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不告而别
江南山水2025-08-20 09:164,109

太极殿内,死寂一片。

李道宗被拖拽出去时那绝望的求饶,还缭绕在殿梁之上。

所有曾经主张分封的大臣,此刻都垂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他们看向萧羽的眼神,充满了敬畏与恐惧。

这个男人,不仅拥有足以颠覆天下的武力,更有着让他们望尘莫及的政治手腕和心胸格局。

他根本不是一个纯粹的武夫。

他是一头,披着武将外衣的,真正的猛兽。

龙椅之上,李渊眼中的欣赏与激动,几乎要满溢出来。

他缓缓站起,俯瞰着下方百官。

“朕,今日在此,正式宣布!”

“我大唐,自今日起,废分封,行郡县!”

“天下州府,兵马钱粮,一切调度,皆归朝廷!”

“此为国策,万世不易!”

“有敢再议分封者,以谋逆论处,夷其三族!”

最后一句,杀气凛然,不容置疑。

“陛下圣明!”

以长孙无忌、韩非为首的官员,立刻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其余众人,也纷纷反应过来,齐刷刷跪了一地。

“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分封之争,这块压在李渊心头最重的巨石,在萧羽雷霆万钧的手段之下,终于被彻底搬开。

大局已定。

就在李渊准备享受这胜利的时刻,一个苍老的身影,却再次从队列中走出。

是裴寂。

他躬身下拜,声音嘶哑。

“陛下,分封之事已定,国本已固。”

“然,国不可一日无储君。”

“陛下三月之前曾有言,待萧元帅回朝,便会册立太子。”

“如今元帅已归,还请陛下早立储君,以安天下人心!”

此言一出,殿内刚刚缓和的气氛,瞬间又紧绷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李渊和萧羽的身上。

是啊,分封制解决了,可太子之位呢?

这才是真正关系到皇权传承的核心问题!

李渊的眉头,微微蹙起。

他看着跪在地上的裴寂,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这个老家伙,还真是锲而不舍。

不过,他说的也没错。

是时候,给所有人一个交代了。

也是时候,让他这个好儿子,真正地回到他应该在的位置上。

李渊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全场。

“众卿所言,甚是在理。”

“传朕旨意!”

“明日辰时,于太庙举行大典!”

“朕,将亲自祭告列祖列宗。”

“届时,朕会同时宣布,我大唐新后与太子的人选!”

新后!

太子!

两个最重磅的消息,同时宣布!

整个太极殿,再次陷入了巨大的震撼之中。

所有人都明白,这两个位置,必然是捆绑在一起的。

册立王婉儿为后,册立萧羽为太子!

这是要将萧羽,彻底绑死在大唐的皇车之上!

“退朝!”

李渊没有再给任何人议论的机会,猛地一甩龙袖。

“恭送陛下!”

百官再次跪拜。

李渊走下御阶,经过萧羽身边时,脚步顿了一下。

“萧羽,你留下。”

“其余人,都散了吧。”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众人心中一凛,看向萧羽的眼神,变得更加复杂。

单独召见。

这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

百官散尽。

空旷的太极殿,只剩下李渊和萧羽二人。

李渊负手而立,静静地看着眼前的年轻人,许久没有说话。

“随朕来。”

他转身,朝着大殿后方的章台宫走去。

章台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私下召见心腹大臣的地方。

这里没有了太极殿的威严肃杀,多了一份人间的烟火气。

宫人早已备好了茶水。

李渊挥退了所有人,亲自为萧羽倒了一杯热茶。

“坐。”

他指了指对面的软榻。

萧羽没有客气,坐了下来。

李渊看着他,眼神中不再是君王的审视,而多了一丝长辈的温和与欣慰。

“今日之事,你做得很好。”

“朕,很满意。”

他毫不掩饰自己的赞赏。

“堵不如疏,以退为进。你不仅解决了分封这个大麻烦,还狠狠敲打了那帮不知天高地厚的宗亲。”

“最重要的是,你为推行郡县制,立下了法理上的根基。”

“从今往后,谁再敢提分封,便是与你这位天下第一功臣为敌,便是将私利置于国法之上。”

李渊感叹道。

“萧羽,你天生就该是站在这个位置上的人。”

“只是……”

他话锋一转。

“你的手段,还是太刚硬了些。”

“杀气,太重。”

“为将者,可以杀伐果断,震慑宵小。但为君者,需懂得平衡与制衡,需懂得恩威并施。”

“统御天下,靠的不仅仅是刀,更是人心。”

李渊像一个教导孩子的父亲,将自己的为君之道,倾囊相授。

“朕知道,你不喜欢长安城的这些勾心斗角。”

“但你必须学会适应,学会驾驭。”

“因为这天下,迟早是你的。”

萧羽端起茶杯,沉默地听着。

他能感受到李渊话语中的真诚,以及那份沉甸甸的期许。

“陛下。”

他放下茶杯,缓缓开口。

“今日之事,非臣一人之功。”

“若无陛下在背后支持,臣说再多,也只是空谈。”

李渊闻言,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畅快。

“你啊你,倒是会说话。”

“不过,朕还是要谢你。”

他脸上的笑容收敛,神色变得郑重。

“你今日,帮了朕一个天大的忙。”

萧羽没有接话,他知道,正题要来了。

他抬起头,直视着李渊的眼睛。

“陛下,臣今日,也有一事相求。”

“说。”

“臣,恳请陛下,准许臣常驻北疆,为大唐戍边。”

话音落下。

章台宫内,温暖如春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李渊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他眼中的欣慰与温和,一点点褪去,取而代之的,是难以置信,是失望,是深深的刺痛。

“你说什么?”

他的声音,变得干涩。

“你要去北疆?”

“是。”萧羽点头,神色平静。

“为何?”李渊的身体微微前倾,死死地盯着他。

“长安城太吵,朝堂纷争,非我所长。”

“北疆,突厥未灭,仍是心腹大患。”

“臣愿提九十万虎狼之师,镇守国门,为陛下扫平北境,换大唐百年安宁。”

萧羽说得坦荡。

这确实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可这番话,听在李渊的耳中,却变成了另外一个意思。

远离朝堂纷争?

是不想卷进来,还是不信任朕?

不信任朕能为你摆平一切?不信任朕能护你周全?

你终究,还是不愿接受这一切!

你终究,还是不愿认朕!

一股巨大的失落与不安,攫住了李渊的心。

他以为,自己已经做得够多了。

他以为,自己的暗示已经够明显了。

他以为,这个儿子,已经明白了自己的苦心。

可现在看来,是他自作多情了。

“你不相信朕?”李渊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萧羽一愣。

他没想到李渊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陛下多虑了。”

“臣只是觉得,战场,比朝堂更适合我。”

“仅此而已。”

“是吗?”李渊的眼神,变得无比复杂。

他沉默了。

章台宫内,陷入了长久的寂静。

李渊的内心,在进行着天人交战。

告诉他?

还是不告诉他?

告诉他,会不会让他更加抗拒?会不会让他觉得自己是在用血脉亲情来捆绑他?

可若是不告诉他,他明日就要自请戍边。

这一去,天高海阔,再想让他回来,就难了。

不行!

朕不能再等了!

朕已经错过了十八年,不能再错过一辈子!

李渊猛地一拍桌案,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

他抬起头,双眼因为激动而泛红,死死地盯着萧羽。

“萧羽!”

“朕问你!”

“你……想不想知道你父亲的下落?”

“轰!”

一句话,如同一道九天惊雷,在萧羽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他整个人,都僵住了。

握着茶杯的手,猛地收紧,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父亲!

这个词,是他两世为人,最大的心结!

是他午夜梦回,都想找到答案的谜题!

他查了很久,却始终一无所获。

他以为,那个人或许早已死在了某个不知名的角落。

可现在,李渊却说……

“你……说什么?”

萧羽的声音,第一次出现了波动,变得沙哑,紧绷。

“朕说。”

李渊一字一顿,清晰无比。

“朕,找到了你父亲的消息。”

萧—羽猛地从软榻上站起,双目如电,直刺李渊。

“他在哪!”

“他是谁!”

一股强大的气势,从他体内不受控制地爆发出来,让整个章台宫的空气都为之震颤。

李渊迎着他那迫人的目光,心中却是一阵绞痛。

他没有立刻回答。

而是反问道。

“在回答你之前,朕想先问你一个问题。”

“你……恨他吗?”

“恨那个,抛弃了你们母子十八年的男人吗?”

萧羽的身体,剧烈一震。

恨吗?

这个字,像一根针,狠狠扎进了他的心脏。

曾经,是恨的。

恨他为何如此狠心,让母亲含辛茹苦,最终郁郁而终。

恨他为何从未出现,让自己受尽白眼,寄人篱下。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他站得越来越高,看得越来越远,那份恨,渐渐被一种更复杂的情绪所取代。

他想找到他,不是为了报复。

只是想当面问一句。

为什么。

看着萧羽脸上变幻的神情,李渊的心,揪得更紧了。

他缓缓从怀中,取出了一个东西。

那是一枚戒指。

一枚用上好的和田玉雕琢而成的龙形戒指,样式古朴,却透着一股无法言说的贵气。

戒面之上,因为常年的摩挲,已经变得温润光滑。

萧羽的目光,落在那枚戒指上。

不知为何,他觉得这枚戒指,有种莫名的熟悉感。

李渊举着那枚戒指,浑浊的双眼中,涌上了浓浓的雾气,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

他的声音,变得哽咽,充满了无尽的悔恨与痛苦。

“故事,要从十八年前说起……”

“那时候,他还不是皇帝,只是一个刚刚被封了王,在朝堂上步步维艰的亲王。”

“他遇见了你的母亲,一个像仙子一样,不染尘埃的女子。”

“他们相爱了,爱得轰轰烈烈,不顾一切。”

“可是,他的身份,注定了他不能给她一个名分。宫里的斗争,远比战场更加残酷。他没有足够的力量,去保护她,去保护他们未出世的孩子。”

李渊的声音,在微微发抖。

他像是在讲述一个别人的故事,可那份深入骨髓的悲伤,却骗不了人。

萧羽静静地听着,他的心,却在一点点下沉。

一个念头,一个他从来不敢去想,却又无比荒谬的念头,开始在他的脑海中疯狂滋生。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他本想,等自己的地位稳固了,等他能扫清一切障碍了,就风风光光地将她迎娶进门,让她做这天下最尊贵的女人。”

“可是,他没等到。”

李渊的泪水,终于顺着脸上的皱纹,滑落下来。

“你的母亲,是个冰雪聪明的女子。”

“她知道他的难处,她知道自己留下来,只会成为他的软肋,成为政敌攻击他的靶子。”

“所以,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她留下一封信,带着尚在襁褓中的你,不告而别。”

“她说,她不求名分,只求他能平安顺遂,登临九五。”

“她说,待他君临天下之日,便是他们母子归来之时……”

说到这里,李渊已是泣不成声,老泪纵横。

他这个在战场上流血不流泪的铁血帝王,此刻,哭得像个无助的孩子。

而萧羽,站在原地,如遭雷击。

他整个人,都凝固了。

脑海中,母亲临终前那不甘的眼神,那未尽的话语,与李渊此刻的讲述,疯狂地重叠在一起。

亲王……

不告而别……

龙形戒指……

君临天下……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一个人。

一个他每日叩见的,高高在上的帝王。

他缓缓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泪流满面的老人。

那张脸,既熟悉,又陌生。

原来……

原来如此……

怪不得他会对自己另眼相看。

怪不得他会力排众议要立自己为太子。

怪不得他会如此失态,如此痛苦。

萧羽的嘴唇,动了动,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他终于明白了。

那个他找了十七年,恨了十七年,也想了十七年的男人。

就是他。

大唐开国皇帝,李渊。

他,是自己的父亲。

继续阅读:第146章 父子相认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杀敌爆属性,从参军开始速成武神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