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8章 项目计划
海冰玉2025-08-02 10:372,628

  易飞说道:“许老师,如果我向学校投点钱,是不是就好办了?”

  虽然两位老师都说特招丽丽直接读研没有问题。

  但两人刚才都说等项目有了进展再特招,说明还是多少有些问题的。

  哪怕最后成行,也会给人诟病。

  假如一点问题没有,刚才干嘛不直接说可以招呢。

  丽丽其实读不读研无所谓。

  她想玩就玩,想睡就睡。

  总之,她过她喜欢的人生就是。

  丽丽喜欢什么?易飞还真的不清楚。

  漂亮衣服?昂贵首饰?像橙子一样想睡到几点睡到几点,想买什么买什么?

  这些都是表像。

  刚才刘师母说特招她读研时,她并没有反对,反而两眼放光,说明她是想去读研的,说什么去学校看着自己只是借口罢了。

  那就让她去好了。

  她这个年龄,别人还没上研究生呢。

  如果向学校投些钱能解决问题,那就投钱嘛,用不着两位老师为难。

  现在学校怎么样不知道,有没有这个政策也不知道。

  反正以后肯定花钱是可以是上学的。

  也有特招研究生的政策。

  许昌国说道:“那当然就好说了,就像特招你,一点问题都没有,因为费莱研究所分部是承担部分研究生教学任务的,你如果向材料学院也投个几十万,你都可以直接要求学校特招丽丽,就以这个为条件就行。”

  特招研究生有一个条件对社会特殊贡献。

  赞助学校当然是特殊贡献。

  学校不过发一个毕业证书而已,能投钱进学校的,大部分也是为了镀金。

  这是双赢的,何乐而不为呢。

  在特招研究生中,恐怕这个是最好实现的。

  别的还要考察来考察去,这个就不用考察,钱到,人直接到就成。

  易飞说道:“那我向材料学院投资一百万。”

  只要花钱行就好办。

  挣一百万块我又不难。

  既然几十万就成,那就多投点。

  赵丽丽瞥了易飞一眼。

  这个傻子,既然明年年中就能把项目搞出来。

  有了项目,学校就会特招。

  花一百万就为了让她早一年读研究生?

  这不是他常说的脑子进水吗?

  有钱也不用这个花法吧。

  她去读本科和读研,甚至旁听有什么区别呢。

  说起读研。

  赵丽丽其实也挺想去的,易飞去了啊,到时候他博士毕业,自己就一个本科,还是读师范的,别人说起来是不是有些寒碜?

  除了读书,她还真是啥事也干不好。

  易飞刚才说的那个锂电池,肯定是能成功的。

  这项目算自己头上也不错啊。

  省得以后人家说起来,都说自己是花瓶。

  就是因为长得好看,才入了易飞的法眼的。

  刘晓梅说道:“用不了那么多,有五十万就足够了,你可以要求材料学院建个实验室,比如电池材料实验室,以后,做实验也方便些,特招丽丽花点钱只是堵一些人的嘴,我听说丽飞公司建了两所希望小学,还要建新二中,凭这些学校就可以特招丽丽。这就是对社会有特殊贡献,丽丽也是丽飞公司的股东,自然符合条价,钱出多了,最后也不知道钱到哪去呢,倒不如一次不要太多,指定做什么,需要的时候再投。”

  该给学校争取的,那是一定要争取的。

  尤其她还是材料学院的副院长。

  但以后易飞和丽丽是老许和自己的学生,自然得为他考虑。

  钱太多了,也会被浪费掉。

  倒不如多投些在费莱公司。

  易飞说道:“我听师母的,五十万我随时能拿出来,具体干什么就由师母安排就是了。”

  五十万,他从家里拿现金就可以。

  当然,赞助是以公司的名义,用不着他拿现金。

  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本来明年读大学的。

  想不到过十来天自己就去上大学了。

  说不定明年还真接上研究生。

  丽丽本来想和自己一起考大学,也不用考了。

  她还纠结是读金融还是读电子。

  结果直接上研究生了,上的材料学。

  易飞现在都有点迷糊了。

  许昌国问道:“易飞,对那两个项目,你可有具体计划?”

  他关心的还是项目的事,易飞和丽丽去上学根本就不问题。

  有现成的政策在那呢。

  就算有人难受,也没有办法阻止。

  “计划肯定是有的。”

  易飞说道:“两个项目我都准备在十月份启动,这一个月做些准备工作,89年元旦前,争取把图像传感器的芯片设计出来,然后去流片做出样品,同时在全世界主要国家把专利申请了,再写些文章发表了,锂电池这块呢,进度差不多吧,争取在89年元旦前把所有实验都做完,明年年中到年底能进行量产一两种锂电池。”

  总之。

  这两种产品能不能快速推广,能不能快速挣钱不重要。

  由于现在的技术限制,指望cmos图像传感器赚钱肯定不现实。

  锂电池倒是发展很快。

  重要的是抢先搞出来。

  先把坑占住了。

  图像传感器重要的是后面应用的开法,那需要长期的努力。

  理论研究固然重要。

  更重要的是推广和应用,围绕着这项技术打造一个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业链才最重要。

  当初覃玉铃设计芯片的时候,是得把一些专利技术核算在成本之内的。

  所以易飞帮着她查阅了大量的专利资料。

  这些东西就在他脑子里,可以随时调出来。

  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费莱电子可以在这两个行业一直领先。

  推出一项技术。

  也不是不让别人生产。

  可以收专利费啊。

  那就能赚更多的钱,有钱就能研发更多的新技术。

  这是个良性循环。

  所以下一步专门成立个专利公司就非常重要,这个公司还要在各主要国家设立办事处,主要是收购专利、申请专利,处理一些专利侵权案件。

  易飞想把这个专利公司注册在新国。

  费莱公司占有一些技术,一些能让费莱和其它几家电子公司有平等谈判的资格的技术就成。

  另外一些注册在专利公司。

  时机成熟后,专利转让过来就行。

  毕竟华夏未来十多年,对专利这块并不重视。

  只有在DVD机上吃了大亏才逐渐重视起来。

  都是十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自己都不重视知识产权,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易飞接着说道:“图像传感器这个项目主要由许老师、季师兄、周安和我参加,锂电池项目有师母和丽丽参加就可以了,当然如果师母有带的学生,也可以参加。”

  项目参加人员无所谓。

  反正绝大部分工作都得自己完成。

  他也想培养周安、季钢杨,可是时间不等人。

  他俩能把这个项目吃透。

  下个项目能帮上忙就不错了。

  刘晓梅说道:“我和老许当然想参加这个项目,至少能见证下奇迹的诞生,但我想老许的意思和我差不多,不做项目的发起人,做个普通的参与者就行,至于锂电这个项目,我想自私一点,我女儿许沁宜去年研究生毕业,在临大材料学院当老师,也没有好课题,好课题也轮不上她,想让她沾下光,跟着项目跑跑腿。”

  她和老许都快退休了,什么名啊利啊也不太在乎了。

  易飞有抱负,有理想,而且肯实干。

  项目也是他的。

  荣誉自然也是他的。

  女儿其实也挺优秀的。

  尽管自己和老许都在临大,可按资排辈是谁也改变不了的。

  她要是想在学校有好课题,恐怕还得熬几年。

  倒是跟着易飞做项目,比在学校强。

  实在不行,干脆跳槽到费莱电子公司。

  刘晓梅觉得,费莱电子公司的平台比临东大学的平台要强。

  学校的经费是一大问题。

  另一个问题就是课题转化率太低,花了不少人力、物力研发的项目,一般验收后就束之高阁了。

  能转化为商品的少之又少。

  费莱公司则不同,所有的项目都有目的性。

  这也让工作更有意义。

继续阅读:第1969章 暂时不回来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从1987开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