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嘉的确对美食的兴趣不大,可不大也不等同于没有。
叫她去找好吃的,她懒得去,给她泡面,又嫌寒酸。
多少是有些难伺候。
好在孟和脾气好,他特意跑出去找了一圈,不过北方城市的夜生活,显然是没有南方城市那么丰富多彩的,现在这个时间点,还在营业的店已经不多了。
最后好歹给她弄了碗不是方便面的面回来,哪怕带回来的时候已经有一些些坨了,郑嘉也没有嫌弃。
她是不嫌弃,但胃口也不大,吃了没几口,就明显吃不太下了。
郑嘉还是有进步的,不想吃了也没有明确表现出来,但孟和很快看出来,于是把她面前那碗面直接端了过去。
像吃别人剩下的食物这种事,郑嘉上一次见,还是她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回来看她,妈妈吃不下了,爸爸就把妈妈吃剩下的馒头接过去,非常自然地继续吃。
那时候的郑嘉觉得,爸爸真是不讲卫生呀。
到后来方仕秦开始给她讲皮影戏的故事,她突然就明白了,汉武帝为什么那么执着地想要见到他已经过世了的妻子李夫人。
再到更大一点,青春期比较喜欢往一些奇奇怪怪的方向去想,比如那位李夫人甚至根本算不上是汉武帝的妻子,而像李夫人这样的“妻子”,汉武帝还有很多很多。
根本没有多情根深种,还偏要搞得自己特别深情的样子。
一直到后来成年之后,郑嘉才逐渐明白过来一个道理,那就是不能用现代的价值观去要求古人,历史人物是有时代局限性的。
该感动的还是可以感动一下子的。
眼下郑嘉看着孟和吃她剩下来的面,突然生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来。
孟和三两下把剩下的面扫荡了,然后才问:“怎么样,今天有什么收获?”
刚上车没多久就闭目养神到直接睡着,连车停了、全车人都下车了你都没发现,有什么收获吗?
不得不说,孟和是会阴阳人的。
“有的,”郑嘉回答他,“你刚才去买东西的时候,叮叮给我发视频,说她初见成效了。”
原来是张叮叮有了收获。
“成效如何?”
郑嘉把手机拿出来,给他看照片。
真不错,张叮叮柔嫩的掌心已经被核桃都磨破了皮。
可见她每天盘核桃的强度有多高。
“方老先生今年收这两位徒弟,看来至少态度都还不错。”
如果张叮叮盘核桃能有这个力度,那可想而知茅宁了。
茅宁的照片也很快被他女朋友发过来,手腕上提着三块砖,已经勒出了红痕。
但这才哪儿到哪儿呢。
郑嘉也从小经历过这些训练,所以她那时候在西北看上去提不起那么重的箱子,完全是装的。
她还笑呢:“那时候箱子的确是很重,我就想看你出出洋相。”
结果也没能看成,虽然孟和也觉得的确是重,但也不至于完全提不起。
“我那时候就发现了,你这个人还挺那什么的嘛。”
“哪什么?”
“就还挺争强好胜?”
“争强好胜算坏事吗?”
那倒是也不至于。
郑嘉问他:“你之前对皮影戏那么排斥,是因为家里那场大火吗?”
即便到了这个时候,孟和依然不愿意提到这个话题,他只是简单带过:“后来自己想明白了,真正迈不过去的坎儿不应该是皮影戏。”
他不愿意说,郑嘉也就不勉强了。
但是孟和很好奇:“你这样千里迢迢的,想方设法集合这么多人,是想干什么?”
如果连方仕秦都在配合的话,应该是和皮影戏有关。
“我想复原当年为汉武帝做出来的李夫人皮影人。”
“但这应该不是简单集合一些人,就能够复原的。”
毕竟谁都没有亲眼见过当年李夫人的皮影人。
“我费尽心思想要认识的,全都是当年为汉武帝制作这只皮影人的能工巧匠后人。”
郑嘉说完,发现孟和竟然一点好奇都没有,她自己都忍不住了:“你就一点儿不好奇吗?”
“我自己也是,有什么可好奇的。”
也是,他们家应该是出了变故之后,才对皮影戏讳莫如深的,孟和从小应该都接触过,他知道自己是能工巧匠的后人,也不算多稀奇。
“只不过经过时代变迁,岁月洗礼,当年的那些人,到最后自己都未必还在坚持,更何况是他们的后人。”
郑嘉问他:“你会不会觉得我这种梦想,很不可理喻?”
“只要是梦想,哪怕是千里迢迢从祖国最东方赶到西藏去晒个太阳,都值得尊重,”孟和在这一块可以说完全上大分,“不过我想提醒你一句,朱迪的个性,恐怕不是你之前对张叮叮他们那样,就能轻易结交的。”
“我知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所以你没见我今天都没去跟他套近乎?”
有些人个性就是这样的,你越是热情地凑上去,他越是不想理你。
朱迪和普通的I人还不一样,他介于E和I之间,在内向的人面前外向,在外向的人面前内向,而且你要是在他面前表现的过分热情的话,他就会自动判定你有什么精神上的问题……
当然这和他的职业习惯有很大关系。
朱迪这个名字听上去就蛮西化的,像是什么英文名的中译名,但当然不是,非但不是,而且他还是个中医。
中医啊。
望闻问切那种中医啊。
一看你就想搭脉的那种中医啊。
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没几个是完全健康的,多多少少都有些毛病,久坐不站、躺着不爱动、饮食习惯不规律、爱吃垃圾食品、作息不规律,等等等等,朱迪就爱搭个脉,来判断一下你究竟是身体出了毛病,还是精神方面有点问题。
郑嘉不敢贸然行动的原因就是……
她很怕直接被朱迪先入为主地判了个“精神有问题”,那接下来岂不是所有事都会被他理所当然地认定为是在发疯。
所以不宜着急,先观望观望,看看情况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