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面和屋顶都已焕然一新,连装着玻璃的新窗户都刷了亮红色油漆,看着格外喜庆。
前院墙角的两颗石榴树上,还挂着几个青涩的石榴。
屋里摆着的虽然都是些旧家具,却被万春生他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翠翠是第一个跟在陈大山后面跑进院子的。
她仰着小脑袋,盯着上方悬着的电灯灯泡,小嘴像连珠炮似的问:“舅舅!这灯怎么这么亮呀?比煤油灯亮好多呀!”
“晚上在院子里玩,是不是就不用怕黑啦?”
陈桂花紧跟着走进屋!
她伸手摸了摸刚刷过的墙壁,立马猛地把手收回去捂着胸口,满脸晕晕乎乎地笑:“哎哟,我现在,真是感觉自己每天都跟做梦一样!”
“大山,这……这院子真是你买的?”
赵慧兰也跟着走进来,看着屋里的一切,眼眶都红了:“大山,这……这真是咱们的家?在市里的家?”
陈大山用力点头,笑着调侃:“对,这就是我们在市里的家,是陈府,陈家大院!”
陈桂花微微一愣,随即“噗嗤”一下笑出声,感觉自己的脸都要笑僵了。
赵慧兰和曹庆丰听到这话,也是忍不住笑,眼里满是感慨。
这房子虽然没村里刚起的新房宽敞,墙也没那么白,可这是在市里啊!
在他们看来,从李家村到昌河市,这其中的差距,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可陈大山愣是凭借一己之力,走到了这一步!
看着一家人喜滋滋的样子,陈大山也眉眼含笑,神情格外惬意。
相比起表彰大会上,万众瞩目的风光得意。
全家人一起把日子越过越好,反而让他更踏实,更让他觉得舒心!
翠翠跑到屋外,又跑了进来,抱着陈大山的腿蹦蹦跳跳:“舅舅,我以后能经常来吗?能跟外面的小孩子一起玩吗?”
“能,都能!”陈大山俯身将她抱了起来,朝曹庆丰夫妇和赵慧兰说道:“以后咱们在村里有新房,在市里有小院,想住哪就住哪!”
“明天我就带你们出去逛逛,熟悉一下环境,然后再给你们配一把钥匙!”
“你们啥时候想来住,就啥时候来住,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陈桂花吸了吸鼻子,笑着点头:“哎!都听你的!”
赵慧兰也抹掉眼泪,露出恬静的笑:“那我们明儿去了街上,得买些菜种回来。”
“这院子空着太可惜了,得开块小菜地出来,往后要是来常住……”
她的话还没说完,陈大山就笑了起来:“菜可以种,不过菜地已经不用开了!”
他说着就牵着赵慧兰的手,得意地往后门方向走:“你们还没看全呢!”
“这里不仅前面有院子,后面还有个更大的院子!”
“菜地早就已经开好了,而且还是开了两块,啥菜都能种……”
陈大山一手抱着翠翠,一手牵着赵慧兰,很快就到了后院。
灯光亮起的瞬间,赵慧兰和紧跟着过来的曹庆丰两口子,全都又一次瞪大双眼愣在了原地。
后院比前院大了近一倍,两块菜地整得方方正正,土垄打得笔直,院子里还立着一口压水井……
夜色渐深,和光街大多数人家都熄灯进入了梦乡!
可陈大山家的小院里,却满是欢声笑语!
陈大山上回买的面条还剩不少,邻居送的鸡蛋也还在。
陈桂花和赵慧兰一边在厨房忙活,一边时不时地感叹几句,锅里的面条煮得咕嘟响,香味飘满了整个屋子。
曹庆丰和陈大山则是把之前收起来的床架支上,然后收拾床铺。
翠翠时而好奇地在各个房间里钻来钻去,时而又去院子里追着萤火虫跑……
若不是实在太困了,这一家人还只怕是要到下半夜才睡得着。
……
第二天一大早,陈大山就被敲门声惊醒了。
出门看到站在院门外的是万春生和他两个徒弟,陈大山笑着打招呼:“万师傅,你们这么早就来啦?”
万春生看到陈大山也很高兴:“小陈同志,你来的正是时候!”
“你这边最迟明天就能完工了,要我领着你看看不?”
陈大山摇头:“我昨天晚上就看过了,干的不错,万师傅果然是老手艺人!”
万春生心里一松,眼里顿时生出了几分期待,连忙试探着问道:“小陈同志,既然你觉得还算满意,那你之前说的做家具的事……”
陈大山点头道:“我正想跟你说这事!”
“床架、衣柜、桌椅啥的全都得做,而且还得尽快做好!”
“可我们最近又要在这里住几天,要是你们干活动静太大,或者摆的东西太占位置……”
万春生打断陈大山的话,急切道:“小陈同志,我明白你的意思!”
“我家离这儿不远,完全可以做好了再给你搬过来!”
“实在不行,我还能借隔壁大妹家的院子用两天,保证不吵着你们!”
“你放心,我一定以最快的速度给你做出来!”
“我还有个师兄,他那边还有两个人,手艺也是没得说,保证给你弄得整整齐齐的!”
“到时候你要是不满意,不给钱让我搬回去都成!”
陈大山点头:“行,那就交给你来做!”
“另外,我还想在前面院子里搭个棚子,后院也想再砌个小间出来,你能干不?”
万春生内心激动,表面郑重点头:“你愿意相信我,我就敢打包票,绝对让你满意,要是不满意,我免费给你返工!”
陈大山跟他谈好,还写了个简单的合同。
把整修房子的尾款痛快地给了,又交了一百块钱,作为定做家具和搭棚子的定金。
两人说话的时候,曹庆丰一家和赵慧兰也都起了床。
简单地吃过早饭,陈大山便带着他们坐公交去了聚宝路。
发现他在这边也到处都是熟人,曹庆丰两口子和赵慧兰自然是免不了又一番惊讶的。
不过很快,他们就又被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注意力。
一家人在这里逛了大半天!
回家时,连翠翠手里都拎着个布娃娃,大人们更是提着大包小包的生活用品和吃食。
这么多行李实在挤不了公交,最后只好花钱找了两辆人力三轮车,才把他们连人带物一起送回去。
算是浮生偷得半日闲!
刚到家,陈大山就骑着自行车,去印刷厂把第一批包装盒驮了回来。
沈安国发了话,印刷厂那边的效率没得说。
几天的功夫,就做了五千个包装盒出来。
到了第二天早上,陈大山就又骑上自行车,马不停蹄地逐一拜访之前接触过的那些国营单位。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会卖沈安国的面子,而且有些单位也确实是情况特殊。
不过即便是这样,陈大山这一天下来,也是收获颇丰。
第三天早上,他便坐上提前约好的人力三轮车,带着那些包装盒去汽车站,坐上了前往丹水镇的班车。
家人都已安顿好!
是时候回去弄清楚那个名叫刑开军的人,到底是哪路牛鬼蛇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