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的方海身上穿着朴素的衣服,看起来跟普通的郎中没什么样。
但现在方海的身上穿着战甲,有着明显棱角的英俊脸庞,竟然让冷美人有些沉醉。
这到底是什么人?
“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要买下我?”
冷美人不打算等方海开口问她,直接抢先一步开口说道。
听到冷美人的话,李沫儿和银羽对视一眼。
她们没想到冷美人竟然是方海从临江城中买回来的。
“告诉她我的身份。”
这种问题方海懒得回答。
而且这种问题也不需要他回答。
听到方海的话,李沫儿微微点头,对冷美人说道。
“坐在主位上的这位将军是兵部尚书方海。”
“这一次奉旨来到东部区域平定霍乱。”
冷美人脸上露出震惊的表情,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她也听说过方海的名号。
只不过她没有想到方海竟然会这么快出现在这里。
“你没有骗我?你真的是方海?”
冷美人话语中还是带有很大的疑惑。
更重要的是她心中的敌意,让她不相信面前几个人的话。
对这个问题,方海不想回答冷美人,而是换了一个问题。
“你是什么人?为什么你会出现在敛财楼的拍卖台上?”
当时看冷美人的样子,方海就觉得她不是一般人。
尤其是她现在穿上衣服,更加验证了方海心中的猜测。
冷美人并没有回答方海的问题,而是直勾勾地看着他。
既然你不愿意回答我的问题,我还有什么必要回答你的问题呢。
方海明白冷美人的意思。
自己不表明自己身份的真实性,这个女人是不会开口说话的。
方海起身来到冷美人面前,取出自己的贴身令牌亮了亮。
作为兵部尚书的方海,身上自然有一块御用令牌能够证明他的身份。
而且事情正如方海想的那样。
眼前的冷美人身份不一般。
她竟然能看懂朝堂上的身份令牌。
“方尚书,终于见到您了。”
冷美人突然跪在地上,态度一下子发生了转变。
这倒让方海有些不知所措。
你这态度转变的也太快了吧?
“我叫刘芸海,家父是松江关城防营将军,刘勇。”
作为松江关的领兵将领,刘勇的名号可谓是非常响亮。
多次抵御倭寇和海盗的进攻,一直都在坚守松江关。
是个善于防守的将领。
方海也在兵部的回文报告中看到过刘勇的名字。
只是他没想到,眼前的冷美人竟然是刘勇的女儿。
看来买她回来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坐吧。”
听到方海的话,银羽给刘芸海拿过来一把椅子。
刘芸海坐在椅子上,继续说道。
“小女是家中的小女儿,一直以来深居简出,认识小女身份的人并不多。”
“倭寇攻下松江关之后,小女便跟随逃难的百姓一起离开松江关。”
“在路上被北宫家的狗腿子抓住,被迫进入敛财楼进行拍卖。”
话说到这里,刘芸海已经有些泣不成声。
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一个相信的人,刘芸海一股脑便将这段时间的悲痛遭遇都说了出来。
“如果不是遇到尚书大人的话,小女接下来的命运是什么样,自己根本不敢去想。”
被其他人买走的话,大概率会成为玩物。
被活活折磨致死。
“既然你是刘勇的女儿,那有些事情我想询问一下你。”
方海坐回椅子上,问道。
“松江关城防坚固,按理说倭寇是不可能轻而易举攻破,城防营到底是怎么丢失松江关的?”
虽然说松江关只有五千城防营进行守卫,但依靠城防进行守卫的话,根本没有被破城的可能性。
听到方海的话,刘芸海想了想说道。
“具体情况小女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倭寇深夜突然出现在城内。”
“当时城防营并没有任何准备,被倭寇从城内突击打开城门,放城外的倭寇进城,这才让他们占领松江关。”
话说到这里,刘芸海还有一个重要信息要向方海透露。
“方尚书,其实松江关城防营的人数不应该是五千人,而是五万人。”
这消息倒是方海没有想到的。
就连李沫儿和银羽也是大吃一惊。
“为什么会是这样?”
刘芸海对方海解释道。
“松江关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它和清海城都是海岸的两座重要城池。”
“一直以来,在这两座城池中的兵力非常多。”
李天阔管理的清海城是座大城,算上驻军和城防营共有十万人。
刘勇和李天阔不同。
后者是率领军队驻扎清海城,而刘勇是松江关城防营统兵将军。
但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拨给松江关城防营的士兵远超于其他城池。
共有五万人。
“前段时间不是我国和商国处于交战状态下,那短时间东部地区相对平静,于是东部区域便调派兵马支援南部前线。”
这件事方海是知道的。
“不对吧,当时陛下给东部区域的旨意中,是让他们调派东部区域中心部分的守军。”
像松江关这种抵御倭寇的前线关隘,怎么会调派如此多的兵力去支援其他战线?
一提到这件事刘芸海就来气,不满地说道。
“哪有啊,兵都是从我们松江关调的,而且这件事还是临江城刺史王报国提议的。”
刘芸海能说出这样的情报来,是方海没有想到的。
这其中还能有王报国的存在?
“东部区域的首府城池不应该是云海城吗?为什么王报国能越级调遣松江关的兵力?”
方海疑惑地问道。
“我不知道这其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刘芸海摇了摇头,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全部告诉方海。
“我只知道这件事是王报国提出的。”
“而且在这件事提出后不久,松江关的城防营主力军便被抽调离开,从那时起城里就只有几千城防营士兵进行守卫。”
现在看来,东部区域的情况比想象的要复杂很多。
倭寇攻陷松江关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是早有预谋!
无论是内应还是倭寇的行动,都在一早为这件事做着铺垫!
“我知道了,谢谢你提供的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