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的观众,都被王晨所塑造的故事世界所深深吸引。
【这哪里是剧本呀?我简直分不清现实和虚拟了。】
【真是有血有肉,那些脚不沾地的作品好多了。】
【毫无疑问,这部剧本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已经超越了本场所有竞争者。】
【这才叫真正的剧本。】
【刘宏昌终于把全部精力用在搞事业上了,这才对头!】
【跟女人纠缠,始终不是个头。】
【不过也正是因为何文慧,他才走出了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步。】
【如果不是当初不是给何文慧安排工作,他也不会从舒服的国营食堂,来到这机关食堂。】
【从咱们现在人的角度往回看,刘宏昌这两个关键选择,都是十分正确的,按照时间表计算,再过几年经济搞活,私营酒店饭店遍地开花,所谓的国国营食堂,立刻就会破产,所有员工下岗。然后你看现在的机关食堂,基本上都是外包,刘宏昌走错一步,都是万劫不复呀。】
【真的,我一个亲戚就原来在机关里做食堂,后来食堂撤销了,直接就下岗了。】
【故事的背景应该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个时候国营食堂,机关食堂还在鼎盛期,能够看透这一点的人,真是少之又少。】
【总之无论什么时代,有一个规则永远不会过时,位置最稳固的人。永远都是不可替代的人。】
根据这些观众们的评价,王晨明白自己的写作的方向进一步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但是,大师卡消耗的速度也是惊人的。
这场比赛,才刚刚进行了一半多一点点。
他已经耗费了三四张大师卡。
接下来的时间眼看还有40分钟左右。
他一咬牙一跺脚,直接把那一小时的卡片献祭了。
随着卡片的燃烧,大师级的能力重新回到他的身体。
带着敏锐的笔触,他又一次回到了自己的剧本世界。
面对王科长的阴阳怪气,刘宏昌没有选择跟对方针锋相对的硬顶。
他知道现在自己是穷人办事,并且以自己现在的实力,根本无法跟王科长相提并论。
自己虽然炒的一手好菜,认识了不少领导,并且得到大领导的赏识。
可是,这市直机关头头脑脑,一般都是省里有关系。
一个个也都不是无根的蓬草。
一句话,在机关食堂一亩三分地。
一切都是他说了算。
但是走出厨房,在机关大院,但凡是两条腿走路的人。
就算是门口的哨兵,锅炉房烧水的大爷,都得客客气气的。
保不齐,谁就是谁的亲戚朋友。
这个时候刘宏昌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说出自己的顾虑。
【其实我炒菜的手艺也一般,咱就是尽心尽力吧。】
【但是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待在厨房呀。】
【也得为以后想一想。】
【我知道我这个人的文化程度偏低。】
【然后,可能跟大家有点隔阂。】
【不过我最近也是报了党校学习班,正在补课。】
【争取这两年拿出个大专文凭来。】
【我相信过几年,咱们机关大院对文凭的要求会进一步的提高。】
【我是真想多学点东西。】
【别的真是一点没多想。】
看到刘宏昌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王信也不好说什么。
模棱两可说了句。
【那就先按领导的意思办吧。】
【再有什么困难,我帮你尽量的克服解决。】
虽然还有一些心不甘情不愿,但是后勤科的科长点了头,等于一切阻碍都消除。
接下来就等着后勤科长,老吴退休了。
搞定了后勤科这边的问题。
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等着刘宏昌。
那就是,培养一个替代者的问题!
自己走了之后,谁盯着自己的位置?
虽然自己向大领导承诺,两边一手抓。
可是,谁都知道这只是糊弄鬼的说辞。
自己到了后勤,肯定也有自己的分管工作。
就算毫无意义,自己也得瞪圆了眼去做。
那机关食堂这一块,具体谁负责呢?
现在杨麦香已经从食堂调入了财务科。
等于是他少了左膀右臂,账目的问题已经搞得他焦头烂额。
如果他再去后勤科,这里就等于天都塌了。
所以在明年老吴退休之前。
刘宏昌必须要培养出几个合格的代替者。
那几个大学生实习生,是肯定留不住的。
人家本来就想找个地方多干点活,捞个好的口碑,不至于自己年底被淘汰。
一旦转正,这些家伙肯定会飞也似的逃离食堂。
并且这几个大学生虽然现在服服帖帖的在他手底下工作,其实一个个也都有点小背景。
虽然来的时候个个感恩戴德,一旦走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嘴脸。
所以这帮大学生也是靠不住。
剩下的就只剩下他的两个徒弟,一个一个大纲,一个小龙。
大纲这个人比较实在,长得人高马大,性格憨厚,学起厨艺来,虽然天赋不高,但是稳扎稳打,一般的彩色也能做得有模有样。
小龙就机灵多了,在烹饪方面颇有天赋,才跟了他不到一年多,就已经在国营食堂学会了一些家常菜色。
来到机关食堂之后,又对他进行了专门的培训。
把一些拿手绝活,传了他一部分。
但是,老话说的好,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他也不敢把自己的压箱底绝活倾囊相授。
最牛的几个招牌菜,还是秘而不传。
比如霸王别姬,三羊开泰这些菜,当初可是刘宏昌豁出一条命去,才跟老爷子的战友学到的。
对于机关食堂这边,刘宏昌是既要放手,又要留一手。
如果在这边,自己真的完全被替代。
那自己就失去了留在机关的唯一维系。
机关这些人,年纪大的基本上都是靠着在基层多年工作慢慢冲上来,有一部分是靠着关系直接空降过来,大部分的年轻人都是靠着学历,九死一生才被选中。
机关大院,就没有寻常角色!
刘一无关系而无背景,三无学历。
在机关大院扎下根,真正的成为其中一员。
每一步都需要瞻前顾后。
所以,他选择把家常菜色,日常经常做的拿手菜,都交给了大纲。
而一些特色菜,食材要求比较昂贵的菜,都交给了小龙。
这样他们两个一高一低,可以搭配着来。
万一某个人头疼脑热,还有一个顶替。
并且安排两个人,绝对比安排一个人要强。
两个人可以互相制肘,互相平衡。
在机关食堂待了这么久,现在刘宏昌也跟别人学会了一些基础的驭人之道。
左右平衡之术,是基本操作!
这样搞的话,两个人都无法完全取代自己。
并且,两个人背地里还不合!
这样,刘宏昌就可以时不时的回去救场,显示自己的重要性。
毕竟压箱底的几个绝活,两人一个都没有学会。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机关食堂的账目问题!
如果没有人把杨麦香的活捡起来,那自己还是走不了!
何文远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立刻又向自己的姐姐提出建议。
【既然现在刘大哥需要会计,你为什么不向会计方面努力转型一下?】
这个时候何文慧真的对妹妹刮目相看!
虽然何文慧大学里学的不是会计专业,但毕竟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
学过高数的!
转型做会计专业,那根本不用花太大力气。
就这样,何文慧私下里就跟杨麦香学习会计技能,两个人也逐渐的熟悉起来。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杨麦香几乎是毫无保留把自己会的东西全部交给了何文慧。
而一向没啥眼力价的何文慧,终于开了窍。
在通过会计资格考试之后,他立刻就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去杨家串门表示谢意。
而杨家人对何文慧的态度,也是十分玩味。
这个时候,杨麦香的父母已经知道了刘宏昌的身份变化。
特别是知道刘宏昌明明已经当上机关食堂主任,却还努力的利用闲暇时间上函授大专,转去后勤。
立刻就这几个年轻人刮目相看。
过去的刘宏昌年龄大,工作卑微,虽然工资高一点,但是在老辈人的眼里没啥出息。
天天就知道颠大勺,就是一臭做饭。
就算比起那些刚入职的公务人员和工人,每个月能多赚几十块钱,但在他们眼里还是低人一等。
他们万万没想到,就是凭着手艺好。
刘宏昌居然能够跟机关的大领导牵上线,混成这么大场面。
并且把自己的女儿,从香油坊这种小单位调进了机关!
二老的态度,已经陡然发生改变。
他们对当初回绝刘宏昌的行为,懊悔不已。
他们特别期待刘宏昌能和自己的女儿,再续前缘。
可刘宏昌好像有点记仇,或者关系的发展还没到那一步。
一直没有登门拜访。
因为刘宏昌还记得,当初杨麦香的父母回绝自己,一来是因为自己的工作性质,二来是因为自己家住房紧张。
现在自己虽然官儿是开始做明白了,但是住房毕竟还没有到手。
他计划着,等到明年房子分到手里,有了底气,然后再故地重游。
杨麦香父母面对自己女儿的情敌,或者是前情敌,感觉总有些怪怪的。
有点亲热,但是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