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玄和韶君慢慢地向着路的尽头前进,警惕的看着周围的厉鬼。
生怕稍不留神,他们便会再次一拥而上。
不过既然这些厉鬼都已让出道路,那就说明他们应该不会再次进行攻击。
林玄和韶君的神情依旧紧绷。
这里厉鬼众多,死气纵横。
稍不留神就会被这可怕的亡灵之气侵蚀,尸骨无存。
“韶君,你确烛帝在这样的地方沉睡吗?”
韶君淡淡的看了林玄一眼。
“自然,不会有错。”
韶君顿了顿又说。
“刚刚那低沉的声音,你听见了吧?”
“当然听见了。”
“那就是烛帝的声音。”
林玄露出惊恐的神情,烛帝的声音竟然是这样。
因为这个声音既沙哑又低沉,仿佛喉咙千疮百孔。
声音似乎是被厉鬼撕扯般恐怖。
“那这么说,这道路的尽头很可能就是烛帝的藏身之处了。”
韶君点了点头,示意林玄跟着他接着往前走。
“烛帝掌握的是鬼道权柄,在这厉鬼纵横的地方,必然是他的藏身之所。”
“接下来我们可要小心了,烛帝可不是个好说话的家伙。”
“嗯。”
林玄点了点头。
“在这样一个恐怖的地方藏身,想必性格也有些非比寻常吧!”
“自然不好打交道。”
林玄内心这样想,觉得烛帝不是一个好打交道的人。
二人谨慎的向前走去,很快就来到了,到路的尽头。
这里恐怖的厉鬼越发狰狞,满目沧桑的面孔,如幽灵般漂浮在半空。
厉鬼盘旋,而这却形成一张天然的帷幕。
厉鬼的杀气,凝聚而成了赤红血色的煞气铺天盖地。
阴风阵阵。
林玄内心感觉有些胆寒。
“这鬼地方,我真是一刻都不想待下去了。”
韶君出口安慰道。
“忍忍吧,别忘了我们这次来的目的是什么?”
林玄顿了顿,好一会儿才想起此次前来的目的是与烛帝结盟。
“算了,为了能够与烛帝结盟,就忍忍吧!”
林玄硬着头皮忍了下来。
其实韶君也不好过,在这样的地方生存,也只有掌握鬼道权柄的烛帝能够适应了,其他人哪受得了这种待遇?
二人在帷幕前停下脚步,
“看来烛帝就藏在这个后面了。”
二人相视一眼,同意了对方的看法。
然后韶君伸出右手,轻轻抚摸血色帷幕。
“好浓厚的血煞之气。”
韶君不禁发出感叹。
“老鬼,我知道你躲在后面,为何不敢出来与我见面?”
韶君率先发问,没给烛帝辩解的机会,直接报出了他的身份。
“你们既然认识我,也知道我是谁?那还敢来见我?是不怕死吗?”
沙哑又恐怖的声音,从帷幕后传来。
没错,就是这个声音了,与刚刚他们听到的声音一般无二。
看来这为幕后的那个人,便是刚刚说话的那个人无疑了。
不过,看样子他并没有想杀死他们两个的意思。
不然刚刚也不会叫厉鬼收手,留他们二人一命了。
既然如此,林玄也放松了下来。
他重复了一遍,韶君的问话。
“我们知道你是十二古神之一,掌控鬼道权柄的韶君,我们有事与你商谈,是否可以露面?”
林玄话音刚落,便传来一阵大笑。
“哈哈哈,哪来的小狐狸?不知天高地厚,竟然要我露面?”
“哼,还不快滚,小心我让你尸骨无存。”
沙哑的声音中略带威严,此话过后,周围的厉鬼再次蠢蠢欲动。
仿佛只要那个声音一声令下,林玄便会遭到围攻。
林玄顿时被吓得一身冷汗。
但是回过头来一想,就可以肯定烛帝是在吓唬他。
然后翻了个白眼,瞪了帷幕一眼。
“有本事…来呀。”
林玄装作无比淡定的样子,出言挑衅道。
林玄的话,果然还是起了作用。
此话一出,周围的厉鬼便安静了下来。
“看来小狐狸还挺有胆识的,你很不错啊。”
虽然是夸人的话,但是林玄却半点也高兴不起来。
仿佛受到了无尽的嘲讽。
“说吧,你们到此来找我,有何目的?”
似乎烛帝也觉得没意思了,便直言不讳。
既然烛帝都已经开口问了,林玄也并不打算隐瞒。
“相信你,虽然身处在这样一个地方,但是对外界的事情应当还是有了解的吧!”
烛帝也不含糊。
“确实有些了解,乱世纷争,古神苏醒。”
“没错,正是这样。”
“所以,在当今乱世,我们需要盟友。”
“而我们此次前来的目的,自然就是与你结盟。”
林玄庄严的向前迈出了两步,神情严肃。
似乎说明他这次的结盟十分有诚意。
不过等来的却并非烛帝的同意。
而是一声极其不屑的冷哼。
“哼,笑话,要我与你们结盟。”
“你们是怎么敢的呀?”
“大费周章的来此找我,竟然是为了这事儿?”
“然如此,那我便很明确的告诉你们。”
“我,不,同,意。”
“你们可以走了。”
林玄没想到烛帝竟然这么不给面子。
“为什么?真的一点余地都没有吗?”
“你们不觉得你们来此很可笑吗?”
“是,我不得不承认,如今乱世能够生存下来,的确需要结盟。”
“但是,你们哪儿来的自信与资本能够与我结盟?”
“小狐狸,你告诉我,你们有什么值得我和你们结盟的吗?”
虽说烛帝的话很不留情面,但是不得不说,一针见血。
此刻的林玄深深地意识到自身并没有任何能够吸引烛帝,让他同意与自己结盟的资本。
林玄沉默不语,他正在努力的思考,想一想有什么理由能劝服烛帝与自己结盟。
而站在一旁默不作声的韶君,听他们的谈话后,出言道。
“老鬼,你为何不敢露面?”
还是这句话,不过烛帝确实认真地回答了。
“呵,怎么硬是要问这个问题?”
“既然那么想知道,告诉你们也无妨。”
“想必你们也知道残缺的事了吧?”
“而我的残缺是不可让外人直视的。”
听到这里二人都已了然,便不再过问这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