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花妈妈一副打量货物的模样,黄杏儿有些害怕,瑟索地往李二蛋身后顿了顿,只敢偷偷的看花妈妈。
本来对黄杏儿不满意的花妈妈,看到黄杏儿这副表情,突然来了兴趣,男人,最喜欢柔弱的女子,看黄杏儿脸上露出恰好慌乱的表情,心想这介三这回介绍的人不错。
介三知道花妈妈搞错了,"花妈妈,你别看了,人家两口子,走投无路来投奔你了,你这不是缺个烧火的婆子,你看她怎么样?"
烧火的?花妈妈有一瞬间的诧异,当个烧火的有些可惜了啊,既然他们两口子是为找个落脚的地方而来,她也不勉强。
花妈妈吹了吹艳红的指甲,这指甲可是她花了一两银子才涂的这么好看,"行,我这正好缺烧火的,她这么年轻,做这活肯定行,不过,我可先说好,我这个人,从来不逼人,若是哪天她自己想明白了,不想天天伺候别人,想进我这花楼,到时候你别找我。"
她花妈妈在花楼呆了三十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年轻女子,但凡有些姿色的,进了她这个门,被有钱有势的客人看上了,根本不用花多少心思,稍微哄几句,这女的就找不到东南西北了,哪里还用得着她做说客。
介三知道,所以他一开始就给黄杏儿说清楚了,黄杏儿和李二蛋愿意,那他不管那么多。
看着花妈妈怜惜的表情,介三有了主意,花妈妈不就是觉得黄杏儿略有几分姿色吗,那么就让他亲手打破这个幻想,"李二蛋家的,你没听见花妈妈同意你在这干活了,你傻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谢谢花妈妈?"
不当迎客女,当烧火婆子,黄杏儿很是心满意足,她真心实意的对着花妈妈道了谢。
但因头低着,花妈妈也没看出有什么不对,只是觉得黄杏儿口齿不太清晰。
好像知道介三的意思,说完话的黄杏儿一抬头,对着花妈妈笑了笑,这不笑还好,一笑可把花妈妈吓一大跳,又是现在屋里里暗,黄杏儿最近暴瘦,脸上的皱纹较多,笑起来嘴里黑咕隆咚,看着十分渗人。
"你的牙……"
黄杏儿张开嘴,让花妈妈看看,"之前我遇人不淑,这牙是年前被负心人打掉的,以后也长不出来了。我家那口子腿脚不好,现在只希望妈妈好心,给我们俩一个落脚的地方,我们就感激不尽了。"
唉,自古以来,女子活的就不容易,看黄杏儿也是一副被负心人伤过的,花妈妈生了恻隐之心,她点点头,带着黄杏儿和李二蛋带到一个阴暗的屋子内,让他们住下。
这时,花妈妈才发现黄杏儿的男人走路一瘸一拐,头上还冒着冷汗,就知道了这又是一个靠女人的男人。
花妈妈叹息一声,只希望黄杏儿没有看走眼,将来李二蛋能一直对她好吧。
花妈妈告诉黄杏儿收拾完,就到隔壁去烧火,屋里的人等着用开水。
黄杏儿应了一声,进到屋内才发现屋内虽小,可挺暖和的,估计是挨着火房的缘故,这下李二蛋的腿不冷,就能好的快些了,心里对花妈妈的感激又深了一分。
……
介三走了之后,李秀才看着林妧惊魂未定,下午也不让林宣学习了,让他好好陪着林妧,开导开导,毕竟李然才走,林妧本来就不开心,又遭遇这事。
林宣这一下午又是倒茶倒水,又是给林妧捏肩,可显得他多懂事。
胡氏在一旁看着有些眼红,她看着林妧,"你说你家怎么教的孩子?怎么一个两个都这么懂事,孝顺。"
林妧喝着热水,看着累的不轻的林宣也不心疼,林宣站在她跟前,她看着林宣她才安心。
"弟弟,去给你大娘也捏捏肩,让你大娘感受感受你的本事。"
林宣听了点点头,跑到胡氏身后,先是给在胡氏背上用小肉手锤了好多下,让胡氏放松下来,然后双手使劲,在胡氏肩上狠狠捏了几下。
没想到林宣人小,手上挺有劲,没防备的胡氏哎呦喊了一声。
人小鬼大的林宣开口了,"大娘,我捏的是不是疼了?大娘之前没被人捏过肩膀,也可能是不适应,以后我多捏几次您就习惯了。我娘在家成日里在家绣花,绣花不但费眼睛,坐一天腰酸背痛,还不敢让我知道,自己偷偷揉揉腰捶捶背,有一次,被我发现了,我就试着给我娘捶背,捏肩,后来我娘习惯了,说我捏的好,现在我在家常给我娘捏肩膀。"
被林宣捏了一会,胡氏真的感觉轻松许多,听着林宣在后边喘着粗气,知道他累了,于是拉着林宣坐到凳子上,让他喝口水歇歇,看林宣的眼神更慈爱了,谁不喜欢嘴甜心善的孩子。
"大娘养了好几个孩子,有男有女,可没一个你这么贴心的,我都羡慕死你娘了,要不然你别走了,留下来给我当儿子怎么样?"
知道胡氏是逗他,林宣也不害怕,笑着对胡氏说,"大娘,你惯会骗人,我觉得姐夫比我好多了。他长得高,又会读书,对家里人还那么好,还会给我讲道理。"
胡氏点点头,是了,她这两个儿子,平安跟她最贴心,也是跟她最亲的。
林宣又看了一眼胡氏,"我听我大姐说,昨儿大娘给我做的红烧肉,那肉不是大姐买的,而是姐夫的姐夫给的,大姐还说在家经常吃肉,那肉都是我大姐的大姐送的,她心好,大姐说了,大姐的大姐对姐夫最好,那我想着,她对姐夫好,那肯定对大娘你更好。"
听着林宣姐夫的姐夫、大姐的大姐,胡氏想笑,知道林宣说的是李枚,李枚是个懂事的,也不怨平安跟她大姐最亲,李枚对平安好,平安肯定知道。
但胡氏没想着林妧也记得这么清楚,还对林宣说李枚的好,看来林妧跟平安是一样的人,别人对他们的好,他们都记在心里。
"对了,林宣,你大姐的大姐家里,有个小男孩,跟你正好一样大,过几日他们过来,你们俩在一块看看能玩到一起不?"
说完胡氏有些头疼,自己先摇了摇头,"他才是个泼猴,成日里不是摸鸡遛狗就是下河抓鱼,没有一会儿闲着的时候,你可不能跟他学,到时候回到家你娘看着你变了个人,再不让你来这玩。"
听到摸鸡遛狗下个抓鱼这几个字,林宣的眼睛突然亮了,他也想玩啊,就是没人跟他一起,林宣搂着胡氏的袖子,不住地的晃,"大娘,好大娘,你就让他过来玩嘛,我们肯定玩的开心,有什么好吃的我让着他,只要他肯带着我玩怎么都行。"
哎呦呦,感情林宣在这装了一天的乖孩子,还是漏了馅,胡氏笑的眯起眼,"好好,过两天就让壮壮过来,你们好好玩。"
真好!林宣高兴的一蹦三尺高,他不仅想要跑出去玩,他也不想一直学习,虽说阿翁对他也很好,也不严厉,但是他真的不想学习啊!!
林妧看着林宣脸上的表情一会开心一会憋屈的,就知道他心里打的什么鬼主意,林妧笑着摇摇头,他才八岁,正是贪玩的年纪,随他吧,读书这条路,太艰难了,不仅考验脑子,还考验一个人的耐性。
还因着她家原先做生意,姨娘也没打算林宣能在读书这条路上走多远,只要他认字,出门不被人骗,稍大点,林宣想干什么都依他。
胡氏看着林妧心情好不少,也轻快许多,她喜欢林妧,林妧懂事、贤惠,体贴家人,那么胡氏也希望林妧过得开心些。
"对了,你姨娘说要在你二妹那住多少天来着?你二妹这一下生了双胎,身子得慢慢调养着,还是有个年长的在身边看着好些。"
林妧眯起双眼,她也不知道,临走时她对姨娘说,让姨娘别急着回,注意自己的身子骨,年龄大了,连续长途奔波身体吃不消,另外就是她见林瑶一面也难,趁着这个机会,多陪陪林瑶也行。
反正林宣跟她住的好好的,姨娘也不用操心家里。
最后,姨娘只是说了句,"我去了看看情况再说吧。"
这边钱姨娘跟着李然还有镖局的人,十二一早就到了青阳县。
因着上次来过,钱姨娘对去奉府的路比较熟悉,她知道林妧跟奉府不对付,但是不知道林妧告诉李然没有,不管怎么样,这一路上,李然对她已经很照顾了,她进了青阳县就下了车,跟李然告别了。
正好李然也不想去奉府,他方才还想着跟钱姨娘怎么说,这下正好不用说了,李然看着钱姨娘背着行囊一个人赶路的模样,突然明白了林妧对钱姨娘如此尊重是为什么了。
虽是姨娘,却不卑不亢,进退知礼,尤其是不喜麻烦别人,跟林妧很像,这也就是为什么林府落败以后,林妧与钱姨娘能撑死门楣的原因了吧,钱姨娘这样,不偏不倚,林宣跟在她身边挺好的。
因着大清早,钱姨娘赶了一夜的路,此时又累又困。
听着街上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她突然有些饿了。
坐到一个摊位前,要了碗馄饨,还别说,这里的馄饨馅大皮薄,还挺好吃的。
吃完饭,钱姨娘浑身舒坦,走路也有劲了,按理说这马上到奉府,她没必要自己花钱买东西吃,可是,林瑶是个妾,想要见她用得先拜见当家主母,这是规矩,虽说奉夫人不一定见不见她,总归不会给她好脸色就是了。
上次她跟林宣也是,进了门被奉夫人的丫鬟好一通说,说个不好听的,打狗还得看主人,丫鬟对着他们吹毛求疵的挑刺,想必林瑶的日子过得也不好,这不,避免堵心,林宣这次干脆不来了。
钱姨娘这次学精了,没有去奉府大门,而是去了角门,上次他们在大门求了很长时间,塞给看门的几枚铜板,那人才给他们指了指,旁边有小门,他们这种不入流的亲戚,走小门。
钱姨娘走到小门跟前,敲了敲门,随后小门被打开,里边的人只露出一个头出来,钱姨娘笑着从怀里摸出几枚铜板递给看门的婆子,让她去通报一声。
看门的婆子拿了钱才把门打开,婆子成日里就看门这一件事,她认得钱姨娘,就是林姨娘的娘家人呗,现在林姨娘生了双胎,不管怎样,只要孩子能养大,以后不愁吃不愁穿,她还是乐意卖林姨娘的人情的。
婆子领着钱姨娘去了杜水仙的院子,正巧杜水仙肚子大了,为避免生产不顺,在院子里走动。
看见那婆子走到小月跟前,在她耳边说了几句,还指了指门外。
"怎么了?小月。"
小月半蹲下来,今儿杜水仙心情不太好,肚子里的孩子闹腾,她睡不着,很早就起来了。
"马妈妈说,林姨娘的娘家人来了,现在正在门口站着,等着拜见夫人。"
杜水仙冷哼一声,她正愁找不到出气的人,正好有个不长眼的触霉头,"把人给我带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