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意太子耶律倍
顾宏义2023-06-28 10:553,048

  辽太祖和述律后共育有三子,即耶律倍、耶律德光与耶律李胡。耶律倍为萧燕燕之夫辽景宗耶律贤的祖父,也即萧燕燕外祖父耶律德光的兄长。

  耶律倍为汉名,契丹名为图欲(也写作突欲#生于唐光化二年(899年#他幼时聪敏好学,为人外宽内挚。对于自己三个儿子的品行,辽太祖曾有过甚为简明的评价。史书上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阿保机曾命三子出外采拾木柴,耶律德光“不择而取”,最先回来-耶律倍只拾取干柴,成束而归,故回家在后-而李胡只拾取了少量柴薪,又在归途中丢弃了不少,回家后,袖手站立一旁。于是阿保机评论道+“长巧而次成,少不及也。”从这则故事,可知耶律倍与耶律德光各有所长,皆可有作为。而两人在契丹贵族中,都有各自的拥护者。从阿保机于称帝之际,即立耶律倍为皇太子这一点来看,辽太祖是准备按中原王朝传统,施行嫡长子继承制的。因此耶律倍颇得父皇的信任,尝随从辽太祖征讨乌古、党项等部族,为先锋都统-并亲率军马,经略幽燕之地。此后辽太祖西征,即让耶律倍留守族帐重地。当耶律倍随辽太祖亲征渤海国,攻占渤海重镇扶余城时,辽太祖欲括户口,耶律倍谏劝道+&今日始得城池而括民,则民众必不安。不若乘破竹之势,直趋忽汗城(渤海国首都#克之必矣。”辽太祖接受了此建议,于是耶律倍和耶律德光为前锋,夜围忽汗城,渤海王只得出降。

  耶律倍曾自四方购买图书万卷,藏在辽东的医巫闾山绝顶之望海堂。他通阴阳,知音律,精医药、针贬之术;工于辽、汉文章,并曾将《阴符经》一书翻译成契丹文。据载,有一次辽太祖曾询问侍臣说+“受命之君王,应当事天敬神。历史上有大功德

  者,朕欲祭祀之,以何人为先?”众臣皆以佛祖为对,但辽太祖说+“佛非中国教。”于是耶律倍建议+“孔子大圣人,为万世所尊,宜为先。”辽太祖闻言大悦,即在上京建孔子庙,诏耶律倍于春秋两季举行释奠仪式。可见耶律倍仰慕汉文化,主张以孔子之儒家思想为治国之术。而可能正是这一点,使得他颇不为主张遵循草原游牧社会习俗的其母述律后所喜。因此,在述律后不断施加影响下,辽太祖的主意有所转变,故于天赞元年(922年)又授次子耶律德光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按照唐朝、五代时期政制,天下兵马大元帅也为“储二”之位,即在一定意义上,其政治地位与皇太子相仿。可见辽太祖也有让次子继位的打算。故《辽史》载:起初,辽太祖曾经说德光必定兴盛我家,故述律后欲令皇太子倍避之。辽太祖在天显元年(926年)灭渤海国后,改渤海国为东丹国,作为契丹的属国,册封耶律倍为人皇王,主持东丹国政,史称东丹王。由此,耶律倍离开了契丹王朝之权力中心,使之在此后的权力争斗中处于不利地位。

  耶律倍被封为东丹王,服用父皇所赐的天子冠服,以原忽汗城(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西南)为天福城,作为其首府,建有自己的年号名甘露,称制当政,设置四相(左、右大相和左、右次相)及百官,仍沿用汉制(即参用唐制的渤海旧制),官员互用契丹人与渤海人,以起互相约束和监督作用:皇弟迭剌为左大相,渤海人大素贤为左次相,原渤海丞相为右大相,契丹贵族耶律羽之为右次相。同时,东丹国每年向皇帝贡布十五万匹、马千匹。

  是年七月,辽太祖病死于归途时,耶律倍远在东丹国首府天福城,耶律德光也远在铁州(今辽宁盖州东北)讨伐叛乱诸部,于是根据游牧民族的传统,由述律后权摄国政,直至新皇帝即位。得到辽太祖的死讯,耶律德光立即奔归,而路途遥远的耶律倍直到十一月才赶到辽太祖陵所。辽太祖之死,在契丹引发了以耶律倍为代表的、倾向汉文化的部分契丹贵族,与述律后、耶律德光为首的、以维护游牧社会传统的那部分贵族之间的激烈冲突。摄国政的述律后利用殉葬风俗杀死了部分辽太祖的亲信将校,剪除了皇太子的羽翼,迫使耶律倍接受其弟为帝的现实。《辽史•太宗纪》曰+&人皇王倍率群臣请于后曰:‘皇子大元帅勋望,中外攸属,宜承大统。’后从之。”似乎述律后仅是俯循舆情,采纳耶律倍与群臣的共同提议而已。《义宗倍传》更宣称是耶律倍主动率领众臣请于述律后而让位的。但其实不然,此次权力交接并不平稳,而且为此后皇室内斗埋下了无穷隐患。对于耶律德光的继位,《旧

  五代史•契丹传》称当时述律后令耶律德光“权主牙帐”,并令少子前往东丹国代替耶律倍,让耶律倍来西楼。耶律倍将立,而德光已为部族所服,又得其母钟爱,故因而立之为帝。而《资治通鉴》中更有一段生动具体的描述+述律后钟爱次子德光,欲立之,命其与耶律倍俱乘马立于大帐前,然后谓诸酋长说+“此二子皆吾深爱,莫知所立,汝曹择可立者执其辔。”知晓其心意的诸酋长便争执德光所乘马之辔,欢呼雀跃道+“愿奉事大元帅。”于是述律后便说+“众人之所欲,吾安敢违反?”遂立德光为天皇王。即述律后利用传统的贵族选汗大会,推举耶律德光为新皇帝。至此,耶律倍虽然愠怒,却不得不同意“让位”。《辽史》中有关记载,隐去传承帝位之实情,可能是因资料不全而然,但更可能是出于辽朝史官为君王讳恶的目的。

  耶律德光继位之后,对其来说,最大隐患还是耶律倍及半独立的东丹国。耶律倍不堪天子的猜疑,欲率侍从出逃,被人所阻,述律太后得知后,因内疚于心,也不加罪,而让耶律倍离开都城归东丹国。耶律德光为便于就近控制耶律倍,并为强化对渤海人的统治,即于天显三年(928年)命迁东丹国天福城居民于东平(今辽宁辽阳),并升为南京,作为东丹国新首府。天显五年(930年)九月,耶律德光遣使来南京抚慰耶律倍,并设置“人皇王仪卫”,实是“阴司动静”,即监视耶律倍的行动。同时,耶律德光又立胞弟李胡为皇太弟兼天下兵马大元帅,欲因此一方面讨得述律太后的欢心,因为太后十分宠爱李胡,另一方面也通过确定新的皇位继承人,来进一步削弱耶律倍的势力。

  屡遭猜疑而郁郁不得志的耶律倍,终于在同年十一月携从人浮海南奔中原的后唐政府。行前,耶律倍对侍从说+“我以天下让主上,今反见疑-不如去他国,以成吾吴太伯之名。”此处“吴太伯”是指西周初年,周文王的伯父太伯为把王位让给兄弟,而离开故国,跑到了江南吴地,故史称吴太伯。耶律倍登船时,还作诗一首以明志,并让人刻在海岸木柱上。诗曰+“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

  人,从此投外国。”

  耶律倍逃往后唐,耶律德光随即在南京设中台省,以治理东丹国地区。东丹国的独立性大为降低,最终约废于辽圣宗朝。

  耶律倍到后唐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受到了后唐君臣的隆重迎接,后唐明宗将后唐庄宗之昭容夏氏赐其为妻,并赐耶律倍姓东丹,名慕华-改瑞州为怀化军,拜其为怀化军节度使-此后复赐其后唐国姓李,名赞华,移镇滑州,遥领虔州节度使。耶律倍虽在异国,常思其亲,故问安使者往来不绝。耶律倍在汴京,读书作画,其善画契丹人物,著名者有《射骑图》《猎雪骑图》《千鹿图》等,后来皆被宋朝秘府所收藏。耶律倍生有五子:长子阮,即辽世宗,其母为王妃萧氏。次子娄国,字勉辛,天禄五年(951年)遥授武定军节度使,后因谋害辽穆宗,被杀。三子稍,生平不详。四子隆先,字团隐,其母大氏。五子道隐,字留隐,其母高氏。耶律倍虽然落魄失意,未能称帝为皇,但自其孙子辽景宗以后,辽国皇帝皆为其子孙,《辽史》说这是他“让国”之“至德之报,昭然在兹”。

  数年后,后唐明宗死,其养子李从珂发动兵变,自立为帝。936年,太原帅石敬瑭称臣于契丹,借兵灭亡后唐。李从珂兵败,欲召耶律倍一起自焚,耶律倍不从,李从珂便遣壮士杀死耶律倍,时年38岁。石敬瑭人城后,收瘗其遗骸,北送人契丹,此后被葬于医巫闾山,谥文武元皇王。其子辽世宗即位后,改谥让国皇帝,陵墓名显陵-辽圣宗统和年间,又改谥文献皇帝-辽兴宗时,增谥文献钦义皇帝,庙号义宗。

继续阅读:辽太宗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铁血红颜,辽宫雄后:萧太后传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