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你们是最乖的好孩子了。”王寡妇慈爱地摸了摸两个女儿的小脑袋。
蒋翠叶顿时露出了甜蜜的微笑,她最讨厌别人说她不乖了!
“你瞅瞅你俩个,都长胖了!”王寡妇捏了捏宋溱玥和蒋翠叶的小肥脸,感叹道。
宋溱玥闻言低头看了眼自己的腰肢,她的确长肉了,脸颊也圆润了些许,显然营养跟上去了。
这时蒋翠叶突然惊叫起来,指着宋溱玥的肚子说道:“奶,溱玥姐姐的肚皮鼓鼓囊囊的,这肯定是里面有小宝宝啦。”
宋溱玥也低头看了眼她的腹部,果然凸起了一块,不仔细瞧根本看不出来,这应该是孕吐造成的反应吧。
王寡妇闻言顿时大喜,激动地拉住宋溱玥的手说道:“溱玥,真的假的呀?你可别骗我!”
宋溱玥认真地点了点头,“是真的,不信您摸摸我的肚子。”说罢,她拉着王寡妇的手放在自己肚皮上。
王寡妇轻柔地抚摸着宋溱玥的肚皮,感受到肚子里的胎儿,心里一片安详宁静,她喃喃道:“溱玥啊,你可算有福咯!”
“娘!”
宋溱玥刚说完话,外面就传来了一阵熟悉的叫唤声,是她哥蒋大壮的声音。
“娘,我大哥过来了。”蒋翠叶朝门口喊了一声。
蒋政屿抬头往门外看去,一张黝黑粗犷的脸上顿时露出了笑意,他立马站了起来,快步迎了上去,“大壮。”
蒋大壮憨厚的笑道:“政屿,听说你考上秀才了,恭喜恭喜啊!”
“大壮,你也要努力哦,争取考上童生,到时候咱们兄弟俩一起考秀才!”蒋政屿拍了拍蒋大壮的肩膀。
蒋大壮挠了挠头笑了,“呵呵,政屿啊,我这读了那么久的书也没考上童生,哪里有你厉害啊!”
蒋政屿却摇了摇头,说道:“这读书可不仅仅靠书就行了。大壮,你这几年没少吃苦吧?”他看得出蒋大壮身形消瘦,衣服破旧不堪,而且脸上布满风霜之色,一看就过得很辛苦。
“嗨,我一个庄稼汉子哪里有什么苦不苦的。”蒋大壮摆了摆手,“倒是你,从小到大没干过一天活,这几年在城里肯定累坏了吧!你可要注意身体啊,我听爹说了,你可欠了县学不少钱呐!”
蒋大壮知道他哥因为没读书没办法挣银子补贴家用,所以他一直担忧他哥,如今听到他哥考上秀才了,他当然要叮嘱几句了。
宋溱玥在一旁听着,眼泪瞬间溢满了眼眶,原先她一直觉得自己挺苦的,现在看来,她哥才是最惨的!
想到这,宋溱玥忍不住握住了她哥的手,心疼地说道:“哥,都是我不好,让你受苦了。”
“溱玥,你瞎说啥呢?你又没错。”蒋政屿失笑道。
“溱玥姐,是我让爷爷帮我向县太爷告状的,不关你的事!”蒋翠叶见状连忙替宋溱玥解释道。
“是吗?”宋溱玥诧异道。
蒋政屿笑了笑,说道:“溱玥,你别管这事儿了,这事儿交给我处置就行了,等会儿你就别出门了,在家好好休息,待会儿我带你和翠叶出去买些新鲜吃食回来,省得你总惦记着吃饭。”
宋溱玥听了,欣慰地说道:“哥,你对俺可真好!”
蒋政屿摸了摸宋溱玥的头,笑道:“傻妹子,咱们可是兄妹!”
兄妹俩又说了会儿话,蒋政屿和宋溱玥便准备去隔壁刘氏家串门子了,宋溱玥现在有了身孕,得多补补才行。
……
刘氏现在正在厨房做午饭,她刚把米淘好,宋溱玥和蒋翠叶就来了。
“婶,溱玥她来了。”王寡妇笑眯眯的说道。
宋溱玥进门后,就看见了正在灶台前忙碌的刘氏,忙笑着道:“嫂子,我来给你搭把手。”
说着她撸起袖子,伸手就要去拿挂在墙边的围裙。
“你这孩子,这种粗活哪里需要你动手。”刘氏嗔怪道。
“嫂子,我在家也闲不住呀,再说这是我亲大嫂呢,我怎么能干看着呢!”宋溱玥嘿嘿笑着道。
刘氏无奈地看了眼宋溱玥,说道:“既然你坚持,那就跟我一起洗锅烧饭吧。”
两人洗好锅后,开始烧火蒸馒头。
馒头蒸好后,宋溱玥夹了一块递到蒋政屿嘴边,“哥,吃个馒头尝尝味道咋样?”
蒋政屿张嘴咬了一口,嚼了嚼咽下,然后竖起拇指夸赞道:“嗯,好吃!比咱娘做的白面馒头还香呢!”
宋溱玥听了高兴极了,笑嘻嘻地说道:“那是当然,我娘做饭的水平那么高,做出来的东西肯定好吃!”
这话宋溱玥并非是哄蒋政屿的,宋溱玥娘的手艺真的很棒,尤其擅长做红烧肉、鱼汤炖土豆这类硬菜,每次吃到她娘做的红烧肉、鱼汤或者土豆,宋溱玥都恨不得吞掉舌头!
刘氏看着宋溱玥和蒋政屿兄妹俩有说有笑的样子,心里很羡慕。
这一点让刘氏心里很是复杂。
虽然蒋政屿是他们夫妻的儿子,但是他却是从山沟沟里走出来的,根本没有半点文化,也不识字,就这样,他还敢娶她这个秀才娘子,甚至还给了她三十亩田地!
这可不是普通人家能拿出来的聘礼!
宋溱玥也渐渐地远离了宋溱玥,除了逢年过节,基本上没怎么来往。
这时,刘氏突然想到了一件事,问道:“政屿啊,你这次考中秀才,打算留在县城读书,还是回镇上继续念书?”
闻言,宋溱玥和蒋政屿都沉默了。
“哥,咱们家就剩下二亩旱地了,我想留在镇上读书,这样就不用种地了!”宋溱玥低着脑袋,声音弱弱地说道。
宋溱玥和蒋政屿的性格截然相反,蒋政屿从来都是主张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宋溱玥却觉得只有踏遍千山万水,走遍大江南北,才能真正的了解这天底下的奇人异士,增长见识!
听完宋溱玥的想法,刘氏和蒋大海也沉默了。
他们都知道,如果蒋政屿不留在村里的话,那他的前途将黯淡无光。
毕竟他现在年纪轻轻就已经考中了举人,将来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蒋家村偏僻落后,即便是在县城里,蒋政屿这样的条件也算是拔尖的,将来肯定能娶上好媳妇。
可若是蒋政屿留在村里的话,那他的婚姻恐怕会很困难。
“政屿,你是咋想的呢?”
沉默许久之后,刘氏率先打破了寂静。
蒋政屿深吸了口气,缓缓道:“爹娘,我想留在县里,不想去镇上。”
“政屿……”蒋翠兰欲言又止地叫道。
她是个女人,当然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够留在镇上了,不仅是她,她娘也是这么想的。
她们早就打听清楚了,县里的学堂可比他们村子的学堂要好太多了,她家政屿要是能留在县里读书,以后肯定能中秀才、举人的,到时候说不定还能当官呢!
“娘,你放心,我一定会努力读书,争取考个童生试的。”蒋政屿信誓旦旦地道。
他知道家里人都盼着他能够考科举,可他却不甘于现状。
他不想靠着祖宗余荫混日子!
“你有这份决心就好!”刘氏勉强扯了个笑容。
宋溱玥见刘氏不太高兴的模样,忙道:“娘,你放心吧,我哥一定会考上的!”
刘氏点了点头,“嗯,娘相信你。”
“哥,你今年才十六岁,就想着考童生,是不是有些着急啦?”宋溱玥问道。
“溱玥姐,我可不急。”蒋政屿摇了摇头,他是真不急,他现在只想着尽快攒钱,然后去买一匹马,骑着马跑到京城去,找到他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