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比赛作品,名字就不能起得过于严肃。
于是王晨小手一点,直接把自己的作品命名为水煮三国志!
听到这个名字,现场的专业及观众们,也都有些小躁动。
【哦,是三国题材吗?】
【为什么叫水煮三国志呢?】
【这都不知道,真没文化。】
【只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类似题材的电视剧。】
【他一个新人编剧能够写好这浩瀚的三国题材吗?】
【说真的,还真没有过成型的三国题材电视剧。】
【因为成本实在太高了。】
【现在的历史剧基本上都是吃力不讨好。】
【不光是成本高昂,并且现在观众并不喜欢纯粹的历史剧。】
【大家更喜欢看古偶剧古装探案剧。】
【这些剧目成本更小,风险可控,并且造星能力更强!】
【从他的选题上就可以看出,这个编剧是个新手,不专业!】
【像历史剧这么难的题材,应该选择近代。】
【比如说明和清!】
【三国题材,也不便于出售剧本。】
【虽然比较讨厌大辫子剧,但是清朝的服饰是最多的,最便宜的,可以节约成本。】
【不知道会写成什么样子,千万不要侮辱,歪曲历史就好。】
看到观众们一本正经的评价。
王晨立刻冷汗直流。
我去,这些是观众吗?
我怎么感觉比以前的评委还严肃。
一个个都很懂行呀!
这些影视圈的冷门知识,他都不知道!
看来接下来自己的创作必须小心一点。
既然是正统严肃的历史剧,所有的设定,所有的剧情桥段,涉及到正史的,必须考究!
这个倒是不难,毕竟王晨自带巨大系统。
查询这些事实资料非常方便。
只不过,他现在还没想好如何打开这个庞大的三国世界。
难道要像原版一样,老套的以刘关张的视角,为主视角?
既然自己写的是三国志,就不能遵循三国演义那种尊刘贬曹的老路子。
当然了,刘关张的一些人性光辉和优点,自己还是要描写一下的。
历史就是历史,不得任何人美化歪曲。
如果说老版三国演义唯一的美中不足。
就是原著的作者罗贯中,对于刘备一方自带滤镜高度美化。
对于袁绍,曹操如何发迹,如何成为三国霸主的过程,都是一笔带过。
实际上,很多戏份值得考量和挖掘。
王晨决定从多个角度,用多个视角来诠释三国!
三国,首先从皇帝刘宏驾崩开始。
刘宏当然不是一个好皇帝。
他贪财好色,任人唯亲,胸无大志。
但是,他尚在人世的时候,起码可以维持超也微妙的平衡,压制各地门阀,还有那些手握兵权的将军。
所以说,东汉的土崩瓦解。
就是从这个人咽下最后一口气开始。
在他临死之前,还犯下了无数昏招。
那就是为了敛财,开启了买官卖官的先例。
使得无数无德无才之人成为基层官员,为了捞回自己买官的成本。
大小官员都吃相难看,疯狂搜刮百姓。
而与此同时,天下大旱,10室9空。
流民居无定所。
这是故事开始的大环境。
如果我们用张角的视角打开三国时代。
在他面前的是怎样一个人间地狱呢?
庄稼已经连年歉收,但是张弘开启了买官卖官的先例,营造了无数贪得无厌的庸吏酷史。
这些人的贪婪和残酷,更加激化了矛盾!
张角,河北邢台人。
其实只是一乡野郎中出身。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他分给大家的符水,真的可以让大家病情好转一些。
他开始创办太平教的时候,其实愿望很单纯。
因为这个时候所有来求符水的人,都穷的叮当响。
大部分人都没钱付账。
为什么他的符水管用?
因为他在水里加了一些最常见的草药,和一些稀疏的米汤
能给这些饥肠辘辘的百姓,续上一口气。
当初创办太平角,就是想以信仰的方式,让这些人记得以后度过灾年,手头有钱,以后把账还上。
这些乱世之中礼乐崩坏,易子相食。
唯有信仰可以倚靠。
却没想到,饥荒越来越蔓延,流离失所的人们越来越多。
大家都聚拢在张角身边,期待着这位大贤良师,能够带领他们找一条活路。
张角手里的粮食也是有限的,他存了数年的香火钱,已经开始见底。
他最后连做符水的米汤,都没了。
但是依然有成千上万的饥民,持续不断的向他的住所涌来。
眼看自己就要跟这些百姓一样,成为一栋枯骨。
张角心中不甘。
这个时候他的信徒已经遍布全国各地,甚至各地郡县府,都有自己的信徒。
甚至皇帝身边的太监,有的都是自己的忠实信徒!
通过这个便利,他了解到某些郡县囤积的粮食,已经快涨破仓库。
但这些贪婪的官员,宁可看着百姓尸骨累累,也不愿意下播一粒粮食。
朝廷拨来的救灾款项,全部入了他们私人口袋。
这个时候张角面临艰难的抉择。
现在他已经信徒百万之众,遍布各行各业。
张角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
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完全可以凭借着身居高位的信徒,进入朝廷做个高官。
甚至皇帝身边的太监向他保证,只要他愿意。
就可以封他为国师,所谓的宫廷祭祀,都由他来掌管。
皇帝刘宏,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
他认为张角的太平教,可以抚慰那些躁动的平民。
可以让各地掀起的暴乱平息下去。
面对着巨大的诱惑,张角却犹豫不决。
而他的信徒,大部分都是一无所有的逃荒百姓。
眼看一个个信徒在自己面前饿死。
张角的良心在颤抖。
他没有太大的野心,原本只是一个略通医术的道士。
他原本只想尽自己绵薄之力,让那些挨饿的百姓不那么痛苦。
却没想到,自己的无心之举,居然聚集起这么大的力量!
他一个人可以荣华富贵,甚至可以带着自己的兄弟张梁,张宝鸡犬升天。
但那些信仰他的饥民们呢?
谁来管他们?
无数的母亲带着即将饿死的孩子,一个个跪在张角面前。
他们一个个口中呼喊大贤良师。
希望张角能够救救他们的孩子。
在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夜晚之后,张角终于做出了决断。
他也破天荒地改变了教义!
原本温和,不信奉暴力的太平教摇身一变。
在内应的帮助下,张角带着无数基民开始攻破防御松懈的郡县,将粮食分发给百姓。
他的这种举动,使得信仰太平教的人,呈几何倍数增加!
一时之间,整个大汉遍布黄巾军!
他们虽然装备简陋,也几乎没有任何军事训练。
但是,压倒性的数量,让一般规模的军队望风而逃。
写到这里,王晨停顿了一下。
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里。
作者都不愿意在黄巾军身上浪费笔墨。
因为在所有人看来,黄巾军就是一群弱鸡,一群被人刷的经验。
一群拿起钢叉的农夫。
跟正规军轻轻一碰,就会四散而逃,伤亡惨重。
刘关张以及曹操袁绍这些乱世豪杰。
几乎都是踩着黄巾军的尸体,一步一步爬上去的。
但是大家都没有想过。
这些黄巾军都是活生生的人。
他们成为黄巾军,只是为了活命。
只是为了有一口吃的。
有些人并不是真的信仰太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