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大三元门口格外热闹。
或者说,从昨夜开始,大三元的喧嚣就没停歇过。
把满头是血的林文杰从大三元门前的柱子上解救下来,林望心疼得说不出话。
而他身前的台阶上,刘掌柜按着手掌示意下人们停下敲锣打鼓,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张按了血手印的欠条。
“父老乡亲们,你们看,这是林文杰签字画押的欠条,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他林文杰,欠我们大三元一万五千两银子!”
四周围着看好戏的百姓发出一声惊呼!
这可是一万五千两!
他们这辈子都见不到这么多钱!
林望咽下喉间涌起的血腥,怒视着刘掌柜:“你胡说,明明昨晚还是八千两银子,现在怎么就成了一万五千两!”
“你们大三元欺人太甚!”
这句话勾起了百姓的回忆,对啊,昨晚是八千两银子不错。
这是怎么回事?
刘掌柜早有准备,挥手让下人从赌坊里抬出一具盖了白布的尸体。
“你林家休想赖账!”
他故作悲痛,掀开白布露出死者的面容,义愤填膺的对着百姓说道:
“父老乡亲们,林文杰仗着自己有个当官的爹,先是欠了八千两银子不还,后又怀恨在心,昨夜他更是溜进我们大三元的后院,打死了我们培养三年的分号掌柜!”
“我们听到求救声赶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我本打算让林文杰一命还一命,可他怕了,说要用银子买这条分号掌柜的命,于是签下了这张欠条,林望,你儿子都敢认,你却不敢认?”
林望走上前,望了眼死者顿时气得跳脚。
“此人皮肤黝黑,脖子粗大,明显是干粗活的杂役,你拿一个下人冒充分号掌柜,居心何在?”
他气得想要破口大骂,可他身为朝廷命官的身份却不允许。
而且自己小儿子的心性他最清楚不过,小儿子杀鸡都不敢,怎么可能杀人?
这条人命,一定是大三元设计陷害文杰的幌子!
刘掌柜当即瞪大了眼。
“听听,你们得听听,堂堂清稽查府衙门老爷竟然包庇自己的儿子,还想将我们的分号掌柜说成是杂役,今天你儿子杀的是我大三元的人,明天杀的还不知道是谁,父老乡亲们,有他这样的狗官,以后你们谁还敢得罪林家?”
百姓听完,看着林家父子俩的眼神都变了。
“你!”
林望伸出颤抖的手指着刘掌柜,心中暗骂无耻。
此地不宜久留,不然任凭刘掌柜这张嘴这么说下去,他们林家都要身败名裂!
而且文杰还晕死着,也不知道伤势怎么样,当务之急,是先离开这里。
他把气全都咽进肚子里,放下手,恢复了‘正直’的朝廷命官模样。
“刘掌柜慎言,本官只是好奇这一万五千两银子从何而来,从来没说过不认账,这逆子欠你们的钱,本官定想办法还。”
林望转身,面对围观的百姓,面带歉意:
“是本官管教不当,让这个逆子闹出这等丑事,本官愧对诸位百姓,但公道自在人心,这些年本官办的案子大家都有目共睹。
纵子如杀子,逆子有罪,本官断不会轻易放过了他。”
林望做官多年从未出过错,可见他深谙能屈能伸这一道理。
见到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在他们这群平头百姓面前认错,百姓心里说不上什么滋味。
自己费那么大的劲却也没让林家身败名裂,刘掌柜恨得险些咬碎了一口牙。
他赶忙喊住林望:“口说无凭,还请官老爷给句准话,这一万五千两银子什么时候能还?”
林望眼里的狠厉转瞬即逝,无人察觉。
“这笔银子不小,给本官一个月的时间。”
“一个月?”
刘掌柜皱起眉头,一个月变数太大了,林望果然是想赖账!
“官老爷,我们这分号掌柜上有老母,下有妻子小孩,一大家子全靠他来养活,您一个月后还清,是要他们家把分号掌柜的尸体放臭放烂吗?”
好个咄咄逼人的刘掌柜!
林望咬了咬牙,硬着头皮说道:“那就七天,本官七天之内还清钱。”
听到这话的刘掌柜眼中划过一道喜色,高声道:“父老乡亲们可都听见了,要是官老爷你七天后还不上这笔银子,可别怪我们大三元一命换一命!”
最后,林望把林文杰抬上马车,在百姓的议论声中离开了大三元。
只是他并不知道,这一幕全都被远处的樊芩看在了眼里。
两个时辰之后,林府。
得知樊芩来的消息,林望还余怒未消,本来不想见人。
可想着越来越像乔氏的脸,他又改了主意。
“姑老爷,侄孙女来看您来了。”
见到樊芩一张恬静的笑脸,林望的脸色缓和了不少。
“府上也没有什么好茶,侄孙女别嫌弃。”
林望并不直接问她来干什么,想等她开口。
樊芩见状只好开门见山,从腰间解下一个荷包。
“感谢上回姑姥爷解我燃眉之急,昨天王爷刚赏赐了侄孙女一些宝贝,侄孙女这儿有三千两的银票,特来还给姑姥爷。”
说着,她把银票拿出来推向林望。
林望神色一暗,自家的丑事传到了小辈耳朵里,他这张脸要往哪搁?
惭愧是一方面,他心里还有些感动。
京城就这么大,不少人知道他儿子欠债的消息,争先恐后派人来旁敲侧击,多数都是落井下石,只有眼前的侄孙女,只字未提欠债的事,以还钱为由来给他送银子。
若不感慨是假的,昔日乔氏活着的时候,也是这般把事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银票近在眼前,林望却毫不犹豫的推回给樊芩。
“一千五百两是长辈的赏赐,你身为小辈理应接着,亲人之间的情分,哪有什么还不还的道理。”
不收钱?
樊芩暗暗冷笑,从银票里拿出三张。
“姑姥爷两袖清风,攒下这一千五百两银子想必不容易,姑姥爷不接受侄孙女的加倍偿还,那如数奉还总该接受了吧?”
这话听得林望心里更不是滋味:“这钱是你应得的,不必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