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多灵公主在和夜凤梧下棋,咱们要不先回去吧?”
南夏和燕然可是世仇,当年死了十几万的士兵。自然是谁也看不惯谁,如果那些人知道南夏的太子在他们燕然,那些人肯定会做出一些不合理法的事情。
原本他是不支持殿下来这里的,但是看着殿下日日借酒浇愁,他们实在是于心不忍。然后就买了烟花和生辰礼物,用了两天的时间赶到燕然。
不成想却慢了一步,他们来的时候夜凤梧已经点燃了烟花,后来他还住进了王府。他们都是在为殿下打抱不平,可是那又能如何呢?先皇杀了右贤王是事实,他们没有办法让多灵忘记杀父之仇。也没有办法让右贤王死而复生。
隔着血海深仇,两个人怎么可能还想从前那般心无芥蒂。
唉!这都是命啊!
“殿下,要不咱们还是先回去吧。属下听说林姑娘买了不少的蛊虫,似乎是准备对付多灵公主。”
“呵”甘若林冷笑,“从前那些人自己找死,林雅妍向她们动手也就罢了。现在她想动多灵,是谁给她的勇气?”
别说他如今爱慕对方,就是从前也不会让南夏的人动手对付她。天下第一女诸葛,她们以为是白叫的吗?
如果有那么容易解决,他和父皇还至于小心提防吗?
“写封信告诉林雅妍,让她不要轻举妄动。多灵不是她可以随便动的人。”
暗卫都快哭了,“殿下,您这是在劝林姑娘呢,还是在火上浇油呢?”
如果听了几句话,估计不打算来找茬也会立马就来了吧。
“您还是回去好好安抚一下林姑娘的情绪,否则没人可以阻止的了她。”
“我们现在离开不是正好给夜凤梧提供了便利?”
“可是不离开,万一多灵公主真的被林姑娘伤到了,心疼的还不是殿下您吗?”
暗卫很想说一句:撩妹一时爽,追妻火葬场。
他们殿下从小就是一个爱玩的人,见到漂亮的小姑娘就要去跟人家搭话。聊上几句就说我喜欢你,将来等着嫁给我吧。
至今为止,他要娶的姑娘没有一百,也有九十九了。就这还不算那些红颜知己,依他来看,那些红颜知己最后可能也是要娶回来的。
反观夜凤梧,这么多年身边没有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也从来没有听说他有过什么红颜知己之类的。光是从这一点来说,他们殿下就已经一败涂地了。
所以他还是赶紧劝自家殿下放弃吧,明知不可能的情况下,及时止损才是正确的方法。
甘若林无奈的揉了揉眉心,“林雅妍这个女人真的是……太麻烦了。早知道这样,当初我就不该贪图一块桂花糕而答应娶她。”
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答应了娶人家就不能出尔反尔。哪怕他后来遇到了喜欢的姑娘,在她没有反悔之前他都不可以后悔。
那个丫头的脾气不是一般人可以招架的住的,他还是回去安抚一下吧。
“留一个人在这里,其他人跟我回去。”
“喏”
暗卫激动的都快跳起来了,殿下终于答应回去南夏了!
要知道他们这一路有多么害怕,累了也不敢去休息,饿了也不敢去找吃的,就怕被人发现了他们的身份而对殿下不利。
现在好了,他们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回去之后,他一定要特意去感谢一下林姑娘,多谢她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暗卫是南夏人,他在心里更偏向于林雅妍也是正常现象。还有甘若林,他认为三妻四妾也不是什么不可饶恕的事情。对那些姑娘他也有感情,不过没有对凌灵那么深而已。)
几乎是甘若林刚刚走,就有人把这个消息送到了右贤王府。
“凌娘娘,在下看到南夏的太子刚离开,需不需要在下去将他抓回来?”
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凌云讨厌甘若林。
鬼鬼祟祟的来了燕然,又悄无声息的离开,一点也比不上他们家殿下大气。
凌云让小丫头拿出一袋东珠送给暗卫,“谢谢你告诉我这些。只不过抓住他也无济于事,王爷已然不在了。”
“如果有朝一日,燕然可以堂堂正正的打败南夏,那我是应该好好庆祝一下。”
他们殿下都在讨好这位未来的丈母娘,作为一个小小的侍卫,怎么敢要她的东西呢?
连看都没看一眼就退回去了,“凌娘娘客气了,在下不过是说了一句话而已,您不用放在心上。”
视金钱如粪土,从他一个侍卫的身上就能看出主人的品质。
“我家殿下如果知道我拿了您的东西,肯定会把我打的半死。您还是收回去吧。”
凌云皱眉,“你们殿下经常打人吗?”
怎么可能?他们殿下从来不打人,都是直接用毒蛇和蛊虫的好不好。
既不会伤害到自己,又可以惩罚他们。不过就是很少用而已。
但是这些他肯定不能说,所以……
“那个,是我刚才没说清楚。殿下他不让我们随便拿别人东西,更不许我们挟恩以报。”默默做着好事,不为人知,说的就是他们。
“殿下常说,今日种因,他日得果。人们常说傻人有傻福,那是因为他们计较的少,又帮人帮得多,而且还容易满足。”
额……虽然这话是王后娘娘说给殿下听的,但他们殿下也会说这些,所以不算是撒谎哦!
不骄不躁,不贪图小利,还懂得知足,确实是一个好孩子。
凌云一向很谨慎,可还是在两天之内就认可了夜凤梧这个人。
“你家殿下真的很好,有时间让他过来喝一杯茶。”
“是,在下一定会告知殿下的。”
暗卫心里都快乐疯了,凌娘娘要请他们殿下喝茶了。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凌娘娘已经认可他们殿下了。只要多灵公主那边被殿下搞定了,这件事情可就是十拿十稳了。
“在下有事先告辞了,改日再来叨扰您。”
“嗯,让灵儿早些回来,她外祖母还等着她用膳呢。”