得空过来陪洁儿说说话,姐妹二人都有了孕,聊天的话题应该更多才是。”
这话模拟两可。
不过,何之尚听明白了上官宾的意思。
让何雅洁姐妹二人多来往,这背后的意思他就明白了。
“王爷的话,下官听明白了。”
“嗯,岳父说皇上所提之事,这个我还真的没有什么好提议,不过,我知道圣意必须要听,而且为人臣子必须要为皇上分忧效力。
既然这是利民惠民的事,皇上又大为赞同,那岳父尽心尽力的去办就好。我父皇是明君仁君,心中装着百姓。”
上官宾说话总是千两拨千斤,不过,懂的人都懂。
何之尚起身拱手行礼:“下官明白了,多谢王爷指点。”
上官宾笑着摆手,“岳父言重了。”
……
何之尚去了宾王府一事,很快就传到了有心人的耳中。
上官康知道了,立刻找了身边的人来商量,并且让人送了信给冯首辅,询问事情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也怀疑上官宾与何之尚之间有什么野心计划。
他现在被迫没了自由,周围有许多皇帝的眼线盯着,他靠自己去做些什么,那可能性不大。
目前而言,除了蜇伏成长,暗中安排计划。
他没有别的办法。
国公府已经真正的没落了,再不能成为他的助力,他娘也被降为舒妃了,唯今他最大的助国就是冯府。
只是冯芝芝死后,冯家那边对他也是尽量的避着。
这让上官康很是恼火。
不过,他手中有冯家的把柄,冯首辅想要完全撇开他,这是不可能的。
冯首辅收到上官康的信后,看了一眼就烧了,只是让人回了四个字,“稍安勿躁!”
与此同时,察事听子也给皇帝带了消息回来。
骆公公看着皇帝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沉了下去,连忙把大殿中的人遣了下去,只有他一人在边上伺候着。
“这些人真是好得很啊,朕以为一个个都收起了那些心思,倒是没想到啊,心里都还挂记着呢。朕还活着呢,他们就惦记着这个位置,你说,这养儿是为了什么?”
骆公公端了茶给皇帝。
“皇上息怒!宾王不是态度很明确吗?即使何尚书有什么想法,只要宾王爷无意,这也是没用的。这天下是皇上的天下,谁也不能做皇上的主,皇上请喝茶。”
皇帝摆手。
骆公公就把茶杯搁在书案上。
皇帝冷声哼了哼,脸色十分的难看。
“你觉得宾王爷真的只想做一个闲散王爷,我膝下就他们兄弟三人,眼瞅着老二被冷了下来,机会不大,老三被派去了西北,他就真的没有一点想法?”
骆公公:“……”
这话他不敢接,也没法接。
皇帝对三个王爷都不是十分的信任,一直都有派察事听子看着。
虽然这有不信任的成分在,但也有观察谁最合适的意思。
这天下迟早是要交到三位王爷之中的其中一个人手中的。
皇帝虽然迟迟不立太子,但并不代表他没想过这事。没立太子,只是还在观察,皇帝是想要谨慎一些,不想立了又废,不仅于父子之情不利,也会让他们兄弟反目为仇。
不过,皇帝谨慎也没用。
“我的话很难回答 。”
骆公公:“知子莫若父!”
闻言,皇帝白了他一眼,但却没有真正的生气,“你啊你啊,说话一直就是这样。”
“奴才只说实话。”
“哼~~~”皇帝佯怒哼哼几声,低头又看册子。
……
第二天早朝。
大殿上热闹极了。
工部,户部的人从尚书开始,一系列的人就在大殿上吵了起来。
闫良怒气冲冲地说道:“何尚书,我们屯田司派人去西北配合蒋大人和明珠公主改良西北耕种一事,这中间涉及不少花费,我们已经罗列出来了,为什么你们不能拨银两呢?
此乃皇上心系西北百姓,想让西北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何尚书不拨银两,这是不愿按皇上旨意办事的意思吗?”
何之尚立刻就反驳,“闫尚书,我从头至尾都没说不拨银两,只是户部现在也没有什么银两,江南要修河,蜀城要重建,西北将要治旱,这哪有银两拨给屯田司?
还有你们一开口就大数目,我上哪去给你弄银子,你这是把我卖了也没有啊。”
两方下面的人就又吵起来。
“对!库里没有银两了。”
“谁信呢?户部怎么会没有银子?”
“就是没有!我们可以把账册交给皇上过目。”
就在两方人马吵得不可开交时,冯首辅这才站了出来,“启禀皇上,既然户部确实没有银两,而西北耕种改良又要开始筹备,那不如让满朝文武百官都为此事添砖献瓦。
皇上心系西北百姓,我等为人臣子者,食君之䘵,受百姓供养,自该为君效力,为民谋福。
明珠公主有大才大义大胆识,称为巾帼英雄,也不为过。我等身为朝中大臣,又身为男儿身,更该站出来。
臣建议户部不够的银两,由百官自愿捐银两来筹齐。
昨天老臣出宫回家后,已与家人商量,冯家愿把城外庄子变卖,愿筹一万两支持西北耕种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