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离开辽东军营
朱翊钧折腾了一晚上,自己腰酸背痛的,只能坐在床边,望向了自己身边的正黄旗女人们。
“皇上累坏了吧。”
她们十多人面露坏笑,则是端来了一碗人参汤。
这老人参还是从李时珍那里得来的,完颜惠将其煲好了汤,亲自前来喂朱翊钧。
朱翊钧本就不好意思,但是奈何自己抬不起腰。
今夜为了演这么一场戏,他可谓是付出了太多。
不知大头姐那一边应对如何,他始终还是很担忧。
只听见脚步声传来,完颜朵掀开了寝宫的帘子。
朱翊钧连忙询问道:“努尔哈赤他们什么反应?”
完颜朵则是给自己端来了一碗茶水,小嘴抿上一口,这才缓缓说道:“陛下,你都不关心一下臣妾。”
朱翊钧强行忍住腰酸,他走到完颜朵的身边,开口请求道:“我的小祖宗,不要再卖关子了,赶紧说说。”
只听见完颜朵缓缓说道:“她没事,成功骗过了努尔哈赤等人。”
朱翊钧悬下来的心,这才放下来。
看来自己的计划算是成功,就是不知努尔哈赤等人下一步的密谋。
一步的详细还需要大姐头跑过来,他才能了解更多。
夜色逐渐地黑了,朱翊钧也有些犯困了。
他心急如焚,怎么自己的人还没有回来。
过了半个时辰,正当他觉得大姐头可能遇害了,却是听见了脚步声。
没等大姐头自己掀开帘子,朱翊钧就将她给拖了进来。
大头姐的脸色憔悴,看似已经遭遇到了一些不好的待遇。
朱翊钧连忙询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难道是努尔哈赤和多铎对你动了手!”
面对着朱翊钧的一连询问,大姐头一连摇头。
她张口说道:“皇上,让你担忧了,小女回了一趟家,这才知晓父亲已经病入膏肓了。”
顿时,朱翊钧命人拿来一些食物,摆放在大姐头的面前。
“朕看你有些伤心过度,不如边吃边说。”
朱翊钧并没有着急地询问对方关于正黄旗的事,而是听大姐头开始诉说家事。
只看见大姐头流着眼泪,她满面泪痕,慢慢地说道:“我阿爸本来身子骨就不行,又连续三天没有吃上一口东西,现在他已经半死不活了。”
原来还是吃不饱的问题。
虽然朱翊钧对待正黄旗有些抠搜,但是一天两顿饭还是可以保证温饱的。
正黄旗忍吃不饱,他多少有些不解。
“皇上,你是不知努尔哈赤和多铎两人为了想要策划造反一事,他们私下已经从正黄旗老人手里征收粮食了。”
“只要是他们认为没有战斗力的老弱病残,一律都不给粮食,让他们自生自灭!”
朱翊钧没想到努尔哈赤居然为了自己正黄旗部落再度辉煌,居然可以区别待遇自己的族人。
“看来他们一直都没有打算归属我大明王朝,造反之心一直有!”
朱翊钧望向大姐头,开口说道:“你放心,此事朕会管的。”
虽然朱翊钧尚未想好解决的办法,但是他先给对方画了个大饼。
“皇上,小女也是死里求生,谁知道刚到正黄旗部落,努尔哈赤就对我使诈,差一点就上了他的当。”
大姐头详细地向朱翊钧开始描述整个过程。
朱翊钧听完之后,顿时感觉努尔哈赤的智商提高了,他们正黄旗的警惕也随之高了。
“那他们准备下一步啥时候动手?”
朱翊钧问到了一个关键点上。
“他们是计划等你离开辽东军营的那一天,然后准备去抢夺粮库,最后带着粮食逃往深山之中。”
朱翊钧早已猜想到,他们是这么做的!
可是,现在的问题,自己尚未知晓正黄旗在深山之中的窝点在何处?
朱翊钧准备继续发力,让镶黄旗小兵进一步去问询。
不过,一下子地去询问,只怕是引起多铎的怀疑。
因此,做任何事情,还是需要找好一个由头。
比如说可以让适当告知多铎等人,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搞到大明的粮食。
当然,这样的事情是需要镶黄旗小兵去做的。
自己作为大明皇帝,目前还是只能控制大局,至于那些小事情,还是需要命手下人去做。
“既然正黄旗准备行动了,那我大明也不能被动!”
朱翊钧抬起困倦的眼,望向了寝宫之外,太阳已经升起了。
当即,他决定回到大明营帐,准备和文武大臣们谈一下事情。
朱翊钧穿好了龙袍,他迎着冷风,回到大明营帐里。
今日,他起来得格外早,营帐之中并没有几个人。
不过,海瑞和朱希孝两人已经缓缓进入营帐之中。
“陛下,你一夜没有合眼。”
海瑞望向朱翊钧的黑眼圈,他开口关切地询问道。
“海刚峰,昨天晚上可是发生了一件大事!”
朱翊钧详细地与两人叙说着,他们立刻警觉了起来。
“这么说,努尔哈赤他们近些时日还真要造反!”
“皇上,咱们现在必须想办法遏制他们!”
海瑞和朱希孝一唱一和,他们劝说朱翊钧。
朱翊钧意味深长地说道:“咱们不用惊慌,让狗咬狗就行了。”
朱翊钧之所以没有动手杀鳌拜,原因还是镶黄旗有利用的价值。
现在,他们总算是可以派上用场了。
只听见朱翊钧说道:“朕上次自己草拟了一份手谕,里面的内容大概是打算一个月之后离开辽东军营,重归京城。”
海瑞其实早已有所耳闻了,并不感到惊讶。
倒是主席孝倒是有些诧异,皇上离开了,这辽东的局势谁螚控制得住,万一又打起来了?
“朕只不过是做做样子,给他们看的。”
顿时,朱希孝明白了。
皇上这是在准备再度演戏。
“要是朕不提出离开辽东军营,正黄旗和镶黄旗两部落,他们绝不敢有太大的动作。”
海瑞点了点头。
经过几场战役下来,建奴部落多少都很畏惧大明皇帝。
“朕打算先将此事告知鳌拜。”
说罢,朱翊钧冲着锦衣卫挥了挥手,命他们去请鳌拜过来。
海瑞和朱希孝大概也猜到了皇上想要干什么?
片刻之后,鳌拜前来了。
他没有了上一次的傲慢无礼,这一次反而懂礼节了。
“臣鳌拜参见皇上。”
朱翊钧冷笑一声:“你鳌拜之前还不肯接受朕的任命,现如今倒是有了一些臣子之风。”
“还是陛下心胸宽广,大人不记小人过,臣这才明白皇上是为了我好。”
鳌拜口中的鬼话一套又一套,令朱翊钧有些发懵。
想不到一个大老粗,现在也可以客套起来了。
不过,朱翊钧没有空继续思忖这些,了当地询问道:“鳌拜,上次朕已经说了,封你为辽东大将军,现在准备履行承诺,朕准备离开辽东军营,日后你必须尧听从朱希孝的话,在辽东不许闹事!”
朱翊钧的话说完了,对方愣住了。
当鳌拜听见大明皇帝说要离开之时,他多少有些不解。
毕竟校场的田地刚刚开耕完成,准备要种上马铃薯。
大明皇帝理应好好地等待这一切都完成了之后,才可能放心地离开。
“陛下,不知你何时打算离开?”
“可能半个月之后吧。”
鳌拜低下了头,他开始思忖着。
大明皇上如此着急地离开辽东军营,总是要有一些说法吧。
“不知皇上为何要那么快走?”
“当然是京城有一些事情需要朕回去处理。”
朱翊钧将话说得模棱两可,引发鳌拜更多的猜想。
“朕让你驻守在辽东,当然不是让你干饭的。”
“日后你需要和朱希孝两人合作,将校场那片地给朕种上马铃薯,并且收成不能少于一千石。”
鳌拜突然感觉自己身上有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不过,他现在更为担忧的是,万一正黄旗趁着大明皇帝离开的这段日子,他们要是造反了,那可就不好搞了。
“皇上,臣觉得你不能离开辽东军营。”
鳌拜半跪在地面上,他开口劝说道。
“为什么?”
朱翊钧反而问询鳌拜缘由。
对方思忖了一会,这才缓缓张开说道:“万一正黄旗的努尔哈赤和铎铎两人萌生了造反之意,岂是我镶黄旗可以应对过来的。”
“你放心,朕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准备给你镶黄旗每一位士兵发放燧发枪。”
鳌拜愣住了,他觉得自己听错了。
啥时候大明皇帝对自己如此放心了!
居然主动提出给镶黄旗提供真家伙。
“皇上,这……”
“怎么,你们镶黄旗还不情愿。”
鳌拜立刻摇了摇头,他巴不得此等好事越多越好。
“既然如此,那么朕就决定宣旨了。”
只听见朱希孝扯着嗓子,开口大声叫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打算在二十天之后起驾重归京城,自从以后,辽东军营之中一切事务全全交给锦衣卫掌事朱希孝和辽东大将军鳌拜。钦此。”
黄绫卷轴到了鳌拜的手里,他感到非常沉重。
大明皇上真要走了,那么正黄旗多半是要反的。
到时候,此事落到自己头上,只能让镶黄旗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