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招娣好吃懒做,还总是喜欢嚼舌根挑拨离间,所以,她非常厌恶李招娣。
而老太太呢,又总是想要她再生二胎,总是言语之中带出一些意思,她就开始抗拒,还有就是,她生了个女儿,老头老太太本来就是个重男轻女的,她应该看得开一些。
然而,她也有钻牛角尖的时候,就觉得,老头老太太过于偏心二房了。
这矛盾,就日益的越积越深了。
如今,得芸蔓在中间,她倒是觉得,这日子,越过越好了。
孙柔去了二房,正好二丫在,她想了想,并没有给那一百块。
“老二,我来是跟你商量个事儿,大丫到了年纪了,要去上学的,她的学费和粮食,暂时我们来,你好好养着。”孙柔说道。
一侧,唐云蕊咬着牙。
孙柔也没有搭理二丫,这孩子,身上总有一股子阴鸯的气息,就好像怨念深重一样,孙柔不知道二丫为什么会有这种样子,不过,她也没有多管,主要是,她也管不着。
一百块钱是在二丫去地里的时候,孙柔才去给的。
“我不能要,大嫂,这钱,我不要。”唐建业摇头。
“行了,拿着吧,不过,得蔵好了,明天李招娣就出来了,到时候,别被她给拿了去。”孙柔说完就走了。
唐芸蔓在开学前一天,一大早就约了傅璟珩一起去了山上。
“我要割好多草回来。”唐芸蔓跟傅璟珩说。
“没事,我每天放学回来帮你一起。”傅璟珩说道。
“好!我们每天放学一起割草。”唐芸蔓点头。
“芸蔓,我还有个想法。”傅璟珩看着唐芸蔓,道:“我想等下次去镇上,买一些菌菇的种子,我还想让大伯帮我去看看能不能买到石斛的苗,我想在山上种。”
“傅璟珩,你……怎么想到这些的?”唐芸蔓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我就想着,多赚钱啊!”傅璟珩笑着道。
唐芸蔓觉得,这小孩子真的是个聪明的孩子。
石斛在将来,会成为热销的保养食材,如果现在就开始种植,到时候年份好的石斛,风干了,会更值钱。
还有菌菇,山上的天然条件,栽种菌菇非常合适。
“只是,需要人照顾啊,毕竟,山是大家的山,是村民的,甚至是这个清水镇的。”唐芸蔓撇嘴,道。
“我想先暂时在小庙后面栽种,那一片山坡,需要从小庙宇过去,我要请黄大仙帮我看着。”傅璟珩说道。
“他……”唐芸蔓想说,每次她看到黄大仙,总觉得,那双眼睛可以一眼看穿她似的。
“他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他非常灵敏的,不管是谁,从他面前过,其实他都能够看得见。”傅璟珩说道。
“那……行吧,我会支持你的。”唐芸蔓说道。
“嗯。”傅璟珩点头。
俩人在山上割了许多的草,之后又摘了一筐的果子,到中午了才回去。
早上,唐芸蔓和傅璟珩路过小庙的时候,里面还没有动静,到了中午他们下山的时候,黄大仙已经起来了。
“黄大仙爷爷。”傅璟珩走过去,抓了不少的果子放在一个框里,道:“山苹果,给你洗干净了。”
“傅家的小子,有事儿找我啊?”黄大仙仿佛能够窥探人心一样,直接笑着问道。
唐芸蔓微微愣了愣,她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看向黄大仙。
结果,她发现了,她对这个人,什么都感知不到。
傅璟珩很快将自己的计划给说了一遍,黄大仙听了,不断点头。
“嗯,好孩子,你这是自己赚学费啊!”黄大仙说道。
“是的,黄爷爷,我想自己赚钱,我爷爷身体也不好,我想给他去治病。”傅璟珩说道。
前世,当他有钱了,爷爷却不在了,很多个夜里,他都会做梦,梦见小时候爷爷护着他的情景,爷爷苦了一辈子,他却没有能够让爷爷活着享受一天的福。
所以,这一世,他也要让爷爷多享享福,让爷爷身体好起来。
“好孩子。”黄大仙点头,很是赞赏。
唐芸蔓在一边坐着,听着这一老一少聊天。
傅璟珩说的少,只是帮黄大仙烧火煮水,还帮黄大仙蒸了一些红薯,等忙完了,这才拉着芸蔓一起回家了。
芸蔓跟傅璟珩在一起,唐家人个个都放心,而等他们回去,孙柔他们直接给傅璟珩装了饭,让他在家里吃了。
北山村许多人都知道,傅璟珩现在基本是吃在唐家了,有人甚至还想挑拨老太太的。
结果,却被老太太给顶回去了。
“杜家的,你别在我面前挑,傅家那孩子,吃的不多,但是,帮我们家做的不少,老大家也给了他一个人份子钱,每个月,多给五块钱伙食费,算是这孩子的,傅璟珩呢,捞鱼,挖草药赚的钱,都给孙柔那儿存着了,所以,傅璟珩不欠我们家的。”
老太太这话,传到了孙柔的耳朵里,这让孙柔在晚上,坐在自家的缝纫机后面,跟唐建国好一番感慨。
“你说,妈怎么就说变就变了呢?真的是变得太好了。”
“其实,她本来就挺好的,刀子嘴豆腐心。”唐建国笑着说道。
“妈!”
唐芸蔓从自己的小房间出来,走到俩人面前。
“芸蔓,明天要上学了,睡不着?”孙柔问道。
“闺女,不怕的,你那么聪明,肯定考第一。”唐建国也立刻说道。
“我不是说这个,我想说,这些天,你们注意一些,不要让三婶出事儿。”唐芸蔓这几天总有危机感,总觉得要出事。
“你……什么意思?”孙柔放下手里的活儿,看着闺女。
“爸,妈,你们相信我说的话吗?”唐芸蔓问道。
“你说,什么话?”唐建国见闺女一本正经的模样,他也很认真很严肃的点头:“我们信你。”
“我,自从那天落水上来之后,也许是憋闷的时间长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可以听到别人的心里话了。”唐芸蔓这个谎,是想了好些天,才决定说出来的。她要上学去,回头家里的事儿,她万一照顾不到,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