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的这个作品的名字,中国式关系。
显得有点蹭热度的意思。
当时有个非常火的片子叫中国式离婚。
估计就是模仿了人家的格式。
到了王晨这里,绝对不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现在他已经风生水起。
他写出的作品已经成了精品的代言词。
所以根本不需要蹭别人的热度!
当时一直觉得这个电视剧的名字,有点别别扭扭。
现在趁机正好改掉。
改成什么名字呢,简单直白一点。
【背刺!】
没错,就是背刺。
这个片子核心内容就是背刺!
这个简单的四口之家,除了男主角孔春秋之外。
他的媳妇儿朱可,女儿孔晓,丈母娘这三个女人没一个好东西!
作为一个男人,作为这个家庭的栋梁。
他默默的支撑着这个家的一切。
他却没想到,他保护的这三个女人。
却纷纷以自己的方式,背叛了自己,背刺了自己!
用这两个字做名字,才最贴切!
看到王晨的新作品,居然选了这么个古怪的名字。
现场的观众都感到很诧异。
【背刺是什么意思?】
【话说节目组真是,怎么连续搞这些怪怪的题目?】
【上回搞了个婆媳剧,把所有的选手都搞一个措手不及,这回又搞了一个绿帽剧!】
【话说,搞这种题目是不是有点三俗了?】
【确实有点擦边的嫌疑,但是节目组估计也需要话题吧。】
【现在节目组真的为了流量,脸都不要了。】
【怎么可以搞这种毁三观的题目?】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情况也挺多的。】
【现在的道德水准,为人的底线,都在持续不断的下降。】
【我觉得这种剧挺好的,有时候看那些帮派科幻凶杀还有古装那些不接地气的题材,其实也挺无聊的。】
王晨思索了一下原著的这些人设。
在原版里,孔春秋的前妻朱可是护士。
这个职业的设定还是比较符合逻辑的。
因为某些职业的女性,涉及到婚外情的几率特别高。
包括又不仅限于,护士,幼师,银行女职员。
但是在王晨的故事世界里,直接让朱可没有工作,成为一个家庭妇女。
这样一来,拉的仇恨更大了。
过去朱可虽然工作不是很好,但毕竟也算独立自主。
自己也挣工资,不管多少,也算是自给自足。
一般家庭妇女,都是家里孩子多一点,或者孩子比较小需要人照顾。
而孔家的女儿,孔晓已经快上初中了。
基本上自己都能上下学了,并且家里还有姥姥。
这种情况之下,一般是不需要母亲持续工作,全程陪护的。
但是在这个故事世界里的朱可,比起原著里的前期版本更加无耻一些。
因为不想劳心费力赚几个小钱,再加上丈夫身为公职人员,有一定的职位,收入比较稳定。
并且家里有两套房产。
所以朱可自从结婚之后,从来没出门赚过一分钱。
但是,他却把家里的财产算得紧紧的。
第1场戏,是王晨完全二次创作出来的。
深更半夜,男主角孔春秋蹑手蹑脚的从床上爬起,偷偷来到了客厅。
环顾左右无人之后,开始在沙发上摸索。
看到他鬼鬼祟祟的样子。
现场的观众都在猜测。
【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在找啥?】
【我猜是在找烟吧。】
【应该是媳妇不让抽烟,他把烟藏在沙发里了。】
但是,下一秒钟整个客厅的灯就被拉开了。
双手叉腰的媳妇儿朱可,气势汹汹站在他面前,手里还拿着两张50元面额的钞票。
【你是在找这东西吧?】
【好啊,孔春秋!】
【你居然敢藏私房钱!】
【我每个月给你的300块钱不够花吗?】
看到这里,所有的观众都笑了。
【原来又是个耙耳朵。】
【真是太惨了,就两个50的,也就100块钱,藏来藏去的,还被媳妇发现了。】
【一个月300块钱零花吗,我觉得还凑合吧。】
【300块钱不够呀,光抽烟都不够吧?】
【像这种公职人员,肯定又有人情世故,吃个饭啥的,300块钱够干啥?】
【我的天哪,过得这么惨吗?】
【是因为他工资比较低吗?】
接下来,孔春秋也有点不好意思,连忙为自己分辨。
【这个月人家请我好几回了。】
【我也得请人家吃顿饭。】
【哪怕是在大排档呢。】
【你一个月给我那点钱,两顿饭就没了。】
【我这个级别,抢先吃饭也不能找太次的地方吧。】
【孔上就要选处长了,虽然说十拿九稳。】
【但是给我投票的这些人,我也得笼络一下感情。】
听着这些话,媳妇儿却越发来劲,狠狠的把两张钱往他脸上一甩。
【你自己每个月挣多少没数吗?】
【一个月才8000块钱。】
【养活他们一大家子。】
【知不知道晓晓一个暑假花了多少?】
【补习班就4000多。】
【再加上特长班兴趣班。】
【你一月工资压根没剩!】
【还想要啊,多少钱?】
【家里什么条件你不知道吗?】
【一个月就这点死工资!】
【不知道省着点花吗?】
听到朱可的咆哮,现场的观众都有一些愕然。
【一个月8000多工资,应该不算少了吧。】
【如果说小年轻8000工资应该算比较高的,但是看他这个岁数,几十岁的人了,应该高一点吧,至少1万以上。】
【有些国企,除了工资以外,应该还有奖金的,加上奖金,他这个级别应该1万多了。】
【不过小孩子的特长班补习班花钱确实猛。】
【可以不参加呀,兴趣班这东西,不就是忽悠小孩玩吗?】
【说句实话,我给女儿报了个古筝班,花了10万,从小开始学,到最后一上小学全忘了。】
【没办法,我儿子也是,花了5年时间学街舞,花了给20万,到最后也是一上初中,全给忘了。】
【所以这些兴趣班,到底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
【不能以偏概全,我女儿学钢琴,上学后也一直在练,现在已经钢琴10级了。】
【钢琴10级也不能高考加分啊,有个毛用。】
【只能算是陶冶情操吧,其实跟打游戏也没啥区别。】
【这个不能这么说,钢琴学会了,毕竟多一门技能,如果失业了,可以去夜总会弹个钢琴,这算一门谋生手艺。】
【你会打游戏,也不能当赚钱的家伙呀。】
【境界不同,层次不同,看待事物的问题也不同。】
【花几十万学钢琴的家庭,最后也不会去夜总会弹钢琴吧。】
【估计要谈的话,也是自己家的夜总会。】
【你会让你的孩子,在自己家夜总会弹钢琴伺候人?】
【话扯远了,话扯远了。】
【不过现在所谓的兴趣特长班,确实是鱼目混珠。】
【很多基本上都是挂着羊头卖狗肉,忽悠小孩和家长玩而已。】
【比如说什么无人机,自己买个无人机自己玩儿,不比他们教的强。】
【还有那个所谓的编程,基本上就是智商税。】
【没有高数的编程,就是瞎扯淡。】
【没办法,你怎么说都跟那些人说不通的。】
【不是每个家长都懂这些东西,做程序员的家长,或者在电脑方面略有造诣的家长,看到这些东西自然觉得是胡扯,但是那些对这方面一窍不通的家长呢?】
【每年大学新生入学的时候,电脑城那些卖笔记本的奸商都乐开了花。】
【基本上,电脑城就靠着9月份狠狠的捞一笔。】
【越扯越远了……】
王晨也是被观众们的弹幕搞得一头雾水。
这届观众好像是最难带的!
刚才还不是在讨论自己的作品吗?
怎么扯到兴趣班上去了?
怎么又扯到新生入学了?
怎么又扯到笔记本奸商?
这都哪跟哪呀?
看来,自己选的这个蓝本确实弱了一些。
没有让观众集中注意力!
不过接下来,他们就不会这样精力涣散!
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要面对什么样的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