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孙长庆抬头看了看周老伯,眼神飘忽,躲躲闪闪的似乎是不敢说。
“嗯?”
周老伯一个眼神钉过去,那孙长庆登时如同被割了一刀,急忙说道:“来监察当年张洛秋,让你建造的这座小白宫。”
“小白宫?”我走上前,从怀中取出那颗红丸,问道,“是为了这颗红丸吗?”
孙长庆摇摇头说道:“当初只是猜想那张洛秋,呃,不不,是张圣手,他建造这小白宫,有什么特殊的意图,小白宫里头具体有什么秘密,我们却不知道。”
周老伯点了点头,问:“然后呢?”
孙长庆舔了舔嘴唇,说道:“近期我才收到密函,说是易长龙在天一门刺探到了重要情报,让我们严密看守小白宫,并设法取得里面的红丸。”
“也就是说,天一门也是最近才知道小白宫里,有红丸的?”
“是这样的。”
原来如此。
“你知道这红丸究竟是什么吗?天一门,为什么想要得到它?”
“据说是……呃……天,天启,泰昌……”
他一句话还没有说完,便轻喟一声,一动不动了,仿佛一下子失去了生命力,眼睛也无神地瞪着前方。
“据说是什么?”周老伯问道。
我却立马就感觉到了孙长庆体内的阴魂消失了。
“不好,周老伯他已经死了。”
我话音未落,就听到孙长庆身体倒地的声音。
“这……”
周老伯上前一看,果真那孙长庆的尸体已经死去多时。
如今寄附在上面的魂魄小时,尸体快速的腐化,一阵恶臭之后,尸体上的血肉干枯称为肉屑,被风一吹,登时就消散在夜空当中,现场只剩下了一具白骨。
周老伯缓缓摇头,说道:“此人 体内并无半分我周门的道术,看来他是在近期杀死我门中的孙长庆,然后寄附在他身上的,之前所言,带艺投师云云,只是为了遮掩身份,随口乱说的。”
我点了点头,说道;“也只有这个解释了。”
“就在他想要说出天一门秘密的时候,却莫名其妙的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回事儿?”
王彪挠头着问道,“莫非,这里还有内奸不成?”
周老摇摇头,说道:“如果说我们之前没有防备,还有可能觉察不到暗处有人,现在我们打起全部的精神提防着,怎么可能觉察不到隐伏在暗处的杀手呢?”
我点了点头,以我和周老伯的修为,是不可能觉察不到暗处有人,至少不会在对方动手杀人的时候,还无动于衷。
我俯下身摸了摸那孙长庆的脉门,却见其体内真气冲撞,孙长庆自身的三昧火烧着了他体内的魂魄,这才导致那魂魄被烧了个魂飞魄散。
“周老伯,看来天一门早就防备着这个魂魄落入咱们的手里。”
这魂魄受天一门的驱遣,就连寄附在孙长庆体内的过程,也是天一门操作的。
魂魄入侵,孙长庆原本的魂魄肯定要与之抗衡,天一门保留了孙长庆自己的一部分魂魄在紫府当中。
时间一久孙长庆的魂魄对入侵的魂魄的痛恨,与日俱增,渐渐积压了一股无名三昧火。
天一门的人更在那寄附的魂魄上施了法,一旦那寄附的魂魄将要泄露天一门的秘密,那道力变会发挥作用,放出孙长庆的残魂,引燃无名三昧火,烧灼紫府,把寄附的魂魄弄的魂飞魄散。
王彪听了我的解释,不觉张大了嘴巴:“乖乖,还是真狠啊!”
我则是捏着手中那一枚红丸,思索起孙长庆临死前,说的“天启”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周老伯学识渊博,对我说道:“天启在西方指的是一种末日景象,据说天启的时候,会有四大骑士出现,带来瘟疫、战争、饥荒和死亡,导致天地末日。”
我却摇了摇头,说道:“这些只是西方的传说,跟咱们关系不大吧?”
“没错,但传说,多半经由当地真是发生的历史演变而来。西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很有可能会在东方继续上演一次。莫非,天一门想要让曾经发生在西方的末日天启,再在东方发生一次?天启泰昌,是说末日之后,建立新的秩序,国家昌泰的意思?”
“这未免太匪夷所思了,简直痴人说梦,且不说能不能办到,他想要让天地重新洗牌,那现在在台面上管理一切的宗门,会允许吗?只要那天一门的门主没有发疯,就不会作出这种于所有人为敌的事情。”
我摇了摇头,继续说道:“而且,周老伯你看这个盒子,还有这颗红丸,样式、图案,都是东方古典的路子,而且玉蟾金桂,也是存在于我们东方传说当中的药材。”
“你的意思是?”
我缓缓说道:“周老伯不要忘了,”
周老伯听了我的话“嘶”了一声:“莫非,此天启指的是……”
我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天启帝。”
天启帝也就是明熹宗朱由校,不算南明的话,他是明倒数第二个皇帝,只在位了七年,就死了,天启作为他的年号,也只用了七年。
这个皇帝正经的经书没有读过几本,却喜欢做木工活儿,在历史上有“木匠皇帝”的称号。
“如果天启指的是天启帝,那后面的泰昌就是……”周老伯想到了泰昌帝,猛然顿悟,惊醒道,“红丸案!”
我曾经从我父亲那里听说过红丸案。
古话说得好,国家将亡,必有妖邪。
明朝末年,民不聊生,农民起义频发,世间几乎成为人间炼狱。
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就发生了被后事称为“明末三大案”这种即恐怖,又诡异滑稽的事情。
明末三大案,分别是,廷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
挺击案和移宫案,与时下的事情无关,如今单讲红丸案。
说的是,明万历四十八年七月,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的万历终于死了。
他的儿子,太子朱常洛继位,年号泰昌,史称泰昌帝。
泰昌帝在八月一日举行登基大典,据史书上说,他当天是步伐沉稳,浑身上下看不出一点儿生了病的样子,然而到了十天之后,他就莫名其妙的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